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74|回复: 0

大安法师:仅计较数量,不知佛的愿心,就很难获得果证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9 07:39
  • 签到天数: 15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8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49
    发表于 2020-11-17 09:2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大安法师:仅计较数量,不知佛的愿心,就很难获得果证

    持经、持咒、念佛,包括这些佛号,全体就是实相,就是阿弥陀佛的心。这个阿弥陀佛的心就是我们本具的妙明觉心。通过念经、念佛是要直接开显,或者现量地展示我们的本觉心地。这是我们持经、持咒、念佛的一个基本认知。为什么我们说念佛、持经要至诚心?至诚心就是无分别的佛心的显现。要我们不去思惟它的意思,是说把它恭恭敬敬地念出声音,再认认真真地把它听进去;自听自念的过程,就引发我们自性的清净心;当我们的自性清净心显发出来,我们现量地对这个文字般若产生一种观照,就能默契于心。即便很熟的经典,有时候都要看着它——似看非看都可以。不能是“非得我要用心去记忆它不可”,那可能对直明心地都是有障碍的。
      也不能把这个事作为一个任务:“哦,我念了多少遍,我就有大功德。”要知道数量只是一个手段,不是目的本身。这个手段有时候是需要的,但不要把手段作为目的。目的是什么?目的就是念得这句佛号能够销归自性,能够跟我们的自性相应。这是我们要注意的,相应有时候就表达为:以空印空,似水投水。我们能念的心是至诚恳切的——也是佛性的一个表达;所念的佛号全体都是阿弥陀佛法、报、化三身的功德——他的妙明真心。能念的心和所念的佛号相应,每一句佛号都销归到自性里面去,那这样就能深切地体会名号内在的含义,就能够激活这个名号的光明。阿弥陀佛果上的光明又能带起我们自性本具的光明,这就是“母子相会”——母光和子光的相会。那么这样的过程就可以暗合道妙,巧入无生,就可以了知阿弥陀如来的心——他愿心的本质内涵,就能接纳弥陀的愿力,就能了解净土经典所展示的那种事理、因果、性相的奇妙道理——真理。于是就能够获得往生净土——上品往生——快速成佛的果证。这是它的目的。  如果你恰恰不是这个目的,就是在数量上计较,对阿弥陀如来的愿心落在什么地方、本怀是什么,一概都不知道,这就很难获得果证。这就比喻在十字路口看到那些盲人,或者没有脚的残疾人,或者乞讨的男人、女人,他每天也在不住口地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年到头念到底,也念了好几十万次啦。有很多乞讨的人也能念,但是他念的这个心态、目的是不一样的。我们前两年到印度去,印度有很多乞丐,那些乞丐知道这个黄皮肤的人——或者从中国去的、台湾去的——有些是佛教徒,他为了得到钱,马上就围过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他就念佛。当然我们听了也很欢喜。但是他念阿弥陀佛目的:你给我钱,你给我钱。你要给钱他。他念阿弥陀佛不是求往生的;他虽然为了得很多钱,一天“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念,但终究还是不能往生的。因为他不具足信、愿。他对阿弥陀佛名号没有理解,不知道阿弥陀佛名号是什么意思,也不是落实在念佛求往生的——“我是要得到一点钱的”。  要知道受持佛经,受持佛号,就应当依这个经典所开显的道理来落实在身、口、意三业上,落实在自己行持上。佛法不是在做学问,一个学者就是写了很多东西——著作等身,身、口、意三业体现不了佛法的精髓,根本就没有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心。一定要依照经典的教义来修行,又能从内心发起大的誓愿:或者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或者求大彻大悟,或者求佛开发自己的大智慧来弘法利生,或者使自己具有大的福报来住持救济众生的善业。那么依经修行你发的愿可以有种种不同,但实际上最核心的愿:一定要求生极乐世界。  这些愿的圆满——这儿有句话是非常重要的——“具仗如来广大弘通之力,以成就行人之愿”。我们一切修行人要圆满修行的愿,一定要靠如来的力量加持——佛力加持。如果离开了佛力加持,修行是不得成就的,我们的愿是不能圆满的。我们千万不要以为:“我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我靠自己的力量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如果是靠他力好像觉得不好意思,觉得自己很低。”实际上我们这个时代的众生——一切修行人,就得要有忏悔心。我们还有什么呀?通身都是业力。我们离开了如来力量的加持将一无是处,我们修行一定不能成功的。这个话是斩钉截铁的,觉明妙行菩萨讲的这个话跟大乘佛法是非常相应的。《维摩诘经》里面文殊师利菩萨跟维摩诘大士的对话也谈到这一点——一切菩萨修行都要靠如来的力量。如来的加持力怎么靠得上?就是要在发菩提心、度化众生的过程当中靠上。建立这样一个基本的正见,而且用这样销归自性的方法来诵经,持咒,念佛,才叫真正持经,持咒,念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5 05:46 , Processed in 0.10361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