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03|回复: 0

念佛人临命终时,该怎样面对病苦死亡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9 07:39
  • 签到天数: 15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8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49
    发表于 2020-4-12 19: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念佛人临命终时,该怎样面对病苦死亡

    《临终切要》就是讲念佛人临命终的时候,所应该面对的是一种怎样的境界,我们怎样提起功夫来,怎样面对我们的死亡,包括助念啊这一些,包括临命终的时候什么瑞相现前,到底什么品位,这个在《观无量寿经》上讲的很清楚。

    在这里我们根据印光法师的文钞里,给人回答一些书信上的内容来展开一下,从《临终切要》,《临终切要》底下有一个小题目《病中开示》,当临命终的时候念佛的人,临命终的时候,一般显现的是病,得病了,得病的时候我们怎么给他开示,让他提起正念。

    印光大师在这段的内容“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当些等苦事发现之时,唯有放下万缘,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是对我们修行人的一种要求,也是一种修行的方法,这种方法人生在世,人啊,都是有生老病死之苦的,都不能避免这个生老病死的,特别是病和死,病和死来临的时候,我们应该放下万缘,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个非常重要。

    临命终的时候得病,包括弥留之际正念提起来的话,就很可能保证往生,如果你这个临命终正念失去的话,哪怕你平常功夫再高,可能就往生不了,临命终这一正念是非常重要的。

    在临命终提不起正念来,往往挂碍太多,昨天晚上我们讲了一个例子,宝智公,智公禅师,大家都知道,宝智公是一个神僧,其中有一次宝智公去一家化缘,遇到这家正在办喜事,正在娶媳妇,小伙子娶媳妇,还有很多简单讲一点,宝智公进去以后,他是神僧,有很大的宿命通,他说了一首偈语其中有一句话‘古古怪怪怪古,孙子娶祖母,’听说过这个故事吗?

    古古怪怪怪古,孙子娶祖母,上面还有很多,上下还牵扯到和祖母的关系,就说他上一世的关系,因为这家在办喜事,娶媳妇,他两口子是谁呢,孙子娶祖母,听懂这话了吗?他娶他上一辈子的奶奶。怎样来的这种姻缘,他奶奶在弥留之际,也是信佛的,在弥留之际呢,想起了三岁的小孙子,把她奶奶放在灵床上,弥留之际给她助念呀,或者劝她呀,或者操办丧事,不让小孩看,大人怕死人,小孩不怕死人,小孙子三岁了,小孩趴在窗户外,从外扒着窗户往里看,看他奶奶怎么回事。

    他奶奶弥留之际看到了孙子,因为这个孙子,是她奶奶从小拉扯大的,她帮他妈看孩子,非常喜欢他,看孩子吗,看到了小孙子,临死的时候伸着手看他。她临死的时候就想,我要走了谁照顾我的小孙子,假如我要不走,我照顾我这个小孙子多好呢,就是她来照顾他,他的奶奶临走的时候有这么一个想法,她来照顾这个小男孩,就这一念失去了,还不错是个信佛的,是个修行人,走了还不错得了个人身。

    得了人身上哪去了呢,很快投生到邻村投生一个小姑娘,一个小女孩吗,和她孙子差三岁,她死的时候她孙子三岁了,结果有这一念,和她这个特殊的因缘,这个心念,后来当他媳妇去了。临终这一念,你看吧古古怪怪怪古,孙子娶祖母,所以说临命终的正念,那一正念失去了,就是这个含义。

    在这里印光大师和我们说,不管你得病也好,临命终也好,放下万缘,既然都有个生老病死,任何人不可能长生不老,既然你临死了,无所谓,放下万缘,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死就死了。应该正确面对,提起正念,念这一声阿弥陀佛佛号。

    “若气促,则只念阿弥陀佛四字”,气促是急促,急促什么意思呢,就是病的特别重,呼吸不够,这叫气促,气短叫气促,或者临命终的时候,吐气倒气的时候,不可能和咱正常人一样呼吸正常呀,均匀呀,怎么办呢,也可以念阿弥陀佛四字的。

    “一心求佛慈悲接引你往生西方”这个心念一定要有。临命终的时候什么都不要想,至于存折上多少钱,放哪里了不要想它。一个老太太这一辈子有好几个孩子,她这一辈子没搞明白,她这几孩子到底谁最孝顺,放给老大吧她怕不保险,放给老二吧她也怕不保险,自己往哪里放呢,那个存折啊自己这里掖,那里放,这里掖那里放,她怕孩子们发现了。

    开始搞了个很秘密的地方,临命终的时候就想了,哎呀这个存折我到底留给谁,这就失去正念了,什么都不管,孩子自有孩子的因缘和福报。这个存折他们拿到,他们处理随着他们的因缘而走,随着他们的业力而走。如果拿不到也是这样,明白这个意思吧,饿不死他,因为老的生下孩子,她自己先死了,她的孩子难道都随她妈走了,一些达官贵人,非常富贵的人,他父母去世了,照常,他父母是一些很早就去世的人,照常,各人有各人的因缘福报,不要挂碍。

    所以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是有点难度。因为在家人长期处于家庭的纠缠之中,和亲情的缠缚,这个一定要知道,临命终时候必须放下万缘,一心念阿弥陀佛。

    除此一念之外,心中不可再起一丝毫别种的想念。亦不可望病速好,亦不可另起求神求天保佑的想念,有此种想念,便与阿弥陀佛之心隔开了,不要祈求病速好,因为这个事,它就是一种因缘,当你这个因缘果报成熟了,得病了,这个病应该病七天,三天很难病就好,一定要知道因缘果报毫厘不爽,不要去祈求,那个意思是不要去贪着,不要去执着。

    但是回向一下是可以的,执着就错误了,这是印光大师的本质含义。更不能是我病了吃药不管用了,是不是给我找个神婆巫汉看一下,再求一些大力鬼神,这种想法严格来讲已经破了三皈之戒体,与阿弥陀佛的接引之愿力相隔了,不是阿弥陀佛不接,是我们阻挡不被接引。我们做了没被阿弥陀佛接引的业因,就是这个含义。
    南无阿弥陀佛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5 23:19 , Processed in 0.09087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