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66|回复: 0

那些贫困的出家人如何老去?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9 07:39
  • 签到天数: 15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8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49
    发表于 2020-11-10 16:4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那些贫困的出家人如何老去?

    你看他,活的还不如一条狗。路过的游客,在看到老僧时会这么说。


    稀稀落落的语句,传到老僧耳中,似被抖落的灰尘。




    遥望山下景色,他佝偻着的身子,像一座山,老黄狗在他身边,一庙一僧一狗。




    已至半截黄土埋身的岁数,对他来说,土地埋葬的只能是他的皮囊,灵魂的归宿是深入骨髓的信仰与慈悲。


    他不是金庸笔下的扫地僧,身怀绝世武功。


    他亦不是名山大庙的大和尚,出入前呼后拥。



    老黄狗蜷伏在他身边,金泽的毛发黯淡,一如老僧那件缝缝补补,泛白发灰的僧衣。



    他是何时开始收留这条狗的呢?何时来到这座深山建立这座小庙的呢?



    依稀记得,那年他风华正茂, 经过某村……穷山恶水,村民质朴的眼神,那一刻他决定放弃去大寺庙常住的机会, 留在了这里。







    从此,他每日搬瓦砌砖,背沙负石,最开始并无佛像,所幸用大石粗糙雕刻,恭敬供养。



    仗着年轻体壮,他下山化缘,奔走四方,渐渐小庙初具规模……村民妯娌失和的、夫妻反目的、或家道巨变活不下去的, 都会找他来开解……他和他们讲包容、平等、清净……在许多人心里种下了善良、智慧与坚韧的种子。




    渐渐庙里多了两位道友,一只被丢弃的小幼狗,和遭受同样命运的小男婴。



    他毫无分别的对待,吃喝用度,悉心照顾,男孩长大了,成了小和尚。他也渐渐老了,有一天,小和尚说想下山,不想继续在这山上,清零贫苦,毫无希望。



    小和尚问他,师父,你图什么?他什么也没说,默默送他下山。继续孤守这青灯古佛。



    小和尚像他的孩子,一个孩子离开了他,可他还有这村上,这世间无数的众生要度。



    终于他生病了,没有医保,也无钱治病。他靠着略懂的医理,吊续着性命。


    在躺床上治病的时候,小和尚回来看过他,下山的他,并未过的很好,小和尚说:如果能重新选择,他绝不要从开始就当僧人,现在的普通出家僧,太苦了!“有时觉得自己活得像条狗。”



    他说:人们通常只会亲近供养大和尚名僧,而普通的底层僧众,因无人知晓,也就鲜有人关心。






    老和尚沉默不语,良久缓缓道出几句话:


    看破尘世的虚幻,人与狗众生平等,有何区别。

    如果我死去,请将我埋葬在干涸之壑,无人知晓,我心无悔。





    是的,无悔。 他用一生的教言,让不少在别人眼中粗鄙、暴躁、的村民, 变得平和、宽容, 让不少因生活磨难“活不下去”的人,坚韧而充满热情的前行, 让不少心灵陷于黑暗中的人,在千年经典中找到了光明,纵使这一刻, 老朽的躯壳零落成尘,何怨?何悔?


    但小和尚心中却有遗憾。如果师父能免除疾病忧患,免受俗世金钱困扰,安心利益众生就好了。小和尚这样祈祷祝愿着,像是对着老和尚,也像是对自己,更像是对许许多多像他一样境遇的贫苦僧。







    出家人却下决心在舍弃欲望中体悟生命意义,为人间播撒慈悲、包容、智慧的种子……这样的人生并不简单,甚至是艰难的大道坎途。




    他们的勇气,不亚于赤身浑胆,去开辟那奇崛的蜀道。

    除了尊重,还有心疼,我们总想为他们做些什么。人人都将经历生老病死,对于人均月收入仅为397元、身处清净远市环境的师父来说,一旦需要就医治疗乃至住院,很多师父都会遇到巨大的经济困难。我们实在不忍看到这样的情况发生……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寺庙3万余座,在册佛教教职人员约24万。这里面,可不仅是我们时常耳闻的香客云集的名寺古刹,多得是丛林里、深山间不为人知的偏远小寺,没有信众,没有香火,屋顶漏风漏雨,久经年月,年迈的僧人,依旧坚守着不肯离去。




    我们甚至不敢去想象,如故事里这位老僧一般,贫病交加,却道心益坚的僧伽还有多少,他们正在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正在承受何等程度的艰辛和苦难?内心又怀着何种强大的力量?
    据雪峰法圆的记载,和几位师父谈到老去的事,大家都说,只管当下,不问将来。一则,是修行人的行持,安住当下,即是行持。但同时,哪里没有“未来难期,多说无益”的感慨呢!最后,一位师父做了总结,他说,我只管现在能做什么,至于将来,就路死路埋,沟死沟埋吧。
    南无阿弥陀佛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5 05:55 , Processed in 0.10939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