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960|回复: 12

请教大家,为什么成佛前的觉性会迷,成佛后的觉性不会迷?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27 17:38
  • 签到天数: 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胜妙罗施食村常住同修

    50

    主题

    111

    帖子

    77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3523
    发表于 2024-3-27 17: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近来看了《楞严经》,理论上来讲,自性本体是本觉的,因为物极必反的作用,自身的能照,产生所照后,能觉的功能就执着了所照,因此迷失原来的觉性,就一步步产生了形而下的宇宙和生命。《楞严经》形容:“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个体生命通过修行,找回了本有的觉性,最后觉悟成佛。大家都知道成佛后就不会再迷了,不会再重复本体迷失后的一连串演变成世界的情况了。就是不会再出现菩提瞪发劳相了。
    请问成佛后的觉性为什么不会再迷呢?而本体自性的觉性却会自我迷失。难道这两种觉不一样吗?按佛经的说法应该是同一个觉才对。
    我的猜测是否可以从唯识学角度来解释?本体那个如来藏状态,也有成佛后的那个觉,但同时还有各类种子,就是相当于一个金矿,有金元素(觉),也有杂质(各类种子)。成佛后是消除了这些杂质,只剩下金元素的纯金状态,所以不会再被种子干扰,而产生迷失的轮回。
    那就是说,佛跟众生,严格来说不完全一样,说众生是佛,只是说他们有跟佛一样的觉性,但是同时也含有很多种子杂质,所以只能说他们有成佛的因素,并不完全就是佛,必须清楚种子提纯后成佛才跟佛完全一致。
    我猜测成佛前会迷失的那个本体的状态,跟佛的状态不完全一致,只是觉性一致而已,因此才会导致本体会因种子缘起而迷失,而成佛后就只保留了觉性,清除了种子这些缘,所以就不会导致迷失。
    不知道这个理解对不对?我对唯识也没有太深的研究,所以想请各位善知识从理论上、逻辑层面来开示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主题

    198

    帖子

    390 小时

    在线时间

    和敬同修

    积分
    1134
    发表于 2024-3-27 19: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宗凯 于 2024-3-27 20:01 编辑

    你的问题,如果没有较深入的教理学习,估计也很难有个圆满的解答消除内心的疑惑,《楞严经》《圆觉经》里都有相似的回答,都是超过我们凡夫思议的境界以及文字的局限性。其实也很难消化,恰好好几年前我看过果煜法师的《楞严新粹》,他的解释是非常智慧的,也有中观思想的逻辑性,鉴于文字太多,我把此书的相关内容粘贴在word里了。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http://www.geo.twmail.org/index.htm另附上法师的专题网站,有法师讲法及书籍的文稿。法师讲的《中观讲习》,是难得的智慧结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27 17:38
  • 签到天数: 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胜妙罗施食村常住同修

    50

    主题

    111

    帖子

    77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3523
     楼主| 发表于 2024-3-27 22:2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宗凯 发表于 2024-3-27 19:57
    你的问题,如果没有较深入的教理学习,估计也很难有个圆满的解答消除内心的疑惑,《楞严经》《圆觉经》里都 ...

    谢谢师兄的指导,文件已下载,我有空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主题

    113

    帖子

    77 小时

    在线时间

    初学同修

    积分
    284
    发表于 2024-4-2 18: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小学习 于 2024-4-2 18:55 编辑

    从五时教法来看,唯识是连接方等和般若以及涅槃时的桥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主题

    443

    帖子

    742 小时

    在线时间

    和敬同修

    积分
    2135
    发表于 2024-4-3 21:5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问:有人说“众生本具如来法身”及“众生本来是佛”,这说法对吗?答:如果你说“众生本来具足法身,或众生本来是佛”的话,那么你也应该承许众生即是过去的佛了;若你承许说众生过去是佛,而现在是众生的话,那依此谬论亦可推出现在的诸佛转入未来位时,此现在佛到那时亦应成为众生了,因为你已经作这样的承许了;你若再承许此观点,那众生精进修行欲成佛道成无义利,因为你主张说佛亦能变为众生故……
    (全文见:“众生本来是佛”:高深“禅理”还是外道见? (qq.com)
    玄奘曾经疑《起信论》:“又染心义者。名为烦恼碍。能障真如根本智故”为误译。
    (这是末学阅读中随记,已不知出处,可能出于《唯识方隅》)
    以上两支,末学以为:一、理论上真如自体不受扰,所谓“远离因果法然具”即是如此,不存在觉迷相异的问题,若以真如安立觉性,即不会有觉性自身觉迷的问题;二、染心之起源应为已知“不可知”,若安立一因生染,则其因必非染,非染能生染则不能断染,由是不能成佛,群生再起,故似不宜安立因生染。
    末学于唯识所习亦甚少,所说未能依学抉择,或非如末学所依宗义,仅供参考,忏悔随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5-8-30 19:39
  • 签到天数: 30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5]胜妙罗施食村善思同修

    7

    主题

    133

    帖子

    26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開悟的中年叔叔

    积分
    380
    发表于 2024-5-29 08: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殊師利菩薩說的一般人其力未允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主题

