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84|回复: 0

念佛要观照念头,念头一起:立刻转到「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9 07:39
  • 签到天数: 15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8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49
    发表于 2020-5-17 09: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念佛要观照念头,念头一起:立刻转到「阿弥陀佛」。
    佛家修行,纲领、原则着重在修观,天台家讲「三止三观」,我们念佛也没有离开修观的原则。「观」是什么?观念。修观就是把我们过去种种错误的观念修正过来,这叫修观。在一般讲修学有三个层次,宗门里面常讲。第一个是「观照」,什么叫观照?常常提醒一个觉悟的观念,时时刻刻提醒,这是观照。观照功夫得力了,在我们净土宗来讲就是「功夫成片」,有这样的功夫决定得生净土。为什么?念念能够不迷,念念提得起观照,在我们净土宗就是一句佛号,心地才动念,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心里头起了念头。念头不外乎善恶,顺自己意思起了贪心,不合自己意思起了瞋恚,会动这个念头,没有违顺的时候起无记,这都不好。所以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他警觉性很高,念头一起:「阿弥陀佛」,就立刻转到「阿弥陀佛」,这在宗门里面讲就是观照的功夫。古德所谓是:「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头起,没有关系,要警觉得快,佛号立刻提起来,把念头换过来,这是观照的功夫。观照功夫深的时候,自自然然这些妄想、念头不起了,功夫真能控得住,不起了,这就是「事一心不乱」,在宗门叫「照住」,是得定,禅定现前了。

      到最上层的功夫是「照见」,我们读《心经》:「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照见,「见」是智慧开了,从定开慧了,在我们净宗是「理一心不乱」,就照见了。「照见五蕴皆空」,五蕴皆空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见到宇宙之间一切法,真相是「无所有、不可得」。这两句话是佛在《大般若经》里面重复了几百遍,所以你将六百卷《大般若》浏览一遍,其他的都记不得,都忘记了,这个印象太深太深了!只要你记得这六个字,六百卷《大般若》的精髓你就得到了。世尊说法确实有他巧妙之处,重点总会让你记住。为什么无所有、不可得?《金刚经》上说的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华严十定品》里面讲得更透彻,事实真相是什么?剎那际,这个才是事实真相。「剎那际」就是不生不灭,如果你真的透彻、明白,契入这个境界,那就恭喜你,你了不起了。为什么?你证得无生法忍的果位,无生法忍就是明了剎那际,一切法不生不灭,生灭同时。《楞严经》上讲「当处出生,当处灭尽」,就是剎那际,所以是无所有,所以是不可得,这是事实真相。你以为有所有、以为有所得,这是妄想。十法界的众生,不要说六道,都没有离开妄想。可见得妄想这一关很难突破,突破妄想这一关,你就脱离十法界,你就入一真法界。所以功德必须要修,福德也要修。福德着重在事相上,功德着重在心地上。
    南无阿弥陀佛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6 11:08 , Processed in 0.09365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