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670|回复: 0

發菩提心比念佛還重要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9 07:39
  • 签到天数: 15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8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49
    发表于 2012-2-1 05:0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發菩提心比念佛還重要





    问:发菩提心比念佛还重要,不发菩提心不能往生,一定要发菩提心?



    答:关于发菩提心的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合参净土三经的经文,净业三福只有第三福讲到发菩提心,约的是行善,对应到观经九品上品三类的众生;第二福是戒善,对应到中上品、中中品两类的众生;第一福是世俗善,对应到中下品的众生。下品三类众生则不是属于净业三福的范畴之内,是作不善业、五逆十恶的众生。从《观经》九品往生的经文来看,世善与戒善的众生往生之后是证小果,下品三类众生都是在往生净土,罪灭莲花开敷之后发无上道心。

    所以「发菩提心比念佛还重要,不发菩提心不能往生,一定要发菩提心」约的是单一类众生机而言,若约当人份上当然是取法于上。但不能做唯一标准,若做唯一标准解释就如同善导大师所说的「此观经定善及三辈上下文意。总是佛去世后五浊凡夫。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恶凡夫。以恶业故临终藉善。乘佛愿力。乃得往生。到彼华开方始发心。何得言是始学大乘人也。若作此见。自失误他。为害兹甚。今以一一出文显证。欲使今时善恶凡夫同沾九品。生信无疑。乘佛愿力悉得生也。」善导大师呵责的意思:「怎么可以说往生一定是学习大乘的大根机凡夫呢?如果作这种知见,是自失误他,为害甚大!」



    第二个观念要厘清的,菩提心是约的通途法门而论,还是约净土法门而论?「发菩提心比念佛还重要,不发菩提心不能往生,一定要发菩提心」,如果菩提心是约通途法门的说法,把菩提心与念佛断成两截来论说,这与净土法门特别法门是不相应的,因为几乎不与阿弥陀佛的本愿、功德名号感应道交。很多人发菩提心,像慈济功德会这类提倡人间净土的,这种通途菩提心、世俗菩提心与第十九愿完全不相应,第十九愿要「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关键在「至心发愿,欲生我国」,

    所以世尊在《如来会》才说:「阿逸多。如是等类大威德者。能生广大佛法异门。由于此法不听闻故。有一亿菩萨。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些大威德菩萨都是发菩提心,通达八万四千法门,但是由于没听闻弥陀净土法门,有一亿菩萨退转了。从第十九愿的标准随顺佛愿的是「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不在于「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发通途菩提心、世俗菩提心,修种种功德,不「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不但不能往生,而且不见得能生生增上,「有一亿菩萨。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第三个观念,若以净土法门的菩提心而论,「发菩提心比念佛还重要,不发菩提心不能往生」是绝对正确的!以蕅益大师的说法:「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的为净土指南。由此而执持名号,乃为正行。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净土法门的菩提心就是第十八愿的三心:至心、信乐心、欲生心。



    所以净土法门很多观念要整体性去看,做一个正解性、正见性的科判,囫囵儱侗之处要厘清楚,要不然本来是对的见解,这么一被囫囵开之后,就会如同善导大师所呵:「何得言是始学大乘人也。若作此见。自失误他!」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9 17:22 , Processed in 0.13688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