    41

    帖子

    58 小时

    在线时间

    初学同修

    积分
    200
    发表于 2024-5-29 08:4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是迷也无自性,所以迷也不是实迷,若迷有自性,则永不能悟,一切法无自性,所以可以从迷开悟,大概是这意思,拙见,见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8-14 00:48
  • 签到天数: 511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9]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实习

    81

    主题

    865

    帖子

    487 小时

    在线时间

    妙定同修

    琉璃光彌陀地藏彌勒.親近諸佛成就總持.分身眾生法界六度圓滿願

    积分
    5962
    发表于 2024-5-29 14: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29330686 于 2024-5-29 14:05 编辑

    隨喜過去現在未來各位大德們分享修行資料or心得。
    =======================================================================================
    =======================================================================================


    隨喜讚嘆感恩-淨界法師說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 ... 2RC9gmydnp&index=13
    楞嚴經 第010集 淨土教觀學苑 淨界法師

    擷取影片文字自25:15~28:01:

    ......
    在本經當中講到,生命有兩種根本:一種是雜染法的根本,一個是清淨法的根本。
    什麼叫雜染法呢?生死的法,就是雜染法。涅槃的法叫清淨法。
    也就是說,為什麼你會生死流轉呢?因為它有一個根源。
    為什麼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能夠安住在涅槃呢?它也是有一個根源,有一個根本。
    這兩種根本都是一念心所造的,都沒有離開我們這一念心,只是迷悟的不同。

    我現在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去參一參:你現在打妄想,是誰在打妄想?用你這一念心打妄想。
    你眼睛不能打妄想,耳朵它只是一個工具,打妄想的是心。
    你成佛以後,也是那一念心。
    那我問你,你現在這一念打妄想的心,跟你以後坐在菩提樹下成佛,那一念心有沒有一樣?

    完全一樣?完全一樣你就不要修了,你就成佛了?

    也可以說一樣,也可以說不一樣。
    那個明了性是一樣,但是作用不一樣。一個是迷,一個是悟,作用不一樣。
    一個是完全覺悟了;一個是在迷惑顛倒。
    所以它會講到攀緣心跟常住真心,它們的體性是一樣,作用是不一樣。

    如果你這一念心跟成佛的心不一樣,那你不可能成佛,你永遠不可能成佛,因為你做不來。你現在只能夠用這一念心嘛。
    如果你現在的心跟佛的心完全不一樣,那成佛跟你沒有關係。你說,我用沙去煮,一輩子煮不出飯來。

    你說完全一樣,完全一樣那你還修什麼行呢?

    所以說體性是一樣,作用不一樣。我們因為迷跟悟產生不同的作用。

    所以,二本不離一心。雜染的根本跟清淨的根本,其實從體性上來說都是一念心。
    所以我們成佛是有希望的,只要我們把這個迷惑的心轉成覺悟的心,我們就可以成佛。

    ......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1-22 16:36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胜妙罗施食村常住同修

    27

    主题

    62

    帖子

    58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378
    发表于 2024-5-29 16:29: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藏识中有染污种子,也有清净种子。染污种子表现为三界生死,清净种子表现为涅槃或佛菩萨国密严净土。迷失就是因为染污种子没清除干净,没转化干净,佛转化干净了,所以就不会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8-14 00:48
  • 签到天数: 511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9]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实习

    81

    主题

    865

    帖子

    487 小时

    在线时间

    妙定同修

    琉璃光彌陀地藏彌勒.親近諸佛成就總持.分身眾生法界六度圓滿願

    积分
    5962
    发表于 2024-7-4 18: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29330686 于 2024-7-4 18:28 编辑

    =======================================================================================
    =======================================================================================

    隨喜讚嘆感恩-中台山佛教基金會&全部相關工作人員們。如是善事迴向法界一切眾生、迴向往生佛願淨土常隨佛學回入娑婆共成佛道。

    【中台世界】佛典故事─ 成佛之前 https://www.ctworld.org/sutra_stories/story380.htm

    一日,阿難尊者對佛陀說:「世尊,您出生於帝王之家,擁有一般人所沒有的榮華富貴;出家後,經過六年苦行,於菩提樹下靜坐四十九天,證得無上正等正覺,請示佛陀,如此來說,成就佛道是否很容易呢?」

    佛陀並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而是為阿難說了一則公案。
    過去有一位大富長者,擁有各式珍奇異寶,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獨缺取得不易的深海赤珍珠。於是長者決定出海採珠,在突破種種難關後,終於找到赤珍珠的產地

    珠蚌生性嗜血,為了得到這稀世珍寶,長者以刀刺身,將流出的血裝入油囊中,並且垂至海底,引誘大蚌出而食之;一旦蚌殼打開,就趁機剖蚌取珠。就這樣,長者一次次地刺身取血,一次次地入海剖蚌取珠,經過三年的時間,好不容易才採集到一袋赤珍珠

    長者帶著這袋赤珍珠回到岸上。不料,同伴們看到如此稀有且價值非凡的寶珠,竟萌生惡念,欲殺害長者將寶珠佔為己有。於是眾人佯稱要到井邊打水,趁著長者不注意時,便將他推落井中,並把井口封死。

