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857|回复: 0

经典所在之处就是三宝所在,对经书要特别慎重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9 07:39
  • 签到天数: 15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8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49
    发表于 2021-7-24 12: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经典所在之处就是三宝所在,对经书要特别慎重
    梦参老和尚


    《涅槃经》上说,法是佛母,因此我连带说一下,我们用经书来垫佛像,是不对的,庙里藏经楼中是不供佛像的,要供佛,供在中间,佛像是低,经在高处,法有这么重。我们现在是重佛重形象,不重法,拿着经时甩甩搭搭的,搁在下身或你包包放得很低下,这样搁经都是得不到善利的,护法善神在那里生瞋恨心,对你非常愤恨,说你没有恭敬心,你开不了慧的,那十种智慧你一个也得不到的,必须生尊敬心,这是《涅槃经》里说的。

    经书跟佛像千万不要烧。那天有位道友说,像香上面的包装,有些宣传的包装纸都有观世音菩萨像,他问这怎么摆?把它烧了可以吗?我说:“你还是把它拿下来或者贴补贴补,把它收起来保存,万一到末法时候,大家看不到佛像又猛然间捡到,翻出来见到佛像,他也种了功德。” 修补经典,装理佛像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比起布施的功德大多了。也不是说装修的很好,因为佛像脱落了,你拿点泥巴,或者拿黄纸把它这么沾上,不要露出木头来,这也算是。你买不起金子,你如果另外拿黄纸把它贴上,都算贴补装理佛像,当然一个人的力量还是很小。像我们大家共同印了一千部《地藏经》,大家都有份,我们共同的把这个功德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愿法界一切众生都能成佛道,那么这个果报是无量无边。

    凡是经典所在之处就是三宝所在,对经书要特别慎重,我们只知道供养佛像,对经书就不那么慎重了。有些道友拿着经书不尊重,我看见一位老居士好多年了,永远是这样,每次上课永远两手捧着经,恭恭敬敬的,在他家也一样,他在北京时办北京居士林,这位老居士很不得了,对法宝特别尊敬。

    礼佛的时候,对释迦牟尼佛的像,当作已经请来的真佛。相由心生,一切都是你心转,你要这样的恭敬佛、法、僧三宝,特别是对于法宝。我们很多道友,拿着法宝不恭敬,就像拿着一般书一样,不能够拿到下身,拿个经书甩甩搭搭的,应当端正;再不干什么,你也要搁在上身,不能捧着。如果你包包里头装着经书或者佛像,你不能这么甩甩搭搭提到下身,这样子你就把福德都失掉了,护法神非常瞋恨这种不恭敬的态度。

    大家要知道,能遇到佛经,是你无量劫来的福德,不然遇不到。所以你遇到了,就生希有想。现代印刷术很发达,到处都有佛经;假使没有原始的经本,还拿什么去复印啊!怎么能印得出来啊!现在的写作文章,不能算是佛经,你要怎么对待,我没意见,佛也没有说。我所指的是大藏经,那是诸佛之见。至于后人的知见,他写得很多,那是他的知见,不是佛的知见。我们皈依佛的人,学的是佛的知见,你还没有这个智慧抉择,也不用批驳他,你批驳、辩驳,他也不接受,大家更增加烦恼,但是你要知道恭敬法宝。

    你知道法宝难得到什么样子吗?以前我们中。。国有三大高僧,到印度去取经得到成就的;去的人很多,有成就的只有三位。大家都知道唐僧,就是玄奘法师。还有,唐僧之后的义净三藏法师。还有,玄奘之前的法显法师,那是最早的,法显法师八十岁才到印度去取经,他回来之后翻了很多经。

    在唐朝的时候,义净法师看见有很多人对经典不大恭敬,他就写了两首是晋末的时候,五胡乱华的宋国。‘高僧求法难长安,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焉知前者难。’说是后来看经典的,他不知道前人付出很多的辛苦,那些都是拿生命换来的。

    “路远碧天唯冷结,沙河遮日力疲殚,后贤如未按斯旨,往往将经轻易看。”古来人得一本经,真是当宝。现在人得一本经,印得很多,可以十本、八本抱一抱就是了,他拿来看,看完了当小说一样随便就丢了,所以他也得不到好处。古人得一本经,他的心就入进去,就念啊、诵啊。之后,思惟经的义理,是这样的;所以他很快就证道,很快就开悟,很快就行了。现在的人精进心生不起来,希有心没有了。

    这首诗是说去取经的时候,好难啊,路途非常的远,万里啊!交通工具不是坐飞机,而是一步一步走。我们现在坐飞机飞到美国,飞到温哥华,八九个小时,十几个小时,还感觉很辛苦,一步一步走,怎么走啊!过海要用船,没有船怎么办呢?怎么漂呢?弄块木头,或者弄只筏,困难得很,不是这么简单。所以你要听到他使用的形容词,路又远,碧天,路上的青天,有时候看得不清楚,全是冰雪,有的是这样冷啊。热的时候,是走到沙漠旱海,中午热的时候可以高温四十多茺,冰是零下几十茺。一天之中,零下几十度,高温几十度,你想一想,那种日子怎么过。

