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685|回复: 0

印光法师:罪虽极重,志心忏悔,则罪障雾消,性天开朗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9 07:39
  • 签到天数: 15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8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49
    发表于 2021-1-7 14:3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印光法师:罪虽极重,志心忏悔,则罪障雾消,性天开朗

    学佛之人,先以知因果、慎独上下手。既能慎独,则邪念自消,何至有所不如法处。若有则当力令断灭,方为真实行履。否则学在一边,行在一边,知见愈高,行履愈下,此今学佛自称通家者之贴骨大疮。倘能以不贰过是期,则学得一分,便得一分之实益矣。(三)复陈伯达书学佛之人,先从知因果,慎独上下手。既能慎独,则邪念自然消失,怎么还会有不如法的地方?若有就要用力消除,才是真实履行所学。否则学在一边,行在一边,知见愈高,行为愈下,这是今天学佛自称通家者深入骨髓的大疮。倘若能够希望下次不犯同样的错误,则学得一分,就得一分实益了。 诸恶众善,皆须在心地上论,不专指行之于事而已。心地上了不起恶,全体是善,其念佛也,功德胜于常人百千万倍矣。欲得心地唯善无恶,当于一切时处,主敬存诚。如面佛天,方可希企。心一放纵,诸不如法之念头,随之而起矣。(正)复马契西书一诸恶众善,都须在心地上论,不专指具体做事。心地上完全不起恶念,则全体是善,这个人念佛,功德胜于常人百千万倍。要使心地只有善没有恶,应当在一切时,一切处,主敬存诚,如同面对佛天,才有希望。心一放纵,各种不如法的念头,随之而来。 已往之罪,虽极深重,但能志心忏悔,改往修来以正知见,修习净业,自利利他,而为志事,则罪障雾消,性天开朗。故经云:世间有二健儿。一者自不作罪,二者作已能悔。悔之一字,要从心起。心不真悔,说之无益。〖若不改过迁善,则所谓忏悔者,仍是空谈,不得实益,见正编复邓伯诚书二。〗譬如读方而不服药,决无愈病之望。倘能依方服药,自可病愈身安。所患者,立志不坚,一暴十寒。则徒有虚名,毫无实益矣。(正)复周智茂书过去的罪业,虽然极其深重,只要能志心忏悔,改往修来,用正确的知见,修习净业,自利利他,矢志不渝,则罪障雾消,性天开朗。所以经上说:“世间有两种好健儿,一是自己不犯罪,二是做了能忏悔。”“悔”这个字,要从心起,心不真悔,口说无益。譬如读药方却不服药,则一定没有愈病的希望。倘若能依方服药,自然可以病愈身安。所怕的是,立志不坚,一暴十寒,则徒有虚名,毫无实益了。
    南无阿弥陀佛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4 05:13 , Processed in 0.10431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