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并蒂莲

读懂《楞严》的师兄情回答,为什么会信知"舍生趣生”?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6

主题

602

帖子

361 小时

在线时间

和敬同修

积分
2060
 楼主| 发表于 2025-7-9 16: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唱山歌 发表于 2025-7-9 12:14
你的理解是有问题的。你看,护明菩萨是一生补处菩萨,下生为悉达多太子,才出生就知道说天上天下惟我独尊 ...

我认为不是我理解有问题 而是你固执己见
不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主题

87

帖子

120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398
发表于 2025-7-9 17: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并蒂莲 发表于 2025-7-9 16:16
我认为不是我理解有问题 而是你固执己见
不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主题

443

帖子

742 小时

在线时间

和敬同修

积分
2135
发表于 2025-7-14 22:4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建德金刚 于 2025-7-14 23:23 编辑

末学近来读到卡尔·宾贺素(Karl Brunhözl,噶玛噶举派教师)《弥勒五论概要》(An Overview of the Five Texts of Maitreya)中“瑜伽行派的基本元素”一节与这个问题有关,翻译如下:
瑜伽行派(Yogācāra School)的术语“分别”(Parikalpa)“虚妄分别”(Abhūtaparikalpa)强调,心(Mind,下同)总是在自我欺骗、能所和戏论里规划、构造自己的世界。这两个术语都是对八识及其功能、境界的概括。从本质上说,它们揭示了心创造类似能所表象行为的迷惑表演。
一切都是心的想象和创造,这就是最广为人知,同时也最受人误解的瑜伽行派的见地——“唯心(Cittamātra)”或“唯识(Vijñaptimātra)”。按照通常的说法,这个术语的意思是:“外界事物不存在,一切都‘只是心’,‘心’是唯一真实地根本就存在的事物。”但,这实际上不是瑜伽行派自己的说法。(瑜伽行派和西藏人通常说的“唯识宗[Mind-only School]”不同。)
虽然“唯心”“唯识”的意思确实是否定外在物质客体存在,但是唯心教法的全貌和目的远比这要广泛——是证悟“人无我”和“法无我”(Personal and Phenomenal Identitylessness)。在这个过程中,心本身也不是例外,它也是“无我”(无自性)的,也和其他事物一样从根本上就是不真实的。唯心不是形而上学而武断地认为有一种超凡的“唯心”的真实存在,而是对我们妄想的描述,对释迦佛从中醒来的沉睡梦境的描述。如果如梦世界的轮回是“唯心”的,自由和解脱道就是可能的,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在我们的迷梦中创造一个相反梦境的方式来改变我们的心。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够从这个梦境中醒来。
在瑜伽行派的文本中,“唯心”所指的一直是迷乱地认为事物存在或不存在(有很多类似梦境、幻想之类的例子)的行为,并不能够说明它是否根本就是真实存在的。所以“唯心”的见地只指向那些轮回的被错认的心、心所(苦的真实性和它的起源),而不指解脱道和解脱的真实性。很多瑜伽行派的文本明显且反复地澄清:不只是外在事物不存在,“唯心”也不存在;为了证得见性成佛之道,它们都应该被放弃。在这个语境下,在瑜伽行派的文本中有如下的四个“加行(Prayoga)”作为证悟的步骤:
1.观察到"外在事物"只是心,不是其他
2.所以观察到外在事物不是我们所见的形态
3.既然外在事物不能被观察到,认知他们的心也不会被观察到
4.没有能观察、所观察,证得不二性
这意味着阶段(1)~(3),也就是“唯心”的见地在加行末尾才会被抉择。阶段(4)标志着见道(初地),在这个阶段,菩萨也不得不放弃“唯心”的见地。也就是说,“唯心”和其他许多佛教见地一样,只是证得某个特定道地的权宜方便。但它既不是究竟的证悟,也不能以任何方式被具象化(所以它会成为究竟证悟的障碍),而只是作用达到之后就会被抛弃的工具。
译文结束。

