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57|回复: 0

往生净土很容易,只要做到这10点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9 07:39
  • 签到天数: 15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8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49
    发表于 2020-7-10 08:4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往生净土很容易,只要做到这10点



    彻悟禅师的“净业十种信心”,是从信心上讲的,这十种信心非常殊胜!一信生必有死。(普天之下,从古至今,曾无一人逃得。)

    二信人命无常。(出息虽存,入息难保,一息不来,即为后世。)

    三信轮回路险。(一念之差,便堕恶趣,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四信苦趣时长。(三途一报五千劫,再出头来是几时。)

    五信佛语不虚。(此日月轮,可令堕落,妙高山王,可使倾动,诸佛所言,无有异也。)

    六信实有净土。(如今娑婆无异,的的现有。)

    七信愿生即生。(已今当愿,已今当生,经有明文,岂欺我哉。)

    八信生即不退。(境胜缘强,退心不起。)

    九信一生成佛。(寿命无量,何事不办。)

    十信法本唯心。(唯心有具造二义,如上诸法,皆我心具,皆我心造。)

    信佛语故,则造后四。不信佛语,但造前四。故深信佛言,即深信自心也。修净业者,能具此十种信心,其乐土之生,如操左卷而取故物,夫何难之有。——《彻悟禅师语录》

    “一信生必有死。(普天之下,从古至今,曾无一人逃得)”作为一个学佛人,首先要相信有生必有死。也许你会说“我肯定相信啊,这还用说吗?”那你就想得太简单!从古到今,任何人都逃脱不了死亡。乃至大富大贵者——皇帝、天王,甚至我们的本师释迦佛,都离开这个世界了,这是给我们示现,告诉我们这个世间是无常的,决定死,没有一个例外。对这个道理,我们要好好地思维,要产生定解!你不要以为自己情况特殊,能侥幸逃脱,那是不可能的!“曾无一人逃得”,从古到今,有多少圣贤在这世间也显现死亡。我们对这个世间原本特别放不下的东西,一想到死,心自然就凉了,就不会像原来一样,如胶似漆、如火如荼、乐此不疲的去追求了。所以,念死无常就是“舍弃今生”最好的修法,这就是三根本当中的第一个根本——决定死。


    “二信人命无常。(出息虽存,入息难保,一息不来,即为后世。)”这也属于念死无常的修法,属于三根本中的“死期不定”,随时都有可能死。一个晴天霹雳,死神就降临了,不要以为你能活百年。死神不会给任何人面子的,只要因缘到了,死神随时都有可能来。你不要以为自己身体好,很健康就没事,死掉的人,并不是都有病的,健康的人死得也很多。所以第二要“信人命无常”,人命在呼吸之间。


    “三信轮回路险。(一念之差,便堕恶趣,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第三“信轮回路险”,是从人身难得上讲,相当于“暇满难得”,同时也是“轮回痛苦”,这两个法门在这里都可以对应。我们要了知人身非常难得,你如果浪费了光阴,以后恐怕不会再有这样的因缘了。想想这些道理,我们就会迫切地去修行。

    “四信苦趣时长。(三途一报五千劫,再出头来是几时。)”三恶趣众生的寿命极为长远,一堕入三途,就是五千劫,再出头来,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所以,第四个信心属于下士道的“思恶趣苦”。这个法其实能深能浅,可以是下士道,也可以是中士道,也可以是上士道,这就要看你发的是什么心。

    “五信佛语不虚。(此日月轮,可令堕落,妙高山王,可使倾动,诸佛所言,无有异也。)”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妄语者。佛是从不打妄语的,佛的舌头伸出来可以覆住整个面,整个法界。我们世间一般说,如果能够三世不打妄语,舌头可以舔到鼻尖,而佛的相好更不可思议。所以,作为一个佛弟子,对佛讲的佛经,我们要深信无疑,要相信佛绝对是真语、实语、不妄语的。对佛讲的因果不虚的道理,我们要深信无疑,对佛讲的世间、出世间,世俗的、胜义的,对一切法我们都要深信不疑。我们可以把“业果不虚,深信因果”归在第五个信里面,不过,第五种信心比深信因果范围要广的多,“佛语不虚”的范围非常之广。


    “六信实有净土,(如今娑婆无异,的的现有。)”这是专门从净土上讲的。“实有净土”,所以佛在《阿弥陀经》中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彼土有佛,号阿弥陀。”这里用了两个“有”——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所以称之为“二有”。“实有净土”,就像我们现在的娑婆世界一样,是真实的,不是子虚乌有、捏造出来的。对此,要深信无疑,相信极乐世界绝对存在,因为佛没有妄语,是真语、实语。

    “七信愿生即生。(已今当愿,已今当生,经有明文,岂欺我哉。)”这里告诉我们净土法门最大的关要,是“愿生即生”,对此要深信无疑,往生西方的关键不在阿弥陀佛,而在我们自己。你是否真心想往生?你是否有真信切愿?如果把真信切愿作为一种术语来讲,有些人可能将其想得太高深了。我们换一种通俗的话来讲,真信切愿就是真的相信,真的想去,想往生,就这么简单!你的内心没有丝毫怀疑,这是真的相信,真的愿往生。为什么说“愿生即生”呢?只要你有真信切愿,真想往生,就绝对能够往生,这是决定的!

