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53|回复: 0

【佛经故事】​外甥僧护尊者的故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9 07:39
  • 签到天数: 15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8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49
    发表于 2021-1-23 14:5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佛经故事】​外甥僧护尊者的故事

    外甥僧护尊者的故事(身心的安顿)

      远行与独行,无行隐深窟。

      谁能调伏心,解脱魔罗缚。

      【心品  (第 37 偈)】

      这一句法句,是佛陀住在祇树给孤独园的时,对外甥僧护尊者所说 的。在舍卫城,有一个人,他听了佛陀的佛法,出了家,取名为僧护, 不久就证得阿罗汉果,僧护的妹妹生了一个儿子,长大后,到僧护座下出家,取法名为外甥僧护。在他结夏安居于某村落的寺院时,曾受信施 者两块布供养,一块是七肘长(注一),一块是八肘长,于是他心中想 着:「我要将八肘长的布供养我的师父,七肘长的留着自己用。」

      结夏安居圆满后,便离开该寺院,心想:「我要去见师父。」于是 沿途托钵,到了师父的住所。僧护尊者不在,他便进入寺院里,帮师父 寮房铺好座位,并将师父的洗脚水准备好,然后等师父回来。

      不久后,师父回来了,他立刻向前去迎接师父,接过师父手中的钵 和僧服,恭敬地说:「师父,请坐。」等师父就座后,便拿来他先前所 准备好的水让师父洗脚,并拿扇子为师父搧凉。接着,他将施者所供养 的布送到师父面对说:「师父,请接受这块布!」。

      师父回答说:「我的僧服已经足够了,这块布,还是你自己留着用 吧!」

      「师父,当我得到这块布的时候,我就只想到要供养您,请您就收 下吧!」

      「不,外甥僧护,我的僧服已经足够,还是你自己留着用吧!」

      「师父,请不要拒绝,就请您收下吧!」

      就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请求,但是师父仍然不接受。这时外甥僧 护一边搧着扇子,心里一边想着:「还没出家前,我是他的外甥,出家 后,我是他的弟子,但是他仍然不肯接受我的供养,反而要我自己留着 用,如此,我成为一个比丘又有什么意思呢?我看我还是还俗好了。」

      接着,他便在心中盘算着:「如何维持在家的生活呢﹖如果将八肘 长的布卖了,买只母羊,母羊会很快的生下小羊,如此一再地繁殖,就 能生下很多小羊,将小羊卖了就可以赚一笔钱,有了钱之后就可娶老婆 ,娶了老婆,她将会为我生个儿子,我要以舅舅的名字来为他命名,然 后带着儿子和太太驾着牛车去拜访舅舅。在途中,我向我的太太说:「 孩子让我来抱吧!」太太回答说:「你驾车要专心,怎么还能抱小孩呢 ?还是我来抱吧!」就在两人把孩子拉来拉去时,一个不小心,让小孩 子掉到车下,牛车辗过他的身体,把孩子辗死了。于是我将对她说:「 妳既然不把孩子让我带,又不将她抱紧,就是因为妳,孩子才会失去他 的生命!」然后,我将用鞭子鞭打她。

      他一边搧着扇子,一边幻想着,不知不觉地就将手中扇子朝师父的头上打了下去,僧护尊者心中想着:「奇怪!他为什么打我的头呢﹖」 于是他便运用神通力去观察他的念头,外甥僧护心中所想的都一一地被僧护尊者知晓了;僧护尊者便开口说道:「你打不到你的太太,你为什么要打我这个老比丘呢?我坐在这里又没什么过错!」

      外甥僧护听了心里一惊,想着:「完了,我刚刚所想的全都被师父 知道了,既然这样,我当个比丘又有什么用呢?」他丢下扇子便向外狂 奔,许多年轻的比丘随后追着去抓住他,将他带往佛陀的座前。佛陀见 到他们即便问道:「比丘们,你们为什么来到这里﹖又为什么抓一个比 丘跟你们来呢﹖」

      「世尊,这个年轻比丘不能安住于僧团的生活而要逃跑,所以我们 将他带到你的座前来。」

      「真的是这样吗﹖」

      「是的,世尊。」外甥僧护回答。

      「为什么你犯下如此重大的过错呢﹖又为何不能依照我的教法好好 训练自己成为众人所熟知的修行者呢﹖」

      「世尊,因为我不能让自己的心念获得安住啊。」

      「为什么你的心念无法安住呢﹖」

      于是外甥僧护便将事情的始末,一五一十地告知佛陀:「就是这样 ,我才要逃跑的。」

      「哦,比丘,不要担心,心放在遥远的事物上是他攀缘的本能,重要的是你应好好的修持,从贪、瞋、痴中解脱而出。」佛陀接着说了一 个偈颂:

      远行与独行,无行隐深窟。

      谁能调伏心,解脱魔罗缚。

      在偈中:

      佛陀的这一段教法,让外甥僧护尊者证得初果须陀洹,其它的人也 都分别证得不同的果位,这一教法,让许多人深获法益。

      注一: 一肘约三十公分长。

    南无阿弥陀佛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3 20:00 , Processed in 0.10568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