它的意思是,“唯识”不是究竟见,在“心”本身被抉择为戏论之前,见地处在一种“唯心”的,近乎吠檀多(Vedanta,值得说明的是,吠檀多正是在佛教影响下产生的,与其说是这种见地类似吠檀多,不如说是吠檀多“借鉴”了佛教。最明显的证据是,商羯罗在部分著作中认可龙树的见地)的状态里。也就是说,“常”在一定的条件下是被允许的。回到末学最初解释的话:“如果平易来说,我们可以用唯识来解释这一段。这里已经有了’唯识无境‘的前提,(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境‘和’事物‘是有差别的,如果把两者胡乱等同,会坏世俗)已说了遍计所执自性的虚妄。故而回过头来,不再纠结外境,而询问外境产生的基础。”
从而我们可以这样解释:
1.这段话的前提是“生灭不可得”,外境中的生灭是心的妄想
2.而后“刀不自割,火不自烧”,作为这一切前提的心超越生灭,故而心不会生灭,能够支持舍生趣生。佛用见精性这一接近于心的事物不变来证明这点。
3.故而可以暂时肯定心“常”,不断灭,舍生趣生
4.下文将要说明,这所谓的“常”并非不变独具
同时,吕澂《百伪》对这段话的批驳的错误在于混淆了观修抉择的次第,用最终的究竟结论来要求不必究竟的方便见地,而后以不究竟方便的不极成证明其“非佛说”。这就好比说因为大小乘见地相左而大乘究竟,所以小乘非佛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6

主题

602

帖子

361 小时

在线时间

和敬同修

积分
2060
 楼主| 发表于 2025-7-16 12: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建德金刚 发表于 2025-7-14 22:43
末学近来读到卡尔·宾贺素(Karl Brunhözl,噶玛噶举派教师)《弥勒五论概要》(An Overview of the F ...

看完了
谢谢师兄参与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5 天前
  • 签到天数: 30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5]胜妙罗施食村善思同修

    7

    主题

    133

    帖子

    26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開悟的中年叔叔

    积分
    380
    发表于 2025-7-28 09: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噶玛噶举派教师)《弥勒五论概要》(An Overview of the Five Texts of Maitreya)中“瑜伽行派的基本元素”一节与这个问题有关,翻译如下:
    瑜伽行派(Yogācāra School)的术语“分别”(Parikalpa)“虚妄分别”(Abhūtaparikalpa)强调,心(Mind,下同)总是在自我欺骗、能所和戏论里规划、构造自己的世界。这两个术语都是对八识及其功能、境界的概括。从本质上说,它们揭示了心创造类似能所表象行为的迷惑表演。
    一切都是心的想象和创造,这就是最广为人知,同时也最受人误解的瑜伽行派的见地——“唯心(Cittamātra)”或“唯识(Vijñaptimātra)”。按照通常的说法,这个术语的意思是:“外界事物不存在,一切都‘只是心’,‘心’是唯一真实地根本就存在的事物。”但,这实际上不是瑜伽行派自己的说法。(瑜伽行派和西藏人通常说的“唯识宗[Mind-only School]”不同。)
    虽然“唯心”“唯识”的意思确实是否定外在物质客体存在,但是唯心教法的全貌和目的远比这要广泛——是证悟“人无我”和“法无我”(Personal and Phenomenal Identitylessness)。

    師兄善説隨喜讚歎!

    楞嚴應看重點,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應該要解這一段經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7-29 09:44
  • 签到天数: 98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6]胜妙罗施食村善修同修

    4

    主题

    195

    帖子

    84 小时

    在线时间

    亲近同修

    积分
    635
    发表于 2025-7-28 10: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Hostlord叔叔 发表于 2025-7-28 09:09
    師兄善説隨喜讚歎!

    楞嚴應看重點,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應該要解這一段經文。

    那你说   “自性有更好的嗎?”   是有分别,还是背上牛头不认赃的胡说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7-29 09:44
  • 签到天数: 98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6]胜妙罗施食村善修同修

    4

    主题

    195

    帖子

    84 小时

    在线时间

    亲近同修

    积分
    635
    发表于 2025-7-28 11: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Hostlord叔叔 发表于 2025-7-28 09:09
    師兄善説隨喜讚歎!

