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20|回复: 0

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说西方极乐世界最庄严,而向众生极力推荐?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9 07:39
  • 签到天数: 15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8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49
    发表于 2020-5-30 18: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说西方极乐世界最庄严,而向众生极力推荐?


    引导众生专心一意发愿求生

    大乘佛教主张有十方佛与十方净土,一切佛所证悟的福德、智慧、大悲、大愿是平等的,而每个净土都是由该尊佛的愿力所成,皆清净庄严、功德圆满。然而,为何大乘经典中,释迦牟尼佛特别赞叹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且将其视为最庄严的净土呢?

    这个问题在《灌顶经》中,普广菩萨也提出来问佛陀:“世尊!十方佛剎净妙国土有差别否?”佛陀说:“普广!无差别也。”普广又问:“世尊!何故经中赞叹阿弥陀剎?”佛陀回答:“汝不解我意!娑婆世界人多贪浊,信向者少,习邪者多,不信正法,不能专一,心乱无志,实无差别。令诸众生专心有在,是故赞叹彼国土耳。诸往生者,悉随彼愿,无不获果。”

    佛陀说十方净土是无有差别的,为什么特别称赞阿弥陀佛土胜过其他佛土?这是世人不懂如来说法意趣的缘故。佛陀之所以形容西方极乐世界是如何庄严,是由于人贪着,不能专一修持,为了引发众生欣仰的求生心,所以说阿弥陀佛土特别殊胜庄严,使人能专心一意发愿求生。

    其实,十方净土皆可随众生意愿而往生,只要与该尊佛的大愿相应,修持其法门,都能往生其国。《大悲心陀罗尼经》也说,持诵大悲咒者“临命终时,十方诸佛皆来授手,欲生何等佛土,随愿皆得往生”。《楞严经》则说众生临命终时“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可见净土皆殊胜庄严,并无优劣的差别,欲往生哪个净土,端视众生的意愿。

    善巧接引众生

    按照净土经典的形容,极乐世界简直是一个由各式珍宝所打造的极尽“奢华”的“上流社会”,所到之处金光闪闪、贵气逼人:“无量宝网弥覆佛上,皆以金缕、真珠、百千杂宝、奇妙珍异庄严绞饰,周匝四面垂以宝铃,光色晃曜,尽极严丽。”此外,一切物质所需应有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量寿国其诸天人,衣服、饮食、华香、璎珞、诸盖幢幡、微妙音声,所居舍宅、宫殿、楼阁,称其形色、高下、大小,或一宝、二宝,乃至无量众宝,随意所欲,应念即至。”

    为何阿弥陀佛会创造如此“奢华”的世界,又为何释迦牟尼佛极力赞扬极乐世界的殊胜,且鼓励众生发愿往生呢?这是由于众生的贪欲根深柢固,必须要藉由一个富丽堂皇的世界,来引导生出向往之心,进而修学佛道。然而,往生净土所凭借的是清净梵行,却非贪着心,极乐世界的庄严只是佛菩萨接引众生的善巧方便罢了。

    而极乐世界各种组成元素皆有其深意存在,例如在极乐世界众宝中最显著的即是“黄金”,《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记载:“极乐世界净佛土中,周遍大地真金合成,其触柔软,香洁光明,无量无边妙宝间饰。”连国中天人都是身皆金色。

    有人依此解释说,“黄金”是一种譬喻,暗指净土天人从身上放射出来的金黄色的纯净光明,遍照其国,使彼世界处处反射出如黄金般的鲜明色彩,成为光明世界,故说“黄金为地”。这是以人类所能理解的意识范围来说明的,所以,金色并非指黄金财富,而是代表最大的纯净与光明。

    令众生生起欣求极乐之心

    从法门开显来看,释尊度化众生的法门有两种,一是“以苦折伏”,二是“以乐摄受”。释尊宣说极乐世界便是在“以苦折伏”的诸多法门之外,而开示的“以乐摄受”的净土法门,两种法门的目的皆在度化于娑婆轮回的苦难众生。

    莲池大师(1523-1615)在《弥陀疏钞》中说,诸众生无量劫以来,沉没迷失于无明烦恼中,受轮回之苦,旷劫以来,未曾省觉惕厉,所以释尊才宣说娑婆实苦、安养极乐的真相,“故示苦乐两土,爰开折摄二门,激之扬之,俾欣俾厌,胜心既发,净业斯成。……于是无苦乐中,示苦示乐,苦以折伏,乐以摄受。折则激其顽迷,而令起厌离,摄则扬其懈怠,而俾生欣乐。”

    释尊为众生开示了苦、乐两种法门,在无苦无乐的法性中,示现苦乐─以苦厄来折伏刚强众生,激荡其愚顽痴迷,而令生起厌离秽土之心;此外又以乐境摄受行人,扬除其放逸怠慢,而令生起欣乐净土之心。这是释尊善巧方便的度化,令众生出离三界火宅,求愿往生清凉的极乐净土。


    南无阿弥陀佛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6 20:48 , Processed in 0.11415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