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20|回复: 0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9 07:39
  • 签到天数: 15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8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49
    发表于 2020-9-7 15:2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释
    (蕅益大师净土集)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释

    录《楞严经文句》卷五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七大次第,先根后识。今识大后方明根大者,以此念佛三昧,亦逗此方机宜,末世众生,须依念佛得度。又,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名为三昧中王,能摄一切三昧故也。

    《十六观经》云:“但见此菩萨一毛孔光,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净妙光明,是故号此菩萨名无边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

    释此圆通,亦为三意:一、明境有通别;二、明观有盈缩;三、明证有本迹。

    一、明境通别者:别则随举一根,皆得为所观境,如那律等五人及下文观音大士是也。今云“都摄六根”,其境则通。依此六根而修念佛三昧,复有三种不同:一者惟念自佛,二者惟念他佛,三者自他俱念。

    若惟念自佛,则与二十四种圆通是同,唯须一重能所,所谓以六根为所观,以妙观察智相应心品为能观。如《央掘经》云:“所谓彼眼根,于诸如来常,具足无减修,了了分明见。”乃至“彼意根,于诸如来常,具足无减修,了了分明知”等。此则该摄一切诸教、一切禅宗直指法门,罄无不尽也。

    若惟念他佛,则与二十四种圆通有别,须知两重能所,所谓妙观察智为能观,六根为所观;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由第六识夹持六根,专注佛境,俾眼所见无非佛色,耳所闻无非佛声,鼻所嗅无非佛香,舌所宣无非佛号,身所对无非佛境,意所缘无非佛法。此则该摄《弥陀》、《药师》、《上生》等经及莲社事想法门,罄无不尽也。

    若自他俱念,则与二十四圣圆通同而复别,先须开圆顿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乃托他佛以显本性。故应佛显,知本性明,托外义成,唯心观立。此则开圆解处,与诸圣同;托他佛处,与诸圣异。《十六观经》所谓“胜异方便”,今文所谓“不假方便,自得心开”,由其方便最为胜异,故更不假余方便也。

    二、明观盈缩者:通途教观,具如前文五根中说。今明念佛三昧,亦有四教不同。一一教中,亦复各有念自、念他、自他俱念三种差别。

    藏教三者:观此六根,无我、我所,证入灭谛涅槃,名念自佛;以此六根,缘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灭罪生福,成出世因,名念他佛;缘想佛境,摄我六根,为欲净诸戒品,生定慧,现证果故,名自他俱念也。

    通教三者:观此六根,当体即空,非灭故空,名念自佛;六根如幻,佛身亦然,以如幻根,缘如幻佛,灭如幻罪,生如幻福,乃至得证如幻涅槃,名念他佛;所念能念,无二幻故,托如幻境,成如幻观,名自他俱念也。

    别教三者:观此六根,依无明有,断无明故,九界六根得灭,佛界六根得成,名念自佛;正因佛性,虽复理同,我无缘、了,诸佛已具,缘念诸佛果中胜德,不生疲厌,名念他佛;我与诸佛三因平等,诸佛圆证,我今在迷,先念化身佛,助我缘因,次念报身佛,助我了因,后念法身佛,显我正因,名自他俱念也。

    圆教三者:六根皆如来藏,如来藏中,性见觉明,觉精明见,如一见根,见周法界,闻嗅觉知,亦复如是,妙德莹然,周遍法界,是念自佛;观一佛身,即是一切诸佛之身,观一相好,即是一切相好之海,称一佛名,即是一切诸佛之名,观一法门,即是一切微妙法门,观于佛土一尘一法,即是一切诸尘诸法,见一色身,即是圆见法、报、化身,瞻一影像,即是如来三身宝相,名念他佛;诸佛乃众生心内之佛,众生乃诸佛心内众生,观身实相,观佛亦然,全由性具三德,成彼诸佛果上三身,观彼诸佛果上三身,即发自心本有三智,名自他俱念也。

    三、明证本迹者:自行则本迹俱圆,化他则四教俱用。还须先约三种念佛以释今文,次明四种净土以彰能摄。

    约念他佛释今文者:一专为忆,即指十方如来;一人专忘,即指迷倒众生。佛常逢见众生,众生常不逢见诸佛,故云“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次喻佛忆众生,更与寻常忆念不同,直如慈母忆子。子今忆母,亦须如母忆子,方得历生不相违远。忆者,恒审思量;念者,注心一境。忆念若深,则有现前即见佛者,如远公三见圣相之类是也;亦有当来乃见佛者,如临终佛迎,乃至华开见佛之类是也。不惟得见果佛,亦去果佛不远,如经所明不退菩提,多有一生补处是也。不假方便,谓即以念佛为第一胜异方便,非余一切方便所可及也。香喻诸佛果德;染香人身有香气等,喻揽果成因,因能克果也。

    约念自佛释今文者:一专为忆,以喻本觉之性,随诸众生流转五道,不相暂离;一人专忘,以喻始觉在无明时,念念背觉合尘,始本不离故若逢。始本不合故不逢;本即在始故或见,始恒迷本故非见也。十方如来,即指众生本觉之性,元自竖穷横遍。能生始觉,喻之如母。始觉在无明时,全体从本觉起,而违背本觉,喻以如子逃逝也。现前见佛,是圆初住,亲见本觉法身。当来见佛,是圆五品,六根相似见于本觉。去佛不远,谓去自心妙觉极果不远。不假方便,谓不假诸余方便,非谓念自心佛不是胜妙方便也。香喻本觉理性;染香人身有香气,喻无明熏,变成始觉也。

    约自他俱念,例此可知。

    次明四种净土以彰能摄者:所谓凡圣同居净土、方便有余净土、实报无障碍净土、常寂光净土也。今以藏、通二教念他佛念自他佛、二种三昧,摄归同居、方便二种净土,谓藏七贤、通干慧性地,皆归同居净;藏四果、通见地已上,皆归方便净也。以别教二种念佛三昧,摄归同居、方便、实报三种净土:十信位,归同居净;十住、十行、十回向位,归方便净;十地证道同圆,由念他佛之力,归实报净也。以圆教二种念佛三昧,摄归四种净土:五品位,归同居净;十信位,归方便净。初住去,归实报净,亦复分证寂光;妙觉位,归于究竟寂光净也。

    若夫单念自佛,则通教已办地上能归方便净土,干慧性地不能归同居净土,藏教一总不能;圆教能归实报、寂光二种净土,别教不能。又,圆教但念自佛者,但能竖入上三净土,不能横超西方净土。又,单念自佛,则是诸圣所同,不显此门独妙。又,单被四教利根,不能普被四教三根,故非势至化他之本旨也。

    问曰:但念他佛,得非心外取境耶?

    答曰:圆人炽然但念他佛,了知他佛不离自心;权乘纵未了达自心,究竟心外决无别佛。故此念佛三昧,若迷若悟,皆可共遵。迷者遵之,则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悟者遵之,则自他不二,始觉合本矣。名为三昧中王,不亦宜乎!

    南无阿弥陀佛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6 11:52 , Processed in 0.10277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