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93|回复: 1

印光大师:佛弟子应如何对待锡箔纸钱等?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9 07:39
  • 签到天数: 15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8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49
    发表于 2020-4-3 08:3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印光大师:佛弟子应如何对待锡箔纸钱等?



    原文:

    佛弟子祭祖先,固当以诵经、持咒、念佛为主。焚化箔锭,亦不宜废,以不能定其即往生也。即定其即往生,亦不妨令未往生者资之以用耳。(《印光大师文钞续编卷上.复海门蔡锡鼎居士书三》)


    白话文:

    佛弟子祭祀祖先,肯定要以读诵佛经、持咒和念佛号为主。焚化萡锭(金元宝仿品)也不宜废弃不做,是因为诵经、持咒和念佛后,我们仍然不能确定亡灵能往生。就算能确定往生,也不会妨碍其它未往生的亡者能得到资助使用。



    原文:

    锡箔一事,虽非出佛经,其来源甚远。《法苑珠林》有二三页说锡箔(此即金银)及焚化衣物(此即布帛)等事,其文乃唐中书令岑文本记其师与一鬼官相问答等事,其人仿佛是眭仁蒨,初不信佛,及与鬼神,后由与此鬼官相契,遂相信,并令岑文本为之设食,遍供彼及诸随从。眭问冥间与阳间,何物可相通?彼云:金银布帛可通,然真者不如假者,即令以锡箔贴于纸上,及以纸作绸缎等,便可作金及衣服用,此十余年前看者,今不记其在何卷何篇,傥详看,当可见之,其时在隋之初,以此时岑文本尚在读书,至唐则为中书令矣。汝之性情,过于自是。古农所说,虽未知其出处,然于天理人情,颇相符合。汝尚不以为然,便欲全国之人废除此事,傥真提倡,或受鬼击。


    世有愚人,不知以物表心,专以多烧为事亦不可。当以法力心力加持,令其变少成多,以遍施自己宗亲与一切孤魂则可。若供佛菩萨则非所宜。然佛菩萨岂无所受用尚需世人之供养乎?但世人若不以饮食香花等表其诚心,则将无以作感佛菩萨之诚,愚人无知,纵用此以供佛,于一念诚心上论,亦有功德,喻如小儿供佛以沙,(阿育王前身事)尚得铁轮王报。若愚人不知求生西方,用许多金钱买锡箔烧之寄库,实则痴心妄想,以自私自利之心,欲作永远做鬼之计,恰逢不问是非只期有佛事得经资之俗僧,便随彼意行之,故破地狱、破血湖、还寿生者,实繁有徒。然君子思不出其位,但可以此理自守,及为明理之人陈说,若固执不化之人,亦不得攻击,以致招人怨恨,则于己于人于法皆无利益也。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卷二.复金振卿居士书》)


    白话文:锡箔(金元宝仿制品)的事情,虽然不是出自佛经,但其来源久远。《法苑珠林》有二三页说到锡箔和焚化衣物等事情。是唐中书令岑文本记录他的师父和一个鬼官相互问答的事情。那个人好像是眭仁蒨,刚开始时不信佛,后来遇到鬼神,与鬼官亲近后才相信,然后让岑文本帮他设置食物,普遍供养鬼神和随从。眭仁蒨问在阴间和阳间之间,有什么东西可以通用?说金银和衣服可以通用,但用真的不如用仿造的。随后就让以锡箔贴在纸上,用来做绸缎等,就可以当做是金银和衣服来用了。这是十多年前我看到的,现在记不清在哪一卷哪一篇。如果详细看,应当可以找到。当时在隋朝初期,那个时候岑文本还在读书,到唐朝就做官成为中书令了。你的性情,过于自以为是。古时农民所说,虽然不知道出处,但因为于天理人情来说,是比较相符的。你却不以为然,要想让全国都废除这事,如果真的提倡起来,恐怕会遭到鬼道众生的攻击。


    世间的愚夫,不知道用物品来表达心意,就专门多烧多做,这样也不行的。应该以法力和心力来加持,让物品变少为多,以此来普遍施与自己宗亲和一切孤魂就可以了。如果供佛就不合适。佛菩萨无需无受,怎么会需要世人的供养呢?但如果世人不用饮食香花等来表达诚心,那将会没有任何作为来感化佛菩萨的诚心。愚夫无知,就算用这个来供养佛,从一念诚心上来看,也是有功德的。就像小孩子用沙土来供养佛(阿育王前身事),都能得到铁轮王的回报。如果愚夫不知道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用许多金钱买来锡箔焚烧以寄存在阴间仓库,(以期望死后过更好日子)实在是痴心妄想。这是以自私自利的心,想要永远做鬼的心计和做法。如果刚好遇到不问是非只希望有佛事做得资助的庸俗僧人,随愚夫的意愿任其去做破地狱、破血湖、还寿生,那只会让鬼道徒孙更繁荣。但君子思不出其位,可以以这些道理来谨守自身,也可以为明白事理的人劝说。如果遇到固执不化的人,不要攻击人家,以免招人怨恨,就会对自己对人对佛法都没有益处了。(《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卷二.复金振卿居士书》)(凡夫 译)
    南无阿弥陀佛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8

    主题

    1293

    帖子

    2122 小时

    在线时间

    妙定同修

    积分
    6106
    发表于 2020-4-3 12: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印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5 22:45 , Processed in 0.11939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