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70|回复: 0

勿贪名利,唯一心办道,老实持戒念佛!莲池大师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9 07:39
  • 签到天数: 15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8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49
    发表于 2019-8-4 19:2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勿贪名利,唯一心办道,老实持戒念佛!莲池大师


    净宗八祖莲池大师:莲池大师(公元1523~1615年),明代僧,讳袾宏,字佛慧,号莲池。出生于世代望族之家。十七岁补诸生,以学识与孝行著称于乡里。


    莲池邻家有一老妪,日日念佛名。大师问其所以,老妪回答:先夫持佛名,临终自在往生,故知念佛功德不可思议。大师闻语感动,遂寄心净土,书“生死事大”于案头以自警策。


    莲池二十七岁丧父,三十二岁母亦永诀,大师决志出家修行,与妻子汤氏决别:“恩爱不常,生死莫代,我得出家,你自己保重。”汤氏洒泪说:“君先走一步,我自会打算。”大师作一笔勾词弃家,投西山性天和尚落发。其妻随后也削发为尼。

    大师受具足戒后,策仗游方,遍参知识。参学遍融禅师,老禅师教喻:“勿贪名利,唯一心办道,老实持戒念佛。”大师拳拳服膺。后参笑岩宝祖,辞别向东昌的归途上,闻樵楼之鼓声忽然大悟。乃作偈曰:



    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

    焚香掷戟浑闲事,魔佛空争是与非。

    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入杭州云栖山,见山水幽绝,遂结茅卜居修念佛三昧。山中老虎时常伤害村民,大师慈悲为放瑜伽焰口,老虎不再患害百姓。亢旱年,村民恳请大师祈雨,大师手击木鱼,循田埂念佛,一时,雨下如注。村民及信众们自发地为大师建造禅堂寺院。自此,法道大振,海内衲子归心,遂成一大丛林。


    大师是从永明延寿以来,融禅净教律为一体之大成者,主唱禅净不二,念佛含摄万法之旨。大师痛念末法众生,掠影宗门,拨无净土,有若狂象;教下讲师,依文解义,说食不饱。如法思惟,唯念佛一门,横截生死,普摄三根。于是单提净土,着《弥陀疏钞》十余万言,总持圆顿诸经,融会事理,指归一心。大师以华严一即一切的圆融理念诠释念佛法门,认为念佛是大总持法门,含摄菩萨六度万行,囊括一大藏教理的精义。由是,大师不主张阅藏,应一心念佛。


    大师明因慎果,深悲末法众生,业深垢重,教纲衰灭,戒律松弛,此时修行,应以戒律为根本,以净业为指归。因而,大师整饬清规,在南北戒坛久禁不行的情况下,大师令求戒者具三衣,于佛前受之,大师为证明。已受戒者,半月诵《梵网经戒》及《比丘诸戒品》。其住持的道场,规条甚严,出《僧约十条》、《修身十事》等示众。各堂执事职责详明,夜必巡警,击板唱佛名,声传山谷。布萨羯磨,举功过,行赏罚,丝毫无错。大师策厉清规,严明梵行,并亲自著述,阐发戒律精义,以救末世疲弊之习。大师极力戒杀生、崇放生。寺前建有放生池,山中设有放生所,救赎潜游蜎飞诸生物。大师《戒杀放生文》盛传于世。


    大师朴实简淡,虚怀应物,貌相温和,声若洪钟,胸无崖岸。自奉俭朴,自有道场以来,未曾妄用一钱,凡有香俸盈余,便施散给其它寺庙的和尚。施衣药,救贫病,常行不倦。大师生平惜福,年老还是自己洗衣,净溺器,不劳烦侍者。终身一袭布衣,一顶麻布蚊帐用了几十年。


    大师道隆德盛,感动当时。李太后遣内侍继紫袈裟白金问法要,大师书偈答曰:“尊荣豪贵者,由宿植善因,因胜果必隆,今成大福聚。深达罪福相,果中更植因,喻如锦上花,重重美无尽。如是修福已,复应慎观察:修福不修慧,终非解脱因,福慧二俱修,世出世第一。众生真慧性,皆以杂念昏,修慧之要门,但一心念佛。念极心清净,心净土亦净,莲台最上品,于中而受生。见佛悟无生,究竟成佛道,三界无伦匹,是名大尊贵。”


    大师深感净宗念佛法门乃至简至易,普摄诸根,仰赖佛力,圆证菩提的无上大。法。,故殷殷普劝念佛往生净土。其言曰:


    盖此念佛法门,不论男女僧俗,

    不论贵贱贤愚,但一心不乱,

    随其功行大小,九品往生。

    故知世间无一人不堪念佛:


    若人富贵,受用现成,正好念佛;

    若人贫穷,家小累少,正好念佛;

    若人有子,宗祀得托,正好念佛;

    若人无子,孤身自由,正好念佛;

    若人子孝,安受供养,正好念佛;

    若人子逆,免生恩爱,正好念佛;

    若人无病,趁身康健,正好念佛;

    若人有病,切近无常,正好念佛;

    若人年老,光景无多,正好念佛;

    若人年少,精神清利,正好念佛;

    若人处闲,心无事扰,正好念佛;

    若人处忙,忙里偷闲,正好念佛;

    若人出家,逍遥物外,正好念佛;

    若人在家,知是火宅,正好念佛;

    若人聪明,通晓净土,正好念佛;

    若人愚鲁,别无所能,正好念佛;

    若人持律,律是佛制,正好念佛;

    若人看经,经是佛说,正好念佛;

    若人参禅,禅是佛心,正好念佛;

    若人悟道,悟须佛证,正好念佛。


    普劝诸人,火急念佛,

    九品往生,华开见佛。


    见佛闻法,究竟成佛,

    始知自心,本来是佛。



    大师一生精修,广弘净土。世称云栖和尚、莲池大师;与紫柏、憨山、蕅益并称为明代四大高僧。


    大师著述甚丰,主要有《阿弥陀经疏钞》、《云栖法汇》、《竹窗随笔》、《往生集》、《净土疑释》等流行于世。


    莲池大师一生致力于弘扬净土法门,主持云栖道场四十余年,言传身教接引无数佛子同归净土,临终前半月预知时至,于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1615)六月底,先往城中别诸弟子及故旧等,后归寺中具茶汤设供话别众僧。七月初一,上堂对大众说“明天我要走了!”。


    晚上,大师示微疾,瞑目静坐于丈室。次日夕,诸弟子等请留遗训,大师睁眼开示:“大众老实念佛,莫捏怪,莫坏我规矩。”言毕向西念佛而逝。师世寿八十有一,僧腊五十。弟子奉其舍利入塔于五云山麓。

    南无阿弥陀佛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3 05:39 , Processed in 0.11068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