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50|回复: 0

深信因果是真正的忏悔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9 07:39
  • 签到天数: 15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8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49
    发表于 2020-10-7 16: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深信因果是真正的忏悔


    ◎比丘近梵法师 讲于万佛圣城大殿

    2013年5月26日星期一晚


    上人、各位法师、各位佛友:阿弥陀佛!今天是近梵再度跟各位结法缘,今晚我要讲的主题是:深信因果是真正的忏悔。


    在我小学的时候,有两个事情一直让我觉得很困扰,找不到答案。第一个事情是我有一个邻居,他也是我的同班同学,他在十岁左右就得了心脏病,他的心脏肿大,所以他就不能上学了,到十二岁的时候,他就死了。


    那时候让我觉得很奇怪,在我小小的脑袋里头,我觉得死的应该是老人,不是这么年轻的小孩子。我不知道为什么他这么小就有这样严重的病,就死了。那么他到底为什么来这个世界上呢?所以这个就构成我一个疑惑了。


    另外一件事,也是我的同班同学,有一个女同学,其实她平常是很活泼、很可爱的,我们小学毕业以后,她去读中学。有一天她骑脚踏车就掉到河里面去,也就这样淹死了。这个也让我觉得很奇怪,就是说──一个小小的女生,她这么善良、这么活泼,为什么她会掉到水里?然后只是在这个世界上经过十几年,为什么这么不幸的事情就会发生在她身上呢?这到底是一个什么缘故?


    等到我长大,二十几岁了,也有两个事情,也是困扰着我。第一个是我在服兵役的时候,那个时候有一个排长,他就跟我们讲说,等到他退伍以后,到三十岁,他要赚第一个一百万。以当时来讲,一个一百万,在台。湾。并不容易赚,因为一般人的薪水可能是二、三万块,那你要在短短四、五年当中就赚第一个一百万,基本上是很不容易的。


    所以他退伍以后,就拼命地工作,过几年,我遇到他了,他跟我说:“我三十岁真的赚到第一个一百万。”当然对他来讲这是一个成就,也很感欣慰,那个时候他已经结婚了。


    可是过没多久,等他生一个女儿,就是大概是过了三十岁,不到三十一岁吧!有一天他跟几个同事下班的时候,在高速公路上,车子就发生了车祸。有一部往南的货柜车就撞到往北的车道上,他们的车子就撞到货柜车上,所以四个人全部都死了。


    这个事也让我大惑不解,就是说──一个人很年轻,然后他有工作、有事业,他也完成他的目标了;那他也有家庭、也有责任,可是就在一刹那之间,好像什么都没了,就走了。那这是一个什么原因呢?会导致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呢?


    当我二十七岁的时候,有一天我的父亲也因为车祸,突然就往生了。这个事情让我也很疑惑,因为我父亲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从小我就看他对我的祖母非常地尽孝道。而且他在我们村子里,是一个人缘非常好的人,每个人都认识他,每个人有什么问题都会来找他帮忙,甚至好几个村子的人都认识他。


    在我心目中,我父亲是一个好人,同时也是一个孝子,但是为什么好人会发生这么样不幸的事情,好像不是善终,所以他对我来讲也是一个迷惑,好像在中。。国有一句话叫:“好人不长命!”可是因为那个时候我没有学佛,所以一时问题就困扰着我,甚至我觉得好像这个世界上并不一定要做好人,因为好人,他也没有一个好的结局。


    等到学了佛以后,才知道在世界上,一切都是因果。有一个偈颂是这样讲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就是说──你想知道你过去生中,到底种了什么因?你这一生所受的果报,就是因为你前生种的因,你才受善、恶果报。你想要知道你来世会得到什么样的果报,那就看你今生种了什么因,每一个因都是未来世的果报。


    在〈普贤行愿品〉十大愿里头的第四愿,叫“忏悔业障”。这段经文就讲到说:“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瞋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


    这意思就是说──菩萨他自己就忆念,他在过去从无始劫以来,就因为贪、瞋、痴的缘故,这三毒引发身、口、意,做了种种的恶业。这个恶业是无量无边的,如果这个恶业有一个形体,有一个相貌的话,那所有的虚空都不能容纳我们所造的恶业。


    这个业,它没有形体、没有相貌,它到底像什么呢?有一个譬喻说这个业就像我们的影子──如影随形。所以又有一个偈颂是这样讲:“假使百千劫,所造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就是说──你造了业,经过百千劫,你这个业都还没消、还没有灭,那么只要有这个因缘汇集在一起,这个因缘是什么呢?有时候是时间、有时候是空间、有时候是人、有时候是事、有时候是物,就会引发这个业。所以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你就要接受这个果报。


