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60|回复: 0

慈师开示:凡夫随顺佛力~即得阿毗跋致不退转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9 07:39
  • 签到天数: 15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8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49
    发表于 2020-10-8 16: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慈师开示:凡夫随顺佛力~即得阿毗跋致不退转

    净土传承必修之法则~《往生论》“五念门”修法

            

    有人说我不往生极乐世界,我去十方刹土、无方刹土,因为一切皆是佛显现。十方刹土不即在眼前么?你很了不起,但你不要迷失!若是自己知见的认知,你还相差很远;若真正亲证如是,周遍如是,你现世就是八地以上菩萨。因为你在一切时处任运自在,不假方便,无用功心智成就了。凡夫做八地事,以佛力住持佛力摄受故,即得阿毗跋致,这是念佛法门最特定最神圣最不可思议之功德。八地菩萨是不退转菩萨,七地以还都还有退转可能,因为还有作意。而凡夫随顺佛力,令其得不退转。

    略义、广义不要死执。因为有些人说阿弥陀佛修法不了义,所以我们说广义阿弥陀佛,作以提醒。佛教尤其是大乘教言,称为无量义教言,即是为了使我们彻底解放自己。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众,实无一法可得。我们为解决一切现行烦恼,习种种法,在一切现行烦恼中觉悟,出离一切现行烦恼成就菩提。这样我们来作为修行人就不辜负自己的人生,人生就变得清晰璀璨,让人赞美,一切诸佛所守护。我们若继续迷失、堕落、沉沦、纵欲,这样的恶业是一切天魔、恶鬼、恶世间有情所欢喜。他们眷属炽盛故,天界减少故。我们的迷失习惯很深厚,所以仰仗阿弥陀佛无碍力平等力的回施,我们在无量义句中能得到无量不可思议的提示。这个教言是无量义教言,你不要拘于某一句、某一言而死于句下,要使自己的智慧无染地、无挂碍地、无依地产生作用。所以无依、无挂碍的智慧力是我们本有的智慧。因为我们作为凡夫有情的执着妄想,以为法实有的心理在蒙蔽着我们,所以无量义教法就是大乘教法,对解决我们的现行烦恼十分重要。

    智慧教言即不拘于某种说法,他每个教言都是饶益有情,使一切众生出离缠缚,出离无明覆盖,真正解决生死烦恼。我们接触到这个甚深稀有教法,一定要有正面认知。所以阿弥陀佛名号功德即是一切诸佛名号功德,等无差别,称赞阿弥陀佛与称赞十方一切诸佛没有差别、没有遗漏,所以念佛称为总持法门,没有一丝一毫的亏欠。为什么很多人不安心于念佛?他心中有残缺有不足。还有人说我不念佛,我去修什么什么……没问题,念佛法门不排斥任何一法,不排斥任何一个众生,他会接纳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都有成就。这个总持法门不可思议!

    我们慢慢会把阿弥陀佛愿望背后的心誓提一提。心誓,也称内誓、秘密誓。阿弥陀佛这种广大教化,是审观二百一十亿佛土的殊胜功德而设立的殊胜名号教法,令听闻众生一时具足无量功德,得平等智。但他的内誓、秘密誓愿,我们往往会忽略。释迦佛大愿,阿弥陀佛大愿,十方诸佛大愿,都是为了震撼我们,使我们沉睡的法性生起作用,使我们有被唤醒的觉知。因为我们已经沉寂在业习蒙蔽下的这个生命体中,我们的法性、智慧、慈悲已经被蒙蔽,阿弥陀佛与十方诸佛的一切大愿,就是我们最真实智慧与慈悲心地的揭示罢了。我们稍一关注,就会看到心灵深处涌出这种渴望与表达——阿弥陀佛的愿望我们只要仔细审观,心中也有这样的愿望。如药师佛第一大愿:“设我来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自身光明炽然,照耀无量无数无边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好庄严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无异。”你读这个誓愿之时能感受到那种璀璨、无碍、广大自在的力,以及心性作用的搏动。但我们凡夫的心愿往往会被自己的习气、所执压迫在某个角落里,很渺小、很狭隘、很负重、作用力很差。这种广大无碍的作用力就被我们埋没了,诸佛菩萨把他揭示出来,让我们体会与感知得到,来唤醒我们,让我们觉性或智慧的脉搏跳动起来。

    称赞如来名——这个名实际是总持法门,是一切诸佛显誓与秘密誓的传达。一句名号具三身功德,平等回施,一切众生各有所取,称念之时各有所得,千差万别。

    摘自 《净土五门修法——随顺得入果地觉》         慈法法师讲授


    净土五门修法。历代净土法门的传承善知识,莫不以五门修法而趣入的,没有不这样做的。《无量寿经》法门的心智的眼目就在因门、果门的五门修法中建立起来的,延续着礼拜、赞叹、作愿、观察、随顺的机制中、回向的这种机制中

    摘自慈法法师《往生论讲记》


    那么净土的这个《往生论》的提示呢,是十分清晰的,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法门是随顺得入的法门,因为常年的在这个念佛法门上跟大家有交流,也经常会遇到一些修行的各式各样教法的善知识,对于这个念佛的认知的差异是十分地十分地大,因为我们对一个教法的认知若是不能够彻头彻尾地去了解它、实践它,那我们对这个法门呢基本上就是一个想象的、推测性的一个认知,那你就得不到它真正的利益。

        摘自《净土五门修法——随顺得入果地觉》

        慈法法师讲授

    南无阿弥陀佛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6 01:27 , Processed in 0.14102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