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20|回复: 0

念佛法要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9 07:39
  • 签到天数: 15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8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49
    发表于 2021-1-7 14: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念佛法要


    养情为恶,纵情为贼,折情为善,灭情为圣。


    ◎ 比丘尼恒斋法师

    讲于2009年12月27日万佛城大殿

    比丘尼近经法师 英译


    正在打佛七,就来谈谈念佛。念佛,虽然好像很简单,但多半我们都太轻视了,所以念得都不是很好。念佛,第一先要息想定虑;要停止一切的妄想,还有狂想、不必要的想,不向外追求。那聪明的人就想了,“哎!我来发明什么东西来赚大钱。”或者是想,要怎么样来一个比较快的方法,来获得什么;或者用一个快的方法来修行。这种种的妄想,应该要停止。


    因为既然学佛了,明白一切都是从妄想生出来的,都不是真实的。只要安在我们自己的本分上──我们的工作,我们的生活是很正常的生活,那就安在本分上了,努力让自己的生活平稳。这样子,如果你还有多余的时间,还可以多多地念佛。


    不要有太多的忧虑,一件事不要翻来覆去地想这么久。所发生的任何事情都要勇敢面对,因为都是自己的业缘嘛。但是在面对的时候,要用很平静的心来面对,很理智地来处理。有了很平静的心,不向外追求很多的缘,心就安静了,要念佛,就比较容易。


    还有,在念佛的时候,我们也不很快,也不很慢,配合呼吸,这样子徐徐地念。心平气和,声跟着心,心也随着声音;借着声音我们来摄心。在念佛当中,应很清清楚楚地,念念分明;这样念久了,自然妄想就少了,心就很清净。


    念佛法门就是以佛号来对治我们的妄想,所以,如果心不在佛号上了,那就失去了正念。我们的心跟意,就像猴子跟马──心猿意马;我们要用佛号,佛号像柱子,把这个猴子跟马,绑在这个柱子上,不要让它跑掉。所以要有信心,信心要强一点,专心来念,常常念,时时念,天天念;这样子变成习惯,善根才能够坚固起来。


    在平常就训练自己,走路的时候,一步一步这样子,就是念佛。然后,或者很静的时候,你的呼吸也可以这样子来念佛。或者比较安静的时候,可以听到心跳,那你也可以这样子来念佛。任何时间,不要放弃;虽然小小的时间,你也都不放弃,随时随地就把这个佛号,看能够提多少,就尽量提起来。


    再要把念佛法门做好,必须要离开生死的根本,就是爱;要把这个爱,转成慈悲。这两种有什么分别呢?


    爱就有一种相对,是相对法;就是说我对你好,你要对我好,起这种占有的心。有了爱就有取;取,就取为我所有。我所有以后,你就担心了:“哎呀!会不会失去?”这样子,心就不能安稳,就有所忧愁恐惧。


    慈悲,是智慧的,内心充满喜悦与平静。我们希望人人都很平安,得到解脱,对人好并不希望有所回报;所以说也不忧不惧的,能够随时随地内心充满了喜悦与平静,随时努力增长自己的慈悲与智慧。


    大德告诫我们,想要把念佛念好,想要息想定虑,平常生活要明白我们的喜怒、好恶、嗜欲。这些都是情,会让我们起很多的妄想,跟造恶。“养情为恶,纵情为贼,折情为善,灭情为圣。”如果不能把世情看淡了,那我们就被绑住了,不能够得到解脱;最主要就是这个内心,我们对这个世界就有所眷恋,所以不容易出离。


    什么叫作养情呢?“甘其饮食,美其衣服,大其居处”,都是让自己觉得非常舒服欢喜的,就是把快乐建立在外境上。对境起执着心;如果境灭的时候,那苦马上就到了,所以养情是为恶。因为这个养情,在不知不觉当中,就没有办法离开,因为你的心起了执着。所以说,这个境有所改变的时候,你就不能接受了。


    什么是纵情呢?“饮食若流,衣服尽饰,居处无厌”;就是追求这种欲望,不能节制这个欢欲的。所以说这就像贼一样,把法财统统劫走了,命终之后就必定堕落,堕到三途去。


    再来就是折情为善。“犯之不较,触之不怒,伤之不怨,是谓折情。”就是能够包容别人,自己的内心就很宽广平静;这样子必定能召感吉祥,消灾免难。


    灭情为圣就是“犯之触之,伤之如空。反生怜悯,愚痴之心。”起大悲心,能够救度众生;这些是大德告诉我们的。


    因为情,就是烦恼,会让你起很多的烦恼;当然,妄想就更多了。如果能够一方面念佛,一方面在自己的生活上,稍微注意,不要被这些情干扰,那么在念佛上,会比较容易一点。


    既然来参加佛七,我们暂时把一些事情放下,在佛殿里就专心念佛,不打妄想,告诉自己,现在是念佛的时间,不要想其他的事。念佛往生,心都要很平静的;你在往生前不能很平静,根本没办法往生的。我现在讲修无法师的故事。


    他是清朝末年辽宁营口人,以前以砖瓦匠为业,就是盖房子的砖瓦匠;感觉到世间的事就是无常,战争非常多,所以觉得很苦,因此就出家。因为这个念佛法门是很宽广的,不管哪一个根基的人都可以。出家之后,他专修净土,很用功念佛。1929年,哈尔滨极乐寺要传三坛大戒;这位法师,来极乐寺跟方丈和尚说,我愿意替病人服务。经过十天之后他就来告假,说要往生了;当时道场派人到寮房来助念。助念的人就说:“修无法师,你要往生了,请留一个偈颂给我们做纪念吧!”他说:“我又不识字,不会作什么偈颂;不过有一个纪念语句给你们──‘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讲完之后,他就很安详地坐着往生了。


    这个故事让我们清楚地知道,学佛一定要努力,懂多少就做多少。希望大家好好努力,早日成就佛道。


    【编注】摘自《万佛城金刚菩提海》月刊 第500期

    南无阿弥陀佛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4 03:31 , Processed in 0.14096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