    因此有时候我们会心里很不平衡,就是说──我也没有做什么,为什么某某人就对我发脾气?或是对我不好。事实上,我们只看到现在,我们没有看到过去,因为我们的眼光没办法看到那么远的地方,所以只能看到目前的情形,就是说──我好像并没有做错什么事情,但是为什么我会遭受这么不好的果报?那就是我们不完全明白因果。


    在〈普贤行愿品〉里头就教我们怎么来忏悔,就讲到说:我们要用清净的三业,就是身、口、意三业都要清净,然后在所有法界,一切诸佛菩萨众前,很诚心来忏悔。忏悔以后,后不复造,以后就不要再造作恶业了,同时要恒住净戒,恒久地就住在清净的戒律里头,那这样我们就会有功德了,一有功德,我们身心开始会恢复清净。


    那到底这样的忏悔需要忏到什么时候呢?这个经文就讲到说:“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忏乃尽。”这个虚空本来也不可尽的,众生也不可尽的,那众生的业也不会尽的,众生的烦恼更是无穷无尽的,根本没有一个穷尽的时候。所以意思我们的忏悔也是尽未来际,没有穷尽,那当然就到成佛了,你的业清净了,就不需要再忏了。


    虽然我们忏悔,但是有时候还是会受一点果报,不过结局应该是很圆满的;也就是说你忏悔以后,你可能还会吃一点苦,但是最终你因为忏悔清净,你会有一个好的结局。


    我很快讲一个故事──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长者,他八十岁才生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每个人都很喜欢,到七岁的时候,这个父母就把他带到佛的这个地方来,然后长者就告诉佛说:“我年纪这么大了,才生育这个儿子,世尊你是很慈悲的,我现在要把我的儿子来供养给佛,成为佛弟子。”


    佛就说:“善来比丘!须发自落,袈裟着身!”就给他说法。那这个七岁的沙弥叫均提,当下就证了阿罗汉果。所以佛的弟子都很疑惑,就问世尊:“这到底是什么因缘?怎么一个七岁的沙弥这么快就可以证到大阿罗汉果呢?”


    佛就讲说:“其实这个均提沙弥在过去生中,他是一个很会讲经说法的比丘,可是那个时候有一个老比丘,他的声音不好,所以诵经的时候,这个声音不好听。那这个很会讲经说法的比丘就毁谤他说:‘你这个声音比狗叫还不如!’这个老比丘就跟他讲说:‘喔!你不可以毁骂我,你不认识我,其实我已经证果了!’这个年轻的比丘当下就很惊恐,马上跟老比丘忏悔,同时也发了愿,说:‘因为我这样愚痴,不认识圣人,所以造了恶业,我发愿将来一定要亲近善友、亲近善知识,也跟这个老比丘一样,能够解脱烦恼,证阿罗汉果。’”


    这个年轻的比丘往生以后,因为毁谤圣人,所以五百世做了狗。到第五百世的时候,他做一条白狗,它的主人是一个商人,有一次就在野外,这个主人煮了一锅肉,这个狗肚子饿就把肉给偷吃了。主人发现以后很生气,就拿着刀把狗的四只脚都给砍断,然后丢到一个坑里面去,他们就走了,也不顾它了,这个狗受很大的苦。


    佛的弟子舍利弗在晚上就用天眼看到这条狗,就怜悯他,白天他到城里去乞食,然后就把这食物带到狗的这个地方来,就是要把这个食物给它吃,也跟它讲法。这个狗听了法以后,很惭愧!心里很不快乐!


    过了七天,这个狗死了,然后他就投胎到人道中,也就是现在的这个沙弥均提,因为他的果报受完了。当时因为他忏悔,所以他能够遇到善知识,舍利弗尊者就来度化他,他也证大阿罗汉果。


    我们所行所做都是根据我们的念头而来,所以每个念头都是很重要的。彻悟大师就讲:“凡起一念必落十界,更无有念出十界外。”就是说我们的每一个念头都是在十法界里头,没有人的念头在十法界之外的。


    意思说当你生起了善念,可能就在人道或是天道,但是生恶念的时候就在三恶道了。所以,“每起一念,为一受生之缘。”那个念头就是我们将来受生的一个缘了。所以大师就告诉我们:“果知此理而不念佛者,未之有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知道每一个念头都这么重要,我们不念佛,那我们要念什么呢?


    我们就念其它的九法界,还有三个法界是圣人的法界,可是其它都是在六道轮回,所以这就是劝我们,每个念头都要很正,如果念佛的话,我们就不会有恶的因缘。今天就以“深信因果是真正的忏悔”来跟各位结法缘。阿弥陀佛!


    【编注】恭录自“万佛圣城中文官网”之“法语缤纷”单元

    南无阿弥陀佛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5 23:32 , Processed in 0.11910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