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79|回复: 0

若修道的人他一定不会在饮食之间用功夫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9 07:39
  • 签到天数: 15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8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49
    发表于 2019-11-18 10: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若修道的人他一定不会在饮食之间用功夫


    ◎宣化上人  开示于夏威夷大学

    一九八九年七月二十五日


    格物,革除什么物?就革除一切的物欲。譬如我们人有财欲,你把财欲的思想革除去,这没有财欲了。色欲,你把色欲的思想革除去,就没有色欲了。名有名欲,你把这个名的思想革除去了,就没有名欲了。


    人人都想吃好东西,所以一个人有没有修行、会不会修行,你不要看旁的,你就看他吃东西,他每一用刀的时候,是不是尽向好吃的那个东西叉?是不是那不好吃的东西,他就不叉了?用筷子,是不是他每一筷子都夹那个好吃的东西,不好吃的东西,他就不想吃;好吃的东西,他把它挪到他的一边去,那不好吃的东西,他把它推得远远的?由这一点,你就能看出这个人是不是一个修道的人。


    若修道的人,他一定不会在饮食之间用功夫,他是好的也可以吃,不好的也可以吃;那么有味的,没有味的,都可以吃,他不选择,不择食。不论你是干什么的,是修道的人也好,是读书的人也好,研究学问的人也好,若专门那么很馋的,那一定没有什么真功夫的;有真功夫,对这些东西都不动心了。这是食欲。


    睡欲,贪睡眠,不够睡就不行了,受不了了。革除这五欲,这才能谈到一个格物。


    格物然后才能致知,才能有智慧,触类旁通,“事来则应,事去则净”。这一种智慧,就像镜子,什么东西来了,它就现出来,就照出来;去了,就没有了。所以这是一个智慧的观察力,你才能致知。 


    致知,然后要诚意。诚意,就是做任何的事情,都是毕恭毕敬,主敬存诚,丝毫不苟且,丝毫不马虎,诚心诚意。


    诚意,就要正心。你心里不要有邪念,不要今天想这一个五颜六色的东西,明天又想那个,总是在那儿想入非非。这个正心,心里要有正知正见,要正念,《六祖坛经》上说:“正见之时佛在堂,邪迷之时魔在舍。”


    真正一个修道的人,不苟言笑,不随随便便地轻举妄动,一定是三千威仪、八万细行,都要具足了。所以不能同乎流俗,合乎污世,不能做乡愿,不要做德中之贼,不能这样,所以要诚意正心。


    你能正心了,然后才能齐家;若不能正心,做事情都是那么偏私,不能大公无私,那连你的家庭里都不佩服,焉能治国呢?所以就不能治国;不能治国,就不能令天下太平。


    【编注】恭录自《宣化上人般若语库(三)── 道德救国》

    南无阿弥陀佛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4 03:39 , Processed in 0.12173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