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39|回复: 0

念佛圆顿法门,并不是小根性低智慧所能​随便谈论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9 07:39
  • 签到天数: 15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8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49
    发表于 2020-10-17 13:4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念佛圆顿法门,并不是小根性低智慧所能​随便谈论的

    (蕅益大师净土集)
    错不在用攀缘心,在用之为自性,所谓认驴鞍桥作阿爷下颔,便成沙馔之喻。若识得攀缘心本无自性,则能用攀缘,不被攀缘用,所谓家贼难防时,识得不为怨,便合波水之喻。况势至一门,本属根大。意根为主,五根从之。故曰:“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错不在用攀缘心,在于用它却当作自性,就是所说的认驴鞍桥为阿爷下颔,是似而非,便成了煮沙成饭的譬喻。如果识得攀缘心本来没有自性,就能攀缘,而不被攀缘心所用,所谓家贼难防时,识得就不为怨,这就合乎波与水的比喻了。何况大势至菩萨念佛法门,本来属于根大。意根为主,五根相随。所以说:“全部摄住六根,清净之念相续不断。”


    意根即第七识。七识无始来念念执我。今以妙观察智力,令直下念佛,甜瓜换苦瓠,非寻常攀缘心比。寻常眼识缘色,乃至意识缘法,皆顺生死法。

    意根就是第七识。七识无始劫以来念念执着于自我。现在以妙观察智的力量,让心里直接当下念佛,甜瓜换苦瓠子,并非平常攀缘心所能比的。平常眼识攀缘名色,乃至意识攀缘诸法,都是随着生死流转的现象。


    念佛时,佛非色非非色,乃至非法非非法,超世间法,离语言道。但可净念忆持,原非情量所行境界,岂念佛心是攀缘耶?且以攀缘六尘增长生死者,转攀缘慈父,永脱苦轮,亦自不恶,安得一概论耶?

    念佛的时候,佛就不是色也不是非色,乃至不是法也不是非法,超出世间一切法,离开语言才能谈论佛道。但可以净念忆念持诵,本来就不是世间常情衡量的境界,难道还说念佛心是攀缘心吗?况且攀缘六尘只是增长生死之业,转而攀缘大悲慈父,永远脱离六道苦轮,自己也就不恶,怎么能够一概而论呢?



    又,娑婆根性,唯耳根易显圆常,念性犹属生灭。非已悟如来藏性者,终不违念性本圆通也。末世学人,鲜登圆解,耳根入道,亦甚难言。倘不能向《佛顶》前四卷痛思深义,穷源彻底,则“初于闻中,入流亡所”工夫,毕竟如何理会?圆顿法门,非小根劣智所能拟议。无米索炊,画空成绘,反不若因果殊感者,自得心开耳。

    再说,娑婆世界人们的根性,只有耳根容易体现圆通恒常的特点,念性还属于生灭之法。如果不是已经悟得如来藏性得,最终不会违背念性本来圆通的。末法时期的学佛者,很少能够达到大开圆解的地步,耳根入道,也是很难说。如果不能向《佛顶》前四卷痛思深义,彻底佛法根源,那么“初于闻中,入流亡所”工夫,到底怎样理解呢?圆顿法门,并不是小根性低智慧所能随便谈论的。无米成饭,画空成图,反而不如因果特殊的感应,自然得到心开意解的境界。


    (译文仅供参考)


    南无阿弥陀佛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5 20:14 , Processed in 0.10150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