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02|回复: 0

为什么佛陀把菩萨道第一个放布施呢?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9 07:39
  • 签到天数: 15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8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49
    发表于 2018-4-19 07:3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为什么佛陀把菩萨道第一个放布施呢?

    净界法师

      我们看第二个舍身:

      复见菩萨,身肉手足,及妻子施,求无上道。

      那么有的菩萨呢,他在一种特殊的情况,他有会遇到特殊情况,用身肉手足或者妻子来布施,那么干什么呢?追求无上菩提。比方说释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时候,割肉喂鹰,舍身侍虎,都是舍身。

      再看最严重的布施:

      又见菩萨,头目身体,欣乐施与,求佛智慧。

      那真是舍命,把头、身体舍出来,那么干什么呢?也是求佛智慧,也是回向无上菩提。

      那么也就是说权位的菩萨,他在没有接触《法华经》之前,他不能直接趣入光明,然后再创造功德。他只能在光明之外,创造一种功德庄严然后再回向菩提,再把他往光明的地方带。

      那么菩萨的功德是有六个,那么现在有个问题了为什么把布施排第一个?布施是一个福报嘛,那你跟佛道其实没有直接关系呀。

      是的!福报它跟智慧跟菩提没有直接关系,它只是一个助缘,但是为什么佛陀把菩萨第一个放布施呢?

      他的理由,佛陀说:贫苦多怨,横结恶缘。他说你如果不布施,你这个菩萨整天就修止观,没错,你的智慧会慢慢靠近佛陀,但有一个问题,这个是现实问题,因为菩萨不到涅槃去了,所以他是生生世世行菩萨道,假设他没有求生净土的话。那么他必须要借假修真,他要借这个五蕴的果报来这个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那么如果他不修布施呢,他会堕入到一种非常贫穷的境界,比方说贫民窟。那么在没有福报的加持之下,即便他有智慧有道心,贫苦多怨,因为你一个凡夫,你遭受到太多不公平的刺激,你很容易个性偏激。

      就是我们很难相信,一个菩萨,一个大乘菩萨,你自己很痛苦,然后你会关怀别人,其实我们不太相信,很难!你不能把一个凡位的菩萨用一个这么高的标准来要求。

      佛陀知道,凡位的菩萨他必须有福报保护,就是你有福报撑着,至少你,你不能堕落到太过贫穷,否则的话你自己很多很多怨恨,然后还不是这样子而已哦,横结恶缘。你没有福报,别人看到你也不欢喜,那别人看到你不欢喜,你怎么度化摄受他呢?

      所以你没有福报,你可能会破坏你的菩提心。所以很多人他为什么走上声闻道呢?他就是痛苦刺激太厉害了,他对三界有一种偏激的怨恨,所以他就离开了。

      所以你看声闻人他不强调布施,因为出离心越痛苦越好,他没差;但是你要行菩萨道,对不起,你先要有福报,这是两个不同的路。你要走声闻道,没有布施这回事。

      那么声闻道只有戒定慧这三件事情,佛陀并没有把布施放进去,因为声闻道有没有布施差别不大,他根本就不列入考虑。但是你要走菩萨道,那你布施就很重要了!第一个你要有一个安稳的环境来保护你的菩提心;第二个,你必须跟众生结善缘。

      那么这个布施的概念是怎么生起的呢?经论上说,诸位施财无常灭,由施反成有财库。就是菩萨他养成一种布施的习惯,他是由一种智慧带动的,他观察就是说,我这一生有很多的资财,我有的用得到,我有的用不到,那么用得到的也就罢了,那么用不到的我如果不把它布施出去,那这个死亡的时候就完全消失了。如果在我死亡之前把我用不到的东西布施出去,我会创造一种来生的财富。

      比方说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上讲一个譬喻说,说森林里面起火了,那么有两户人家做了两个不同的事情:

      有一户人家就用那个水去救火,这个火太大,最后房子烧了什么都没有了,因为他想救火,这个观念错了。

      有一户人家是有智慧的,他不救火,他赶快把里面珍贵的珍宝拿出来,房子烧坏了,但是他珍宝拿出来以后了呢,他到了其它地方又盖了一个房子继续生活。

      龙树菩萨说呢,去救这个房子的是凡夫,他爱着自己的身心世界,结果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那么菩萨呢,他知道他还有来生的生命,他会事先为来生的生命布局,他赶快把里面的东西透过布施转成来生的财富。

      所以布施的观念就是说,想办法把你暂时用不到的果报,把它换成来生的资粮,你反正还有来生嘛。你说我到净土去了,到净土去你也要有福报,对吧?以后我们会讲到这个三辈九品,这个判教,除了智慧,福报也是判教,也是影响品位的其中的一个。就是说诸位施财无常灭,你反正你不布施,你最后你也带不走。

      如果你还有生命在的时候,你如果透过布施,他会转成一个来生的财富,这个是菩萨布施的概念,把暂时的果报换成未来的波罗蜜,未来的功德,这是第一个布施。

    ——净界法师 法华经讲记121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1 13:35 , Processed in 0.10142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