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19|回复: 0

你发大乘菩萨心的人,为何不敢受菩萨戒?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9 07:39
  • 签到天数: 15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8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49
    发表于 2020-5-30 17: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你发大乘菩萨心的人,为何不敢受菩萨戒?

    大安法师


        有些学佛多年的居士,不敢受菩萨戒,自认为不够资格,要修到什么程度才可受菩萨戒?
            大安法师:作为一个发大乘菩萨心的人,他应该去求受菩萨戒。那求受菩萨戒并没有要求你很高的资格,你只要发了菩提心,有菩萨的种性都可以受菩萨戒。你通过自己受菩萨戒、持戒的行为,才使自己修为日益地增上,不是说你要达到很高的修为再来受菩萨戒。受菩萨戒说明你跟成佛结上了个因缘。祖师开示,你是怕破戒堕落了,你就是受戒破戒,也比你不受菩萨戒要强。        你受了这个菩萨戒,说明你在因地当中得了这个戒体,你就是破戒、堕落,以后从地狱出来,还有重新发菩提心受菩萨戒成佛的可能。你一直不受菩萨戒,你就没有结上这个缘分。梵网经菩萨戒,他是顿立戒,无论是出家人、在家人、国王、大臣、淫男淫女乃至八部鬼神,只要能听懂法师的语言,就可以受戒。受了菩萨戒就是佛子,就是第一清净者。        那可能有的人不敢受戒,原来东林寺也是第一次授菩萨戒,只有几十个人,那问为什么不敢受?他说听说受了菩萨戒,夫妻之间要把床劈开,不能住一个床。它不是这个意思,因为菩萨戒是通在家、出家,对于出家人来说就是不淫戒,对于在家人来说还是不邪淫戒,只要不邪淫就可以。不是说你受了菩萨戒就不能过夫妻生活,这个要正确理解。所以还是希望大家有条件勇敢地去求受菩萨戒。永明大师说,要上品往生一定要受持梵网经菩萨戒。


    《梵网经》菩萨戒和《优婆塞戒经》菩萨戒的区别

            大安法师:《梵网经》菩萨戒是十重四十八轻戒,通出家在家,叫做顿立戒。无论是受没受过三皈五戒,只要他能听懂法师语,能够发菩提心,有菩萨的种性,都能受《梵网经》菩萨戒。

            《优婆塞戒经》菩萨戒是六重二十八轻戒,只对在家人,叫渐持戒。渐持戒就是要经过一个过程,居士首先要受三皈五戒,然后才能受菩萨戒。

            别看《优婆塞戒经》菩萨戒戒条少,得戒的条件却很严格。求受五戒以后,居士要到僧团里去住半年。住满半年,各种条件经考察合格之后,还要在二十个清净比丘前来受菩萨戒,才能够得戒。


    受菩萨戒后常犯,罪业是否比不受戒大。

            居士:是先受菩萨戒后再慢慢持,还是等持好了再受?如果受了戒又常常犯,罪业是否比不受戒来得大?

            大安法师:现在一般人对持戒有一种畏惧之心,就是怕自己持不好戒,罪过很大,会下三恶道。其实,受菩萨戒的前提是要发菩提心,受了戒就跟成佛结上了缘。

            能够跟成佛结上缘分,比不受戒而没有缘分来得强。宁可受菩萨戒,犯了重戒下地狱,也比你不受菩萨戒好。

            为什么呢?因为结上了缘分,所以下地狱出来后还可以成佛。永远不受菩萨戒的就没有这个缘分,无量劫还要轮转,也还是要下地狱。

            东林寺传的是《梵网经》的十重四十八轻戒。受了菩萨戒,前面的十重戒要注意,不要去犯。其他的四十八条轻垢戒是可以忏悔的,犯了后忏悔能够忏除。

            更何况受了菩萨戒,我们就有菩萨戒的戒体,有这个戒体,就有佛力的加持。如果不受这个戒,当对境生起的时候没有戒律的护持,就一定会犯。

            如果你有戒体的话,遇到对境,无作戒体马上产生作用,你就不会去犯。所以还是要勇敢地来受菩萨戒。受戒对自己有好处。

            原来很多居士都不敢受菩萨戒,通过我们讲这些道理,慢慢地也觉得受菩萨戒好。我们2004年授菩萨戒只有四、五十个人,都不敢受。

             甚至很多居士都有很多误解,说受了菩萨戒,夫妻的床都得要锯断才可以,没有这个说法。你受菩萨戒只要不邪淫就可以,没有要求你不淫,不淫是针对出家人。《梵网经》菩萨戒分出家和在家,对于出家人受菩萨戒要求是不淫,对于居士要求是不邪淫。

            永明延寿大师说,你想上辈往生,一定要受菩萨戒、发菩提心。

            佛经里有个比喻,你受了菩萨戒,你的这个碗就是一个金碗了,这个金碗就是砸碎了,碎片还是金子的。不受菩萨戒,受其他戒,你的这个碗是泥巴碗,就算是一只完整的碗,但还是泥巴的。所以我们鼓励大家受菩萨戒!


    一切有心者皆应受佛戒 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

      ——《梵网经》

            众生受持菩萨戒,说明他当下发了菩提心,有菩萨的种性,跟成佛结了因缘。

            《梵网经》菩萨戒有十重四十八轻戒,最主要是把前面的十重戒受持好,四十八轻戒尽量受持。受持越多,功德越多,争取四十八条轻戒都守得清静。

            末法时代众生往往只能是粗持戒律,但也比不受持要好。所以受菩萨戒后天天要想到你是念佛行人,将持菩萨戒的功德回向西方极乐世界作往生资粮。

            不要抱持颠倒的想法。不要老是想着我今天犯这个戒,明天犯那个戒,我是要到地狱里面去的。你天天想着到地狱里去,还真有可能到地狱里面去。

            虽然我们造作的某些行为按常规要下三恶道,但是阿弥陀佛太慈悲了,只要我们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净土,阿弥陀佛一定会接引我们去那里做菩萨,我们要随顺弥陀的召唤,要作得生想,要经常观想自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嘉宾。

            附注: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略称,意译为“觉有情”。指以智能上求无上菩提,以慈悲下化一切众生,修诸波罗蜜行,期于未来成就佛果的修行者。

            如能立下“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愿心,则人人皆可成为“菩萨”。实践菩萨道为成佛的正因。凡是发菩提心的佛弟子,不论出家、在家,均可受持菩萨戒。

            《梵网经》云:菩萨戒为诸佛的本源、菩萨的根本,是诸佛子的根本。菩萨戒不但有防非止恶的摄律仪戒,更有勤修善法的摄善法戒以及度化众生的饶益有情戒。

            摄律仪戒:大小乘一切戒律均摄护之,使断绝一切诸恶。摄善法戒:总摄一切诸善功德,修行一切善事;摄众生戒:又名饶益有情戒。广度无量无边的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


    受持菩萨戒五种利益

    1、十方诸佛愍念守护;

    2、临命终时,正见心欢喜;

    3、所生之处与诸菩萨为友;

    4、功德多聚,戒度成就;

    5、今世后世性戒福慧圆满。
    南无阿弥陀佛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6 17:13 , Processed in 0.10496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