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13|回复: 0

印光法师:以自己知见,测佛境界,测之不得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9 07:39
  • 签到天数: 15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8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49
    发表于 2019-9-1 06: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印光法师:以自己知见,测佛境界,测之不得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文钞原文:
    昨接汝书,不胜慨叹。汝学佛者,何得以自己知见,测佛境界,测之不得,遂生疑惑乎。夫证真如者,则三际坐断,十界平沉,有因缘故,亦可于一念现无量劫,于无量劫作一念,念劫圆融,两不混滥。汝谓六十小劫,犹如食顷,五十小劫,只如半日,无此事理。然则经中所有大小互入,念劫互现之说,皆为妄语乎。如来初成正觉,现圆满报身相,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说华严经,二乘在座,不见不闻。所见之佛,乃老比丘相,所闻之法,乃生灭四谛。故维摩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汝将谓无此事理乎。须知时无定法,随人所见不同,佛菩萨境界且置,姑以凡小之境明之。
    周灵王子子晋,学仙,过七日,于缑(ɡōu)山出现,已到晋朝。故有诗曰,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几,读平声,近也。从周灵王至晋彼出时,将及一千年耳。)又吕纯阳遇钟离权于邯郸逆旅中,钟劝其学仙,吕意欲得富贵后方学,钟与一枕令睡,则梦见由小至大,以至宰相,五十年富贵荣华,世所罕有,子孙满堂,其乐无央,后以一事与上意不合,遂自引退,乃醒。睡时逆旅主人煮黄粱米粥,梦中出入将相,做许多大事,经五十年之久,及醒,黄粱粥尚未煮熟,此不过仙人所现,尚能于一念中作五十年境界事业。况佛为天中天,圣中圣,诸大菩萨已证法身之境界乎。故善财入弥勒楼阁,入普贤毛孔,皆于十方世界,行六度万行,经佛刹微尘数劫,汝看此文,又将何以测度乎。
    须知三际无实体,而在凡夫分中,只见凡夫所应见之境,不得以凡夫所见之境,谓佛菩萨亦复如是,了无有异也。今为喻明,如镜照数十重山水楼阁,实无远近,而复远近历然。世间色法,尚能如是,况已证唯心自性之心法者乎。故曰,于一毫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无边刹土,自他不隔于毫端也。汝既发心闭关,当恳切至诚礼拜持诵,以求三宝加被,令其业消智朗,障尽福崇。凡属不思议境界,但当仰信佛言,勿妄测度。果能恳切至极,自可悉皆明了,亦不须问人也。若不在恳切至诚礼拜持诵上致力,终日取非凡夫所能测之境界而妄测之,则与幻人法师同一覆辙,欲不受谤佛谤法谤僧之罪报,何可得乎。祈慧察是幸。
    ——《印光法师文钞》• 复盛机师书
    白话译文:
    昨天接到你的信,非常感慨长叹。你是个学佛人,怎么可以自己的知见,来测度佛的境界,测量不到,于是生起疑惑呢?证得真如自性的人,则过去、现在、未来三际坐断,时间界限消失;十法界平沉,空间界限打破。有因缘的话,也可以在一念之间显现无量劫,将无量劫作为一念,一念、无量劫圆融不二,两者不相混滥。你说《法华经》中,说到六十小劫,犹如一食顷,五十小劫,只如半日,没有这种事情道理。那么经中所有的大小互相摄入,一念、无量劫互现的说法,都是妄语吗?如来初成正觉,现圆满报身相,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说《华严经》,二乘人虽然在座,不见不闻。所见到的佛,就是一个老比丘相,所听的法,就是生灭四谛。所以《维摩经》中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你难道要说没有这种事理吗?必须知道,时间不是定法,随人所见而有不同,佛菩萨境界暂且不说,姑且以凡夫的境界来说明。
    周灵王的儿子子晋,学仙道,过了七天,在缑山出现,已经到了晋朝。所以有首诗说: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几:读平声,近义。从周灵王到晋朝,他出来时,将近有一千年了。)又者,吕洞宾遇到钟离权在邯郸的客栈中,汉钟离劝他学仙,吕洞宾想要得到富贵后,方才学仙,钟离权就给了他一个枕头让他睡,他梦见从小到大的各种事情,以至最后做了宰相,五十年的富贵荣华,世所罕有,子孙满堂,快乐无比,后来因为一件事与君上的心意不合,于是自己辞官,而后醒过来。睡的时候,客栈的主人煮黄粱米粥,他在睡梦中出将入相,做了许多大事,过了五十年之久,等到醒来,黄粱粥还没煮熟呢,这还只不过是仙人所显现,尚且能够在一念之中作五十年的境界事业。何况佛是天中天,圣中圣,诸大菩萨已经证得法身的境界呢?所以善财童子进入弥勒楼阁,入普贤毛孔,都于十方世界,行六度万行,经过佛刹微尘数劫,你看到这个经文,又将要如何来测度呢?
    必须知道过去、未来、现在三际的时间没有实体,而在凡夫位中,只见到凡夫所应该见到的境界,不得以凡夫所见到的境界,认为佛菩萨也是如此,一点没有差异。现在为你比喻说明,如同镜子能照几十重的山水楼阁,实在没有远近,而又远近历然清楚。世间的色法,尚且能够如是,何况已经证得唯心自性之心法的圣者呢?所以《楞严经》中说:“于一毫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无边刹土,自他不隔于毫端”啊!你既然发心闭关,应当恳切至诚礼拜持诵,以求三宝加被,令业消智朗,障尽福增。凡是属于不可思议的境界,只应当仰信佛言,不要妄加测度。果真能够恳切到极点,自然可以全都明了,也不须去问他人。如果不在恳切至诚,礼拜持诵上努力用功,整天取那些不是凡夫所能测度的境界而来妄加猜测,就与幻人法师犯同一个错误,想要不受谤佛、谤法、谤僧的罪报,怎么可得呢?祈望慧察,是为庆幸。
    ——如诚法师译
    南无阿弥陀佛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3 11:34 , Processed in 0.11291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