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61|回复: 0

中观与唯识——二谛建立不相违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9 07:39
  • 签到天数: 15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8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49
    发表于 2020-11-3 10: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中观与唯识——二谛建立不相违

    首先来看胜义谛与世俗谛是如何不相违背。此前讲过这一内容,现再回顾一下。


    首先关于大空性,即所说“空”的这一部分。《般若经》中所讲的多是大空性,同时提到了一些所谓“现”(显现)的部分。即便是如幻的显现也是显现,所有显现的部分都归入世俗谛。没有如幻显现的部分就是纯粹的大空性。


    二转与三转法轮胜义、世俗二谛不相违


    所以,二转法轮确定的了义很直接:任何显现都不算大空性,都不算胜义谛;胜义谛中没有任何现象,没有任何有情世间,也没有任何器世间。


    你说净土有黄金,这也不符合大空性。为什么?因为大空性不能有现相,所说的净土这个结构就不符合大空性。所以,说净土是佛打造的世界,这也不行,也只是属于世俗谛。对于二转法轮来说,西方极乐世界的构造,它的七重行树、八功德水……都是世俗谛,不能算胜义谛。


    在二转法轮期间,佛没有说西方净土、东方净琉璃世界属于般若正见所允许的范围。二转法轮时说:“所谓西方极乐世界者,即非西方极乐世界,是名西方极乐世界。”那是假名,如果现在让佛来说这个问题,也还是会这么说。


    为什么?因为这些都属于世俗谛。属于世俗谛的清净名言这一部分,这是二转法轮与三转法轮谈法不同之处。清净名言在三转法轮中就是胜义谛了,佛的净土是胜义谛的所辖范畴,但到了二转法轮中就一定是世俗谛。


    为什么二转法轮要单挑出大空性作为胜义谛,而不将清净名言也包含进去呢?因为清净名言会带来另外的问题——不清净的名言。二转法轮首先在一体两面的大空性与如来藏光明中先说一面,但这面必须得说干净,不能拖泥带水,得说彻底了,另一面才能同时兼得。


    所以,虽然只说了大空性,而说清净名言、如来藏光明是世俗谛所摄,但等到你得到了掌心时,掌背能不跟着你走吗?虽然批评清净名言,说“佛来佛斩、魔来魔斩”,说“所谓的净土都是假名,是无意义的”,但事实上,大空性具备了清净名言的另一面(如来藏)功德。虽然具备了它,但总在批评它。


    就如你总在批评手背,赞叹手心,但你赞叹手心时,手背会不被跟着赞叹吗?不会,手心手背是一体两面。有的批评只有批评的意义,有的批评是赞叹的意义。


    我们平时为人处事也都有这一套。想“赞叹”某人很漂亮,怎么说呢?“某某啊,你比街上那个丑八怪漂亮多啦!”一听就知道,这是在批评他。但是回过头来,赞叹他也有办法,用批评他的方式赞叹他:“某某啊,你这人写的诗就是不行,就比李白的诗差一点儿。”这是多好的赞叹啊,意思都在这儿。


    可以只说大空性,同时兼得清净名言,还不提清净名言。这是二转法轮时佛常用的方式,也是其“基本教规”。


    到了三转法轮便不一样了,大空性的事情很少谈,就谈清净名言,常常在讨论清净名言与不清净名言的区别,说清净名言就是胜义谛。但名言如何能清净呢?能清净,还是因为去除了不清净的东西,获得名言上的大空性的成分,才能有清净名言。所以这里,胜义谛将大空性给框进去了。到了三转法轮的时候,说如来藏从来都不提大空性,但能有这个如来藏,能没有大空性吗?一定还是兼得的。


    所以实际上胜义与世俗二谛,两次转法轮是不相违背的,只是说法上有区别。区别在于,二转法轮的时候,挑出了“手心”这一面,说明白了;三转法轮挑出了“手背”,将手背说明白了。但要注意原则,就是要说得“明白”,说“彻底”,否则不能起到彻底引证学人进入大空性与如来藏不二境界的证悟作用。二转法轮说得彻底的是“大空性”,三转法轮说得彻底的是“清净名言”,需要谨慎了知。


    二、三转法轮,各自有对空性、不清净名言、清净名言的定义。合并到一起看,则是对三者做出了符合自我宗派依据的概念转换:大空性在三转法轮不了义(非圆满的胜义谛,不是胜义谛的全体),但在二转法轮却是了义(胜义谛的全体);清净名言在二转法轮不了义,但在三转法轮却是了义的,因为其中已包含了大空性。彼此之间,形成鲜明的定义交换,用现在的话说,叫做“替换概念”。


    既然将大空性说明白了,那么清净名言得到了,如来藏光明已经有了。既然三转法轮将清净名言说彻底了,那么大空性便得到了。都有一面可以不说,但是一定干干净净得到,不会再拖泥带水。这就是二转法轮与三转法轮的高明之处。

    南无阿弥陀佛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5 11:45 , Processed in 0.10565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