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25|回复: 0

慈师开示:远离慢心伤害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9 07:39
  • 签到天数: 15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8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49
    发表于 2020-10-21 11: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慈师开示:远离慢心伤害
    我们修行人一定要在这个表面现象上有一个突破,或者说有一个确定的认知,不能黏着它。所谓的这个表相就是我们的见闻觉知啊,我们修行的一些差别啊,这个是很容易产生的。你稍微一用功夫、有一个清晰的目标都很容易做得到的。但要你认为你得到些什么了,那个增上慢心,这个报恩就容易成为一种谎言了,那这个慢心成为事实了。这样的人就会极端的自大,做不可思议的事情。那我们作为一个修行人呢真正要爱护自己的法身慧命,要避开这些伤害。你说别人修行有好的感知了,他自己确认一下有啥不好呢?实际真正的好的感知就是能越来越变得智慧无染,越来越变得慈悲方便了。慈悲就是为利人故而显现种种法则的修持与作为,那是慈悲,他不是为了自己得什么或失去什么。智慧呢的确与一切法是无染的,不要说你放光了,动地了,就你再大的作为也没有什么染著的东西,是没有必要去染著。但要是对表面现象没有一个如实的观察,这个差别相一旦产生,别人一旦说一些赞许的话,这个慢心就会蒙蔽自己,那后面啥事都会做出来了,那就是不可思议的业了。本来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事情,修行嘛,但要是通过这个本质的平等,因为饶益有情而去行持这个法,把一切功德回向。

    你看我们修行任何……,去念一个经文,我们晚上念那一座,一座就下腿了,念那一会儿佛,还要念一个“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干什么呢?平等舍!这个就是本质,他表达了本质。这个“舍”呢在慈悲喜舍这个四无量心中它就是回施法性,回向法性,法性平等安住的一个表达。



    所以我们如果不喜悦了、沉重了,就要反省自己——一定是没有念佛,没有随顺佛愿,没有随顺佛力,没有随顺性德之力。我们做了违性、违佛愿,丢失主题的事,就开始费力了。这是一个省力的成就!安住与随顺,我们就很省力,就活得很精彩。这个精彩是因为我们顺性、顺佛愿、顺无为而至的善巧,使我们得到了安心与安住。这样在生命中我们就舍弃了造业、沉沦、挣扎、贪欲的沉重以及攀比的迷失,你的意识法界充满了空净的、光明的、广大的喜悦,人就开始有智慧的快乐、慈悲的快乐、方便的快乐、无染的快乐、随顺到达彼岸的快乐、自利利他的快乐、不再纠结迷失的快乐,你会有种种喜。那些苦你马上就可以觉悟它、审视它、超越它——在种种苦缘中你能迅速觉悟,了解这个苦是背性的、背愿的、造作的,是自业他业共业纠缠不清的一种沉沦与迷失,不是念佛人所需,是迷者愚痴者恶意相加的一个成就。

    摘自《净土五门修法——随顺得入果地觉》慈法法师讲授

    南无阿弥陀佛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5 17:22 , Processed in 0.09824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