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63|回复: 0

父母贪心很重,我该怎样尽孝?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9 07:39
  • 签到天数: 15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8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49
    发表于 2021-1-22 16:5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父母贪心很重,我该怎样尽孝?

    古德教人基本的概念是「天地同根,万物同体」,这两句话原本是出于老子《道德经》。这个境界跟《华严》所说的完全相同,就是「佛知佛见」。我时常给人家写字,我写的是「肯定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就是自己」,这就叫做「入佛知见」。老子这两句话跟这个意思完全相同,这是孝道,这是真正认得孝、明了孝。以这个心对一切众生就是佛心,从这个心里面生出来的思想、行为是真正的菩萨行。所以这个地方讲到顺亲养志,是从这个观点来说的,决定不是凡夫的概念。凡夫所想的,怎么样养亲,怎么样养自己的志,都太渺小了,总是摆不掉自私自利,哪里懂得这些大道理?可见得圣贤人跟凡夫在心源上就不相同。这个源我们讲源头,比喻水源,发源之处,就不一样了!养亲,亲是什么?是佛性,是我们自己的真心本性。怎样能够养父母的真心本性,这是佛菩萨的尽孝。

      父母是凡夫,在迷,怎样以善巧方便触动他、帮助他觉悟,这是真正圆满的大孝。所以这个顺是顺性,不是顺情,在情里面,佛家常说,儒也讲,通情达变。中。。国讲孝道,孔老夫子推崇大舜懂得孝,行孝、尽孝,认为是行孝、尽孝最好的榜样,他所做的是帮助父母觉悟。所以父母对待他,在别人看起来,那是恶劣到极处,处处要置他于死地;而他看父母是大圣大贤,是真佛、真菩萨。他们两方面看的为什么这么不同?舜王是从体性上看的,从心性上看的,从心性上看一切众生皆是诸佛如来。所以佛经上讲,菩萨成佛的时候,看大地众生皆成佛道,就是这个意思。而舜的父母是随顺自己妄想、烦恼、习气看众生。所以两个人看法不一样,一个是从心性理体上观察,一个是从烦恼习气上看人。所以舜能通权达变,父母责罚他,能忍受的接受责罚,不能忍受的逃避。不是说不能忍受的也要责罚,那你被父母打死了,活该,你冤枉死了,你大不孝,这个地方就通权达变。能忍受的忍受,不能忍受的避开,尽可能去找机会启发父母。他的父母果然觉悟了,果然明白了,果然成了大圣大贤,这才算是尽孝,才算是顺亲。

      现在我们要顺亲,父母贪心很重,你要赚钱,要赚大钱,要做大官,要贪污。好,你都随顺,你随顺将来堕地狱,你父母也会堕地狱,这不是顺亲。读圣贤书,学佛菩萨,没有别的,只是学做一个明白人而已。人明白了就不会做错事,不会有错误的念头,这叫顺亲。懂得顺亲,将顺亲的理论、方法推而广之,恒顺众生,那就是普贤行,在恒顺众生里面随喜功德。这两句话,佛法还没有传到中。。国来之前,舜王做到。我们在历史记载里面,读大舜这一篇记载,以佛法的观点来看,他怎么不是诸佛菩萨到中。。国来应化的?他一生的行谊就是普贤菩萨十愿。普贤菩萨修行这十个原则,他每一条都做到,而且做得那么圆满。所以诸佛菩萨应化在这个世间,我们肉眼凡夫不认识,往往随顺自己烦恼习气,做出许多的恶业,可是诸佛菩萨依旧是那么慈悲来教化我们。顺亲这个意思我们要懂,懂得之后就晓得如何恒顺众生,如何能够圆满菩萨行,能够修成菩萨道。

      说到养志,儒家教人立志,佛家教人发愿,发愿就是立志,立志不是为名利,而是要立大功之志。它这个地方这一句话说得好,「养其彻地通天胞民与物之志」,这句话现在人读了意思很难懂得,我们把它换句话来说,文言文翻成白话文,就是要养成为法界一切众生尽忠尽孝服务之志,就是这个意思。人生以服务为目的,以助人为快乐之本,佛是这么教导我们,儒家、道教也是这样教人。不懂这个意思,你的志跟愿都有偏差、有偏邪,不正,错误了。可是顺亲养志从哪里落实?《大学》里面说得好,《大学》里面教给我们落实的纲领,从「诚意正心」,诚意正心就是佛家讲的发菩提心。可是我们菩提心发不起来,为什么发不起来?有障碍,必须要去除障碍。这个去除障碍儒家讲格物致知,「格物而后致知,致知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它有方法、有步骤的。所以要落实,头一个条件就是真诚,要想真诚必须要格物,物是什么?物是欲望。我在讲《地藏经》的时候,跟大家说出,欲望有两类,一个是爱欲,一个是嗜欲,嗜欲是你嗜好,你能把这两种欲望舍弃,这叫格物。欲望的力量非常强大,无始劫以来的习气,不但障道,而且障世间一切善法。

    摘录自:太上感应篇(第四十七集)1999/7/4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012-0047
    南无阿弥陀佛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3 20:00 , Processed in 0.11428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