    为此,彻悟禅师特地给我们引出教证:“已今当愿,已今当生,经有明文,岂欺我哉。”即《阿弥陀经》中所讲的“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已发愿者已生;今发愿者今生;当发愿者当生。只要真心发愿,就绝对往生,这是佛给我们作的保证。只要你是真心发愿,是真信切愿,即当往生。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中有个设问:为什么今发愿今生呢?按道理,今发愿,到临终的时候往生,那应该是当生啊?“今发愿今生”是非常殊胜的讲法,佛之所以在《阿弥陀经》中这样讲,有很深的用意!你只要是真信切愿,今发愿就今生,现在就往生,能否往生不是在临终的时候,而是在现在,看有没有生起真信切愿。你如果生起了决定信、胜解信,那么今发愿就今生,没必要等临终,实际上,现在就等同往生。所以,印光大师在《文钞》中引用:“虽未生极乐即是极乐嘉宾,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就是这个道理。


    “八信生即不退。(境胜缘强,退心不起。)”第七是从我们往生的条件上讲的,而第八“信生即不退”是讲往生后的利益。所有往生者,不管是已经成为圣者,还是一个凡夫,“生即不退”。《无量寿经》中经常讲到“国中人天”,国中人天凡夫并不是我们六道轮回的凡夫,极乐世界的人天凡夫都已经永断生死轮回,这和我们是不一样的。“境胜缘强,退心不起”。为什么往生者能生即不退,甚至人天凡夫都能不退,是因为“境胜缘强”。生到极乐世界,水、鸟、树林都能说法,都是身色紫金,相好无别,没有女人,没有生起烦恼的对境,再加上阿弥陀佛的本愿成就,这是殊胜的增上缘。一往生之后,依阿弥陀佛本愿成就的报通,所感得的果报,你的身体、内心、心念就与我们这个世界有了极大差别!一往生西方,就能不生烦恼,甚至有天眼通、神足通,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四十八大愿中讲,四果阿罗汉本来只能见三千大千世界,而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天,其天眼、天耳可见闻百千万亿刹土;阿罗汉出不了一个佛土,而极乐世界人天凡夫的神足通,一刹那可以去百千万亿刹土,供养诸佛,马上又回来。这些境缘都非常殊胜!所以他不会生起退心。

    “九信一生成佛。(寿命无量,何事不办。)”因为“寿命无量”的缘故,“何事不办”呢?因为极乐世界的寿命无量,所以一旦往生,就即身成佛。民国期间的诺那上师就讲过,净土法门就像大圆满法门一样,也是即身成佛的法门。“十信法本唯心。(唯心有具造二义,如上诸法,皆我心具,皆我心造。)”前面九个都是从事上讲,唯有第十——“法本唯心”是从理上讲的。“唯心有具造二义,如上诸法,皆我心具,皆我心造。”因为彻悟禅师精通天台教法,所以这里依天台教法讲解。“唯心”,根据天台圆教的讲法,一念心中具足理具、事造两重三千,这是真正的唯心。理具是一切法从它的理体上讲;事造是从种种事相差别上讲。理与事各有一重三千,所以有两重三千。圆教讲一真法界,或者说实相,是非常奇特的。它的差别法、无差别法,根本智、差别智是不二的,因为它具有理具事造两重三千,都是大无为法,都是实相。就是唯心,也可以说一真法界,也可以称之为胜义谛,但它的胜义、世俗是不二的,就是佛的二谛不二,根本智差别智不二的境界。所以圆教的特点是依佛果起修,是最高、最殊胜的教法。

    下面再看彻悟禅师的归纳:“信佛语故,则造后四。”以中间第五个信心——信佛语不虚,以及第六个信心——信实有净土来衡量(第五、第六都是信佛语)。如果信佛语,那就要造后面四个信心,这四个信心主要从净土法门上讲的;“不信佛语,但造前四。”如果不信佛语,“但造前四”,“前四”即死、无常、轮回、苦趣。也就是说,如果不信佛语,就会得到前面的四种恶果;如果信了佛语,那就能得后四——信愿生即生、信生即不退、信一生成佛、信法本唯心。“故深信佛言,即深信自心也。修净业者,能具此十种信心,其乐土之生,如操左卷而取故物,夫何难之有。”如果有这十种信心,往生极乐世界净土,就“如操左卷而取故物”,这是非常容易,不费吹灰之力的事情。只要我们具足了这十种信心,那往生就是最简单,最容易的事情!本文摘自念西法师《莲宗祖师教言专题选讲》

    南无阿弥陀佛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7 12:13 , Processed in 0.10038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