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87|回复: 0

“南无阿弥陀佛”名号的殊胜!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9 07:39
  • 签到天数: 15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8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49
    发表于 2019-9-2 11: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南无阿弥陀佛”名号的殊胜!



    第一,不论何人——


    男女、老幼、僧俗、善恶、平生、临终、中阴身、三恶道。

    也就是不管男众、女众、老人、小孩、出家、在家、善人、恶人,或者是平生,或者是临终;乃至他已经断气了,进入中阴身,如果有善知识为他开示这个法门,引导他念佛,他也能够在中阴身往生极乐世界;甚至三恶道,就是畜生、饿鬼、地狱的众生,也能往生极乐世界。上次曾引用《净土圣贤录》里面很多畜生道的众生往生极乐世界的事迹。所以,论众生来讲,就是包括这些,就是「不论何人」。


    第二,不论何时——


    二六时中。就是说,任何时间,二六时中,不管白天、晚上、上午、下午,都可以念佛。


    第三,不论何处——


    佛堂、房间、浴厕,不论净秽之地。光照十方,难择死地。也就是说,我们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固然大雄宝殿、念佛堂可以念佛,即使房间、浴厕,也可以念佛。是不论清净的地方、污秽的地方,都可以念的,没有忌讳的。

    如果不是念佛的话,那就不一定。譬如说我们要诵经,必须恭恭敬敬地在清净的地方;要持咒的话,也有一些咒是不适当的时间就不能持、不是清净的地方也不能持。只有这句六字万德洪名最没有忌讳,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称念。


    「光照十方,难择死地」:也就是说,哪个地方没有阿弥陀佛?没有一个地方没有阿弥陀佛啊!阿弥陀佛无所不在啊!所以,佛堂有阿弥陀佛,房间、洗手间照样有阿弥陀佛,我们在那里念佛,也照样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一点都不会嫌弃,一点都不会受地点的障碍。何况我们众生难择死地,很难自我选择说「我死的时候,要在佛堂,众多莲友围绕之中来念佛往生」,大家都很难把握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断气。但是,不管他在什么地方断气,阿弥陀佛当下都会显现在他面前,来迎接他。因此,不管任何地方都可以念佛的。


       

    第四,不论何事——


    士农工商、行住坐卧、一切诸缘。事缘本无碍,若碍当远之。

    职业是士农工商、举止是行住坐卧、当下的事情是任何诸缘。「一切诸缘」,任何事情都可以念佛。只要不是动脑筋的事,都可以念佛。为什么?

    「事缘本无碍,若碍当远之」:也就是说,如果厌离娑婆、欣生极乐之心非常恳切的话,即使无人鞭策,也会随时、随地、随缘念佛。

    这就是「事怕有心人」,他只要有这个心,不必人家勉励、鞭策,都会自发地去念佛。就像上次所讲的,会忙里偷闲,会闹中取静。为什么?念是在我们的嘴巴,念是在我们的心中,我们是不会受障碍的,所谓「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只要有这个心。生死心要恳切。

    有的同修说:「我白天的时候好像念佛很懈怠,没有心在念佛,有空的时候也没有想到要念佛。」

    这就是没有恳切的心。如果处于「下品下生」那种境界的时候,他一定会「至心令声不绝」去具足十念,念「南无阿弥陀佛」。可是他现在不这样,就是他生死心不恳切。

    所以,我们学净土法门的人,生死心要恳切,恳切到把我们现在就拉到临终,把我们的身份就拉到「下品下生」的身份,然后「念念不舍」。这是不论任何事情。


    第五是,不论心境——


    善心恶心、定心散心、清净心、污秽心。净心方法。

    也就是说,不管当下的心是起善心或是恶心,是定心或是散心,是清净心或是污秽心,都可以念佛。


    有的同修很为自己苦恼,说:「我一直都是很虔诚地在念佛,可是愈是虔诚专一地念佛,愈感觉自己妄想杂念非常多,所谓过去、现在、未来,上穷碧落下黄泉,该想的想,不该想的也想,像这样的念佛,到底管用吗?」每一句都管用!

    为什么?往生不是靠我们念佛的功夫,不是靠我们的心境,完完全全是靠这句名号,我们只要以我们这一颗心,以我们这种根机、身份去念佛,当下就乘上佛的愿力、搭上佛的愿船,这样领受弥陀的功德,都能够往生的。

    所以,我们要晓得:净土法门是弥陀救度的法门,不是靠我们的功夫来成就往生的法门。

    而弥陀的救度是现成的,在哪里?在这句名号,在祂的愿力。只要我们以我们的身份、根机,以我们当下的心境,专一地、诚恳地去念这句名号,就可以了。

    不要因为有妄想杂念而担忧苦恼,甚至怀疑「我这样能往生吗?」如果这样的话,那就不是我们这个法门了,就不了解我们这个法门了。

    净土法门本来就是要安我们的心的,而且让我们大安心、大满足,我们既然遇到这个法门,如果还有所苦恼、有所不安,那就表示:虽然念佛,但是不了解这个法门。这样的话,那就务必一方面念佛、一方面多看我们编的书,因为很多问题在这些书中都有解答。


    第六,不论何数——


    从多向少,从少向多,彻至临终。出口就念,想到就念,念念不舍。

    每个人的根机、时间都各不一样,因此阿弥陀佛没有规定你要念多少,所以,不论数目多少。


    可是,我们要把念佛培养成习惯,所谓「熟处转生,生处转熟」。凡夫最熟悉的是什么?就是五欲、烦恼;最陌生的是什么?就是念佛。我们把最熟悉的五欲尽量淡化,常常念佛,形成习惯,这就是「熟处转生,生处转熟」。学佛也只不过是「熟处转生,生处转熟」。

    南无阿弥陀佛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3 11:34 , Processed in 0.10232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