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120|回复: 0

大智慧者的心,不是止水,而是如镜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9 07:39
  • 签到天数: 15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8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49
    发表于 2011-6-15 05: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大智慧者的心,不是止水,而是如镜

          经常看见人用心如止水、心如静水、心如湖水等等来描绘自我心境的追求,能做到这般当然已是人生难得的境界了。

          但,表面的风平浪静,并不能说明水下或湖底的潜流汹涌。观照我们自身,我们依然常常如此的“表里不如一”地行走江湖,个中滋味如果不想自欺的话,内在的感受绝非“平静地好受”。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的内心如此的难以平静与不安,夹杂着烦恼与痛苦,甚至仇恨?

          因为,我们面对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人和事时,常常是“口是心非”:嘴上大言不惭地说“我很想得开的”,心里却耿耿于怀地“放不下”。——问题就出在我们太习惯于“带着有色的眼镜”:感情上的喜恶,站在自