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79|回复: 0

觉烦恼即菩提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9 07:39
  • 签到天数: 15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8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49
    发表于 2020-9-10 11: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觉烦恼即菩提


    下雨了,三个乞丐来到同一棵树下,为争一片干燥的地,打了起来,由于各有绝招,谁都没有占到那块不漏雨的地方。最后,他们达成协议,谁最富,谁就坐在那片不漏雨的地方。 第一个乞丐端着一只大海碗说:“我有十二只碗,我每天换一只。心情好时,我用一只好碗;心情坏时,我用一只坏碗。我每天都用不同的碗吃饭,难道我不富吗?”
    第二个乞丐放下背上扛着的一卷席,说:“这算什么富有?我才是真正的富人。我有十二张草席,我每晚想铺几张就铺几张,难道我不像个富人吗?”
    第三个乞丐腿有点瘸,他颤巍巍地挪动了一下屁股,说:“我不像你们那样富有,但我有一条断了一截的腿。普天之下,谁能比一个断了腿的乞丐更富有?”
    他话音未落,一个打着伞的妇人从这儿经过,很怜悯地在他的断腿旁丢了一枚硬币。其它两位乞丐面面相觑,最后,断腿的乞丐坐在了那片不漏雨的地方。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对一个人而言,“断腿”确实是不利的因素;然而,对一个乞丐来说,却成了换得人们同情的最有利因素。同理,世间并没有绝对不变的烦恼存在。《六祖坛经》云:“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是众生,后念悟即是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换言之,菩提与烦恼本身并不是截然不同的实体,它们的分别只在一念之间的迷与悟。去除烦恼的关键就是掌握当下转迷为悟的契机,一念觉悟,当下就能转苦为乐、转恨为爱、转恶为善,将现前的烦恼化做无上菩提。
    综上所述,一个人若把烦恼看成是实有,便会千方百计地“断烦恼证菩提”。烦恼往往不易一下子断除,人们总是想逃避,逃避不了就强忍。这种断烦恼的方法只能带来更大的痛苦。
    一个人若能意识到烦恼是无常的,学会转化,便能“转烦恼成菩提”。一个人若能“觉烦恼即菩提”,当下就获得了圆融无碍的人生智慧。
    南无阿弥陀佛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6 11:29 , Processed in 0.11428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