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94|回复: 0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西方净土。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9 07:39
  • 签到天数: 15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8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49
    发表于 2020-5-12 11: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西方净土。
    世尊就说出来,这是什么原因。

      【此皆是地藏菩萨。久远劫来。已度。当度。未度。已成就。当成就。未成就。】

      表法的意思深。无量劫来,无量法门,所有修学成就都依靠这个基础,表这个意思。已经得度、已经成就的是十方诸佛,『当度』、『当成就』的是一切菩萨,『未度』、『未成就』的跟地藏菩萨已经有深厚的缘分。凡是学佛的人都有缘分,但是你现在还不能得度,当度就是天龙、鬼神大众,包括我们这些人在内,我们是属于未度、未成就。我们从未度、未成就,如何也能够跻身到已度、已成就?靠我们自己努力,我们自己在这一生当中真正肯干,真正肯依教修行,我们从未度、未成就就进入到已度、已成就,这一生当中就能成就了。

      诸位同修一定要记住,我们这里挂着朴老给我们写的四个字:「知恩报恩」,报父母之恩、报老师之恩、报佛恩、报众生恩。这些人跟我有什么恩,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才「知恩」,才晓得「报恩」。世间人为什么不知道报恩?因为他不知道恩。连「知恩」的「知」都不知道,他怎么会有报恩的念头!他生不起来。能有报恩的心就是孝敬,「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你就做到了。在日常生活当中「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为什么?报恩。你要不断恶修善,不改过自新,你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师长,那就是不孝。在社会上,我们现在发心出家了,不能作师不能作范,这是不孝,这大不敬。「作师」,做社会大众的表率,做社会大众的模范,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自己想想能不能给社会大众做样子?不能就是不孝、就是不敬,你就做不到。为什么不能?要把那个原因找出来,要把那个原因消除,改过自新,我们才能够从未度到已度,从未成就到已成就,要真干!这个事情是自己的事情,不是别人的事情,别人帮不上忙,一定要自己觉悟,自己度自己,改毛病、改习气、改心理,读诵大乘,依教奉行,这才能成就。

      如果这一生不能克服自己的障难,克服自己的毛病习气,还要因循苟且,我们这一生当中就跟过去生一样,只是跟阿弥陀佛结个缘,跟释迦牟尼佛、地藏菩萨结个缘分,这一生不能成就。缘结得很深,《弥陀经》上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这个缘是生生世世结的,无量劫就结了深厚的缘分,缘总是不能成熟,总是差这么一截。所差的这个一截,就是不能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读经闻法没有能够深解义趣,好像是懂了,其实没懂,怎么知道你没懂?你没做到。你要是懂得,一定会做到。为什么?识货,认识了。我们桌子两边,一边放的是黄土,一边放的是黄金,如果送给你,只能拿一个,你要哪一个?你一定拿黄金。为什么?因为你识货。佛在经上一再教导我们深解义趣,解难,行易,你为什么做不到?你不懂、你不了解,佛法确实知难行易。所以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知难;行,一念之间。一个念头转过来就超凡入圣,念头转不过来,是解得不够透彻、不够深入。
    南无阿弥陀佛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6 11:17 , Processed in 0.11444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