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90|回复: 0

大安法师:忏法,就是仰靠佛菩萨的加被之力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9 07:39
  • 签到天数: 15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8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49
    发表于 2020-12-5 11: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大安法师:忏法,就是仰靠佛菩萨的加被之力
    万缘放下,求度生死。

    这开示也是结合一个比丘——法源,他修弥陀忏。在这个忏期里面应该怎么修行,有些什么心态,作一种比较具体的修行方法的开示。法源比丘准备结期礼弥陀忏。这个“结期”就是克期取证了。在净土法门当中,结期一般有七七四十九天,或者十天,或者七日七夜,这都属于结期的期限。他在这个结期期间准备做一个什么修行呢?准备来礼弥陀忏。这个弥陀忏又叫净土忏,是宋代慈云遵式忏主所撰辑的,在我们《净土十要》里面——也被蕅益大师选进了《十要》,全称叫《往生净土忏愿仪》。一般就称为净土忏,或者叫弥陀忏。这个法源比丘想结期礼净土忏,首先就来求请菩萨开示:怎么来做这么一个忏法?觉明妙行菩萨就说:“这个弥陀忏是近代慈云忏主所集。”由于菩萨在做开示的时候是在明末,那么“近代”也就是指宋代。

      慈云遵式忏主,大家应该要有所了解。他是浙江台州宁海人,也是一个了不起的祖师大德。他这个出身就来历不凡:他的母亲做梦,梦中是咽下一颗明珠而生下了遵式尊者。以后出家开始学戒律,以后专攻天台教法,跟净土法门很有因缘。他常常行般舟三昧,在行般舟三昧的时候累得吐血,两脚皮肤都裂开了。在这样一个非常辛苦的时候,他并没有退转。宁死不退——发了这个誓死的大愿。最后就感得观音菩萨垂手指他的口,引出了几条虫;菩萨指端又出甘露灌入他的口中。遵式大师就觉得身心清凉,身心上的病苦顿然消失。这样的般舟三昧出来之后,他的头顶都高出了一寸左右,声音都有变化——声如洪钟,辩才无碍。是这样一个修行——有感应,这样的一个大德,以后感得朝中大臣的护法。当时地方官员有个叫钦若的,就把他的德行向皇帝作了奏请。皇帝就赐号叫他“慈云”。这个是皇帝的赐号:慈云遵式。那么这个西湖作为放生池,也是慈云遵式大师的功劳。他想到天台的智者大师凿沿海地区那么多放生的地方,他也请钦若向朝廷祈请,把西湖作为放生池。所以从宋代以来,这个西湖历来都是放生池——是来自于慈云遵式。

      这个弥陀忏是慈云大师结集净土宗的经论,结合天台的圆融三观——一心三观的理念,以净土为指归来建立的一个忏法。其目的就是消业障,破无明,忏除五逆十恶的重罪,现前成就念佛三昧,临终感通佛菩萨授手接引,得不退转。如果有这样的目的,慈云尊者说:你就应当修行这个忏法。这个忏法由净土经论所建立的,他建立了十科,大家可以看看。十科,简单跟大家介绍一下。首先要“严净道场”,要选一个好的处所,地面的泥土——各方面都得要很干净,要结界,要香、花、幢、幡来装饰。第二呢,就是“明方便法”。因为这个忏法它不是一个人行的,而是要几个人。大概不超过——十人之内为人数最佳。在进入这样一个忏法的道场之前,你可以在其他地方——身心先做些预热活动。就是身心要放下,对粗重的欲望要呵斥,对所忏的忏仪文句要熟悉,有些要背诵下来:这就是明方便法。那么第三就是阐明正修之意。你在这里还是要奉行像天亲菩萨那个五念行法,尤其注重发菩提心:这是正修之意。

    第四是“烧香散花”。对这个道场、佛菩萨,你得要表明你的恭敬心——烧香散花。烧香散花之后,第五就是“礼请法”,就是一心奉请佛菩萨来光临这个忏法的道场。像世自在王如来呀,法藏菩萨以前的五十三尊古佛呀,释迦牟尼佛呀,法藏菩萨呀,等等这些,包括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清净大海众菩萨。就是礼请跟净土法门相关的这些佛菩萨过来。礼请过来之后,第六就是赞叹。赞叹这些佛菩萨的身、口、意三业,以及自行化他的功德。第七就是“礼佛法”,就开始顶礼所请过来的佛陀。要口唯心念“是我的大慈悲父”,就在我的面前,要至诚顶礼。第八呢,就是“忏愿法”,是这里面的核心内容。就是忏悔自己多生多劫身、口、意三业,“忏悔法”之后要劝请诸佛菩萨转*轮,随喜十方三世诸佛的功德,最后是回向这些忏愿的功德,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做完这个就开始“旋绕诵经法”。旋绕诵经法就是你绕三圈:“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世自在王佛,南无本尊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就是这样念。多念这些,旋转地念。好,念完这些——经行之后,最后一项就是“坐禅法”。这时候你就在禅凳上好好地面西而坐——坐禅。这里谈到两种坐法。第一种是普观想,按照《观经》的那种方法。观想自己坐在莲华上,作莲华开想,作莲花合想,莲华开时,有五百色光照注身上之想,这是普观想;再第二个就是观想阿弥陀佛坐在莲华上,主要系心观想阿弥陀佛的白毫相、白毫光:这样的一个坐禅法。

      这种内容就是慈云遵式忏主所集,它里面具足事一心和理一心。“事一心”就是专于一事。怎么叫“专于一事”呢?当你礼佛的时候,就不要做其他事情,也不念其他的,就专门礼佛。你礼世自在王佛的时候心唯口言,就是“一心敬礼世自在王如来”。前面还得观想:自己的身像一颗摩尼珠,世自在王佛也像一颗摩尼珠,交光互映。我在佛心中拜佛,佛在我心中接受我的礼拜:也可以做这种观想。你在礼佛的时候就专门做礼佛的事情;你诵经的时候,专门诵经;行道——称念佛号,就专门称念佛号:这叫事一心。那么理一心呢?就是你在做这些行住坐卧佛事的时候虽然在行住坐卧、礼佛、坐禅等等,你要用“一心三观”观想它当下的空性、无性。那么真观就是:观一尘、一华、一色无非就是缘起性空——真如理体。这理体不生不灭,是法界一相。一相是无相,无相是平等相。这样就如法界所系缘,观照。这就是“四相不生,湛若虚空”,这就是“理一心”。这个忏法是让做这个忏法的人要得到事、理一心。但是这个理一心,是很难一下子获得的,所以就要借助方便修行方法。外面就是身、口、意要勤修这样的忏悔之法:前面讲的供养啊,礼请啦,赞叹啦,忏悔呀,随喜呀这些。就“外则勤修忏法”,以除多生多劫的业障。为什么我们要修这个忏法?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就像普贤菩萨在《十大愿王》所说,一个菩萨要观照:自己无量劫以来,由贪瞋痴鼓动身、口、意三业,所造恶业无量无边;如果这些恶业有体相的话,尽虚空容纳不了。所以我们是这么多业障的一个生死凡夫。就因为业障太重,我们自性的——如来的性德智慧不能现前,所以就要以这个忏法,仰靠佛菩萨的加被之力,来除去我们多生多劫的业障。这是“外则勤修忏法”。

    南无阿弥陀佛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4 20:20 , Processed in 0.11935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