    楞嚴應看重點,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應該要解這一段經文。

    瑜伽行派(Yogācāra School)的术语“分别”(Parikalpa)“虚妄分别”(Abhūtaparikalpa)强调,心(Mind,下同)总是在自我欺骗、能所和戏论里规划、构造自己的世界。这两个术语都是对八识及其功能、境界的概括。从本质上说,它们揭示了心创造类似能所表象行为的迷惑表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7-29 09:44
  • 签到天数: 98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6]胜妙罗施食村善修同修

    4

    主题

    195

    帖子

    84 小时

    在线时间

    亲近同修

    积分
    635
    发表于 2025-7-28 11: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Hostlord叔叔 发表于 2025-7-28 09:09
    師兄善説隨喜讚歎!

    楞嚴應看重點,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應該要解這一段經文。

    虽然“唯心”“唯识”的意思确实是否定外在物质客体存在,但是唯心教法的全貌和目的远比这要广泛——是证悟“人无我”和“法无我”(Personal and Phenomenal Identitylessness)。在这个过程中,心本身也不是例外,它也是“无我”(无自性)的,也和其他事物一样从根本上就是不真实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7-29 09:44
  • 签到天数: 98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6]胜妙罗施食村善修同修

    4

    主题

    195

    帖子

    84 小时

    在线时间

    亲近同修

    积分
    635
    发表于 2025-7-28 11: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仔细读读, 也看看你刚说的话:      
    • Hostlord叔叔 发表于 2025-7-27 20:08
    • 自性有更好的嗎?
    • 若真無一物,你還站在哪裡?




    转头就去假装支持 无我了,你变的挺快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5 天前
  • 签到天数: 30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5]胜妙罗施食村善思同修

    7

    主题

    133

    帖子

    26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開悟的中年叔叔

    积分
    380
    发表于 2025-7-28 11: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白活 发表于 2025-7-28 11:20
    仔细读读, 也看看你刚说的话:      
  • Hostlord叔叔 发表于 2025-7-27 20:08

  • 想修密法可以,但必須要找,合格的上師灌頂,若真有什麼佛法上的問題,可以請您直接請教竹賢師兄。(師兄是版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5 天前
  • 签到天数: 30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5]胜妙罗施食村善思同修

    7

    主题

    133

    帖子

    26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開悟的中年叔叔

    积分
    380
    发表于 2025-7-28 12: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白活 发表于 2025-7-28 10:52
    那你说   “自性有更好的嗎?”   是有分别,还是背上牛头不认赃的胡说呢?

    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7-29 09:44
  • 签到天数: 98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6]胜妙罗施食村善修同修

    4

    主题

    195

    帖子

    84 小时

    在线时间

    亲近同修

    积分
    635
    发表于 2025-7-28 12:57: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白活 发表于 2025-7-28 11:20
    仔细读读, 也看看你刚说的话:      
  • Hostlord叔叔 发表于 2025-7-27 20:08

  • 刚才还在攻击无物真空之道,

    “若真無一物,你還站在哪裡?”
    若真無一物,你還站在哪裡?


    此即  商徒第一诘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7-29 09:44
  • 签到天数: 98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6]胜妙罗施食村善修同修

    4

    主题

    195

    帖子

    84 小时

    在线时间

    亲近同修

    积分
    635
    发表于 2025-7-28 13: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别在楞严法地发表你的毒饵见,净界不纳恶物,大海不纳死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5 天前
  • 签到天数: 30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5]胜妙罗施食村善思同修

    7

    主题

    133

    帖子

    26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開悟的中年叔叔

    积分
    380
    发表于 2025-7-28 13:2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ostlord叔叔 于 2025-7-28 13:27 编辑

    先消消氣!這裡是佛法討論區,金剛經還有其它版本。

    經剛經論都有,先喝喝茶,放鬆身心。

    靈魂有無應該是哲學思想的問題!

    宗教信仰思想上的自由,還請多尊重他人的權利。

    若修行真能無一物,怎會還有這些爭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4 18:10 , Processed in 0.12418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