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03|回复: 0

我们如何才能做到临终不怕死?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9 07:39
  • 签到天数: 15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8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49
    发表于 2020-9-27 19:3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我们如何才能做到临终不怕死?



    阿弥陀佛的化身善导大师说过:“凡人临终,须不得怕死。常念此身,多苦不净。若得舍此幻身,超生善道,乃是称意之事。”

    善导大师首先告诉我们,“须不得怕死”。印光大师《临终三大要》中也提到:这一念害怕死的怕心,最障碍我们往生,所以绝对不能怕死。

    一、观修厌离心当然,口里拼命地喊:“我不怕死、不怕死”,这样是没用的,实际上仍然怕得要死。要能不怕死,也需要有方法,怎样的方法呢?善导大师这里告诉我们,用“思维修”的方法,就是“常念此身,多苦不净。”

    01 观受是苦“多苦”,首先从“观受是苦”上讲。这个身体是痛苦的根本,没有这个身体你就没有痛苦,因为有了这样的身体,你就这样受种种的痛苦。身体是痛苦的根本,不仅佛教这样讲,《道德经》里老子也是这么说:“贵大患若身”,最大的祸患就是身体;“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如果我没有身体,就没有这些过患,没有这些痛苦。一般内外道共同的四禅的修法里,最初欲界,再到色界,色界还有光身,还是有身体,但已经不是我们欲界的四大组合的虫聚身;到了无色界,连身体都没有,唯有一个心识、精神,这才是更自在。有身体,你就被它牵累,因此对于这个痛苦根本的身体,你为什么还要怕死呢?!

    02 观身不净“不净”,这是从“观身不净”上讲。要经常观察,我们这个身体,九孔流不净,你又有什么好贪恋的呢?又有什么好怕死的呢?
    03 观修无常、无我“若得舍此幻身”,“幻身”这个“幻”字,是从第三方面讲,还要“观心无常”。观心的时候实际上“身”也可以观进去,身、受、心、法四念处,每一个都可以去观。比如身体,你可以观身不净,观身是苦,观身无常,观身无我。这样“四念处”是分开了修,但实际上“四念处”每一个法上都可以修四个——不净、苦、无常、无我,都可以观的。“舍此幻身”,这个“幻”,既有无常,也有无我的含义;无我,所以它是虚幻、无常、生灭的,所以也可以说是幻身。“若得舍此幻身”,这里无常、无我的修法都在里面了,加上前面“多苦不净”,加一起正好就是“四念处”。可见古代这些大德开示的教言,实际上都有非常系统甚深的法义在里面。

    二、观修欣求心“超生善道,乃是称意之事”,现在舍此多苦不净幻身而换得往生西方的莲花化身,就是“超生善道”。“称意之事”,称心如意,最欢喜的事情,哪有比往生西方更美的事情呢?所以你为什么要怕死呢?通过这样的思维修,你就不会怕死。三、总  结对于临终如何才能做到不怕死,这里善导大师从正反两方面做了开显:“超生善道”,“称意之事”,这是从正面思维,往生西方莲花化身,永无众苦但受诸乐的殊胜利益,你要生欢喜心、欣求心,不但不应该怕死,不应该恐惧,你还应该生欢喜心,这是从正面讲;“常念此身,多苦不净,舍此幻身”,这是从反面讲,通过“四念处”来对治我们的颠倒执著。本文摘自念西法师《念佛的修法讲记》

    南无阿弥陀佛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6 03:13 , Processed in 0.09929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