    还有,每位大。法。师要去行脚的时候,晚上一定还要念经,一定要持诵,还要修行。有进修没吃的,哪有吃的,喝喝水都很难。大家看看玄奘法师就可以了。义净法师也有一部书,法显法师也有一部书。玄奘法师的书是《大唐西域记》,大家经常看的《西游记》不算数。他们都有笔记,看他们每天走的路,这个时候你才知道经的宝贵。

    义净法师尊重我们大家都是贤者,凡是佛弟子都是贤者,跟圣人差一截,是贤而有德的人,读到佛经都是贤而有德的人。如果这个道理你没明白的话,往往将经轻易看,你也不重视这个法宝,看得很轻。

    一定要重视佛经,因为重视了,你才会受持。如果受了三皈依,平常就要修持。修的时候要念三宝,别的修法你才能做。我跟大家说一个简单的方法,临睡的时候、早上醒的时候,念十声都好。如果在白天,你都能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么念就够了。何况你再念<普门品〉、《金刚经》、《弥陀经》,再念诸佛菩萨圣号,那就更好了。如果说你的业障很重,你能够这么的来念三宝,自然就能消除业障。业障消了,智慧增长了,你自己看佛经,你就想要往里头进了,这是真正入佛门,就深入下去了,你就自然会去研究。

    我们经常说:“我怎么没感应?”因为你对三宝不恭敬,拿着佛经甩甩搭搭,对三宝根本不恭敬,你能得到法加持?能开智慧?不可能!前天我跟大家讲了,佛经来得不容易,如果恭恭敬敬,诚则灵。有些一弟子就是对着佛像也是这么甩甩搭搭的,把观世音菩萨,或是哪个立像,都供到客厅去。来到客厅的人也有烧烟的,也有干啥的,对着佛像二郎腿一翘,佛可还在那儿站着。就是你的老父亲在那儿站着,你坐那儿跟别人闲聊天,叨个烟卷,你感觉过意得去吗?所以你怎么办呢?立像,请到你磕头的地方;坐像,你要请到佛堂,客厅不要搁。这是我的建议,你们自己参考。不过我认为,你好多福德舍掉了,你怎么能求感应,佛菩萨怎么加持你。佛菩萨是平等的,护法神瞋心很重啊,护法神跟你算帐;不怪罪你,不责备你,不给你降灾难,就是好的啦,你还要求加持得吉祥啊!




    经文字字皆血泪,焉敢将经容易看!

    取经诗

      唐义净三藏法师题

    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
    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安知前者难。
    路远碧天唯冷结,沙河遮日力疲殚,
    后贤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

    玄奘大师取经,行程5万里,历时18年!在整个路途中,遇到无数的险情。在哈密的五座烽火台,遇到五百里险厄, 黄沙漫漫, 又缺饮水, 四天五夜, 几乎全部殒绝, 只靠祈祷观音弥勒才得出离险境;在阿克苏,翻越大雪山, 吃住在冰上, 说话声音稍大即引起雪崩, 同行人十有三、四被冻死, 七天七夜才得通过;在遇空峪的铁索桥,雾露成烟,须一个人先过桥,到达对面山顶,起火为号,才能继续前进,结果过了一部分人后,铁索桥突然断裂,桥上的人都丧命深壑。其余的艰险更不用说了,匪盗经常遇见,饥寒交迫、餐风饮露,成了家常便饭;遇到大雪纷飞,人被雪淹,命在须臾,顷刻大雪封山,冰山一倒,野兽都难以生存,何况是人呢!

    多少高僧为了成就我们今天的因缘,在求经半路死去,一去没回头。多少高僧为了我们今天随便扔在一边的经文,磨损筋骨,受尽折磨......为了众生的法身慧命,为了佛法的弘传,无数祖师大德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佛法的延续......曾有一部影片「跃马天朝血泪史」,记载唐朝年间,日本派遣留学的出家人,到中。。国来延请鉴真和尚到日本弘法的故事。其中有一位日本僧人,留在中。。国三十年,每天抄写经典,设法要把经典抄得字字正确,以便传到日本。当时交通不便,海难很多,一百人中难得有十个人能够生还,他们等船等了好多年才等到,而航海中又遇到暴风雨,为了减轻船上的重量,必须把行李都抛入海中。其中一位法师为了保全经典,让日本人民有幸得到佛法的甘露,在那个时候,他就说:「我下海代替这些经典!」听到这句话,我深深感到,我们得来很容易的经典,都是前人的生命换来的,我们确实应该双手恭恭敬敬地捧着,因为那字字句句都是圣人的血泪!

    所以印光大师教我们,欲得佛法真实利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即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即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南无阿弥陀佛!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1 03:47 , Processed in 0.09771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