    墜落井底的長者幸好無恙,不知在井底待了多久,突然聽到獅子的吼叫聲;長者張開眼睛一看,竟然有一頭獅子從旁邊的洞穴走進來喝水。長者驚惶萬分,心想性命難保,沒想到獅子喝完水後就離開了。長者不僅鬆了一口氣,並且循著獅子的足跡,離開這一口井,最後安全回到家鄉。

    長者找到同伴的家,對他們說:「你們搶走我的寶珠並且加害於我的這件事,目前還沒有人知道,只要你們將所有寶珠歸還,我就不會告訴任何人。」他們看到長者安然無恙地站在面前,都感到非常恐懼,知道自己犯了大錯,於是將所有的赤珍珠全數歸還。

    一天,長者的兩個兒子在遊戲中把玩這些寶珠,大兒子問道:「這些寶珠是從哪裡來的呢?」 小兒子說:「寶珠當然是從我的口袋裡找出來的。」大兒子辯道:「不對,不對,寶珠是長在屋子裡的大甕中。

    聽到孩子們的對話,長者面露笑意,長者夫人不解地問:「這有什麼好笑呢?」長者回答:「寶珠對他們來說是垂手可得,他們豈能想像取得寶珠的過程是如此地辛苦?那是因為有我當他們的依靠,才會以為這些費盡千辛萬苦、幾乎喪命採得的珍珠,是從家裡的甕中長出的。

    佛陀告訴阿難:「你只看到我成佛的果,卻不知我從無數劫來即不斷地勤苦修學,就像小孩認為寶珠是在口袋中,如探囊取物般容易,而不了解採珠過程的辛苦。其實,成佛必須修諸萬行,積功累德,不是一事、一行、一身就可獲得。」

    典故摘自:《眾經撰雜譬喻‧卷下》

    ------------------------------------------------------------------------------------------------------------------------------------------------------------

    省思

    經云:「理可頓悟,事須漸修」,修行並不是一蹴可幾,而需把握因緣,勤修六度萬行,累積福德資糧,「做一分得一分,做十分得十分」,如此努力不懈,待因緣果熟,自然能圓滿菩提道果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7-30 22:16
  • 签到天数: 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胜妙罗施食村善修同修

    3

    主题

    102

    帖子

    57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390
    发表于 2024-7-6 21: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彻悟以后才可以圆满回答。想开悟的话,依禅宗的方法就是要老实参一句话头。

    于是金刚藏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善为一切诸菩萨众,宣扬如来圆觉清净大陀罗尼、因地法行、渐次方便,与诸众生开发蒙昧。在会法众,承佛慈诲,幻翳朗然,慧目清净。世尊,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唯愿不舍无遮大慈,为诸菩萨开秘密藏,及为末世一切众生,得闻如是修多罗教了义法门,永断疑悔。”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金刚藏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是诸菩萨最上教诲了义大乘,能使十方修学菩萨,及诸末世一切众生,得决定信,永断疑悔。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金刚藏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未出轮回,而辩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譬如动目,能摇湛水;又如定眼,由回转火;云驶月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善男子,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况轮转生死垢心,曾未清净,观佛圆觉而不旋复?是故汝等便生三惑。“善男子,譬如患翳,妄见空华;患翳若除,不可说言:‘此翳已灭,何时更起一切诸翳?’何以故?翳华二法,非相待故。亦如空华灭于空时,不可说言:‘虚空何时更起空华?’何以故?空本无华,非起灭故。生死涅槃同于起灭,妙觉圆照离于华翳。善男子,当知虚空非是暂有,亦非暂无,况复如来圆觉随顺而为虚空平等本性!“

    善男子,如销金矿,金非销有,既已成金,不重为矿,经无穷时,金性不坏,不应说言:‘本非成就。’如来圆觉亦复如是。善男子,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善男子,但诸声闻所圆境界,身心语言皆悉断灭,终不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槃,何况能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着;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是故我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根本。“善男子,有作思惟,从有心起,皆是六尘妄想缘气,非实心体,已如空华。用此思惟辨于佛境,犹如空华复结空果,展转妄想,无有是处。善男子,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不能成就圆觉方便。如是分别,非为正问。”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金刚藏当知, 如来寂灭性,未曾有终始。 若以轮回心,思惟即旋复, 但至轮回际,不能入佛海。 譬如销金矿,金非销故有, 虽复本来金,终以销成就, 一成真金体,不复重为矿。 生死与涅槃,凡夫及诸佛, 同为空华相。思惟犹幻化, 何况诘虚妄?若能了此心, 然后求圆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27 17:38
  • 签到天数: 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胜妙罗施食村常住同修

    50

    主题

    111

    帖子

    77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3523
     楼主| 发表于 2024-7-23 09:5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各位善知识的开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主题

    45

    帖子

    44 小时

    在线时间

    初学同修

    积分
    228
    发表于 2024-7-30 22: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hxz1970 于 2024-7-31 12:21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7 06:02 , Processed in 0.137217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