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76|回复: 0

一句弥陀,横罗诸教,圆契五宗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9 07:39
  • 签到天数: 15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8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49
    发表于 2020-10-11 15: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一句弥陀,横罗诸教,圆契五宗
    (蕅益大师净土集)
    答卓左车《弥陀疏钞》三十二问



    答:疏主判经,以顿通圆,不以圆摄顿。又约道品即小成大、小果暂有终无之义,谓不互摄。岂一句弥陀,不横罗诸教,圆契五宗,不全体《华严》,全摄诸乘耶?



    答:此之横竖,约自力他力、断惑带业而论,不约境谛观智。故念佛圆收圆超一切法门,亦不可以参禅为例。若论谛智,四教观行有析空、体空、次第、一心之不同。谓前三竖出三界则可,谓非横非竖之一心三观,亦为竖出可乎?况《观经》以如来胜异方便,摄众生性具观门,同宗一心,同归净土,观念相即,何名钝置?但辩持名,不惟散善,非妙观便不捷径也。别传之旨,尤不容剩言滞句。末法之中,有名无义,果令四教不收,便成离经魔说,乌在其为超越也!



    答:《华严》法界,生佛同源,以收机不尽,不免现权隐实,则《阿含》乃至《涅槃》,皆《华严》阃外,所以驱率土尽令臣服也;《法华》实相,本迹同印,以说时未至,不免为实施权,则《般若》乃至《华严》,皆《法华》前茅,所以会甸荒同令执玉也。一名从本垂末,一名摄末归本。非一心三观,何得事事无碍?非事事无碍,何名一心三观?



    答:《合论》以不断惑生同居,乃如来权巧之力,非谓法藏四十八愿庄严净土亦非实也。《净名》心净土净,正同法藏往因。至于菩萨成佛,众生来生,何妨从实垂权?若念佛人因事入理,又何妨即权即实?权实事理,总属一心,虽分不分。古人判释,皆当作如是观。



    答:念佛观佛,归趣同,入门异。初心行人,杂则不成三昧,故唯称万德洪名,便为多善根。然正助兼修,本无定法,如行舟然,扬帆扯缆,撑篙摇橹,各随其便可也。



    答:非等觉,而可称一生补处,以不更历生死,必圆无上菩提故。小本“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亦指此生必补佛处而言,不以常途三不退论。下又云“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则别指现证等觉者,亦以此生必补,故得云“其中多有”也。所以极乐凡圣同居土,与常途教意迥别。常途不过暂时同居,此与一切等觉同净寂光,故云“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诸上”二字,不概指无量声闻、菩萨,单指“多有一生补处”而言。又,常途约感应及圣者过去有漏业,得与权实圣人同居。此则同一无漏不思议业,感生俱会一处,故又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少”字拣至别教地前,并拣至圆教住前。以住前皆仗自力登住,入同生性,方蒙诸佛护念故。吾每谓净土大教,圆收一切教,超出一切教,正谓此也。


    南无阿弥陀佛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5 20:28 , Processed in 0.09682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