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35|回复: 0

持名与观想合修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9 07:39
  • 签到天数: 15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8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49
    发表于 2020-3-26 18:5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持名与观想合修


      凡于行住坐卧时,则一心执持名号,凡于蒲团上跏趺静坐时,则心心观想佛像与净土庄严。经行疲乏则趺坐以观佛,坐久则经行以称名。如能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如是循环善巧修行,久之自得大利。持名方法有上述诸种可资采用,趺坐观想之方略举数端。


      (1)自坐莲华想


      在念佛心中默下观想,想目前生一大莲华,不拘青黄赤白,状如车轮之大,观想华状分明,仍想自身坐在华中须台之上,端然不动。作莲华合想,作莲华开想。当华开时,有五百色光,来照我清虚之身,无极之体,莲华化生,得未曾有。作眼目开想,见佛菩萨及国土想,即于佛前,坐听妙法,及闻一切音声,皆说所乐闻法,所闻悉与十二部经相合。


      (2)白毫观


      观想阿弥陀佛丈六金身,趺坐胜宝莲台,端正无比,两眉之间,有白毫一颗,长丈五尺,周围五寸,白如珂雪,外有八棱,右旋宛转,中则虚空,放净光明,莹净明彻,不可具说,显映金颜,分齐分明,作此想时,停心住念,坚固勿移。心内忆念白毫相光四字,愈久愈妙。《观经》云:“见眉间白毫相者,八万四千相好,自然当现。”


      (3)阿弥陀佛观


      阿弥陀佛于彼高座,威德巍巍,相好光明,一切境界无不照见,如黄金山,出于海面。其中万物,悉皆隐蔽,唯见佛光明耀显赫,有无数声闻菩萨,恭敬围绕。另外亦可对西方极乐世界种种依正庄严,若德风华雨,若妙香天乐,若泉池楼阁,若林树宝网,一一忆念,一境一幕,神游净域。先送心归极乐,临终定得莲华化生。



    问:年轻的在家居士,除了念佛号,是否应该多阅读经典?弟子学佛不久,能否推荐一些必读的?请开示。
    大安法师答:年轻的在家居士念佛号,同时也得读点经典,这叫解行并进。你的信解是要通过闻法、阅经来获得的。阅读经典,其目的是增进我们的正信、我们对法门的理解。这个正信建立之后,就要落实在行持当中。那这个信解叫做由解起行,行起解绝。你这个念佛的行持是由你的信解来引起的,但是在你念佛的行持出来之后,你的这个解、这个知见就得放下,那就孤明历历。这叫万缘放下,一念单提,不与万法为侣,把信解放下。所以这个净土法门的经典,根本经典是五经一论,加上净土宗祖师的著述、注解。那比如说善导大师的著作、莲池大师的著作、蕅益大师的著作、永明延寿大师的著作、彻悟大师的、省庵大师的,尤其是印光大师的《印光法师文钞》三编要常常去读,这些都是必读的。而且我们是强调不仅行门一门深入,在解门也应该一门深入,先不要看得那么多。如果大乘通途的经典、教理你都去了解的话,有可能还反而会影响到净土的这种信心的建立,先入为主。所以你真的要修净土法门,你在开始就对净土宗的典籍、净土宗祖师的著作,先了解。先建立确然不拔的信心之后,再扩大一点了解一下大乘的经典、教理的一些内涵,这样才比较稳妥。所以这些,你就从《印光法师文钞》下手,先读三遍,再读《净土十要》,进一步追溯到读《蕅益大师全集》、《莲池大师全集》、永明延寿大师的《宗镜录》、《善导大师全集》。你把这些读完了之后,你自然地净土法门修行的路径、方法,以及待人接物的这种方法,乃至于对种种的学问的学养,都会有本质上的提升了。
    南无阿弥陀佛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5 18:24 , Processed in 0.10761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