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03|回复: 0

《阿弥陀经》为何声闻居首,比丘和阿罗汉各有何义?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9 07:39
  • 签到天数: 15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8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49
    发表于 2020-8-25 09: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阿弥陀经》为何声闻居首,比丘和阿罗汉各有何义?

    声闻居首者,出世相故,常随从故,佛法赖僧传故;菩萨居中者,相不定故,不常随故,表中道义故;天人列后者,世间相故,凡圣品杂故,外护职故。





    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大比丘,受具足戒出家人也。比丘梵语,含三义:

    一、乞士。一钵资身,无所蓄藏,专求出要。

    二、破恶。正慧观察,破烦恼恶,不堕爱见。

    三、怖魔。发心受戒,羯磨成就,魔即怖也。

    僧者,具云僧伽,此翻和合众。同证无为解脱,名理和;身同住,口无诤,意同悦,见同解,戒同修,利同均,名事和也。千二百五十人者:三迦叶师资共千人,身子、目连师资二百人,耶舍子等五十人。皆佛成道,先得度脱,感佛深恩,常随从也。



    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


    阿罗汉,亦含三义:

    一、应供,即乞士果。

    二、杀贼,即破恶果。

    三、无生,即怖魔果。

    复有慧解脱、俱解脱、无疑解脱三种不同。今是无疑解脱,故名大;又本是法身大士,示作声闻,证此净土不思议法,故名大也。从佛转轮,广利人天,故为众所知识。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南无阿弥陀佛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6 20:34 , Processed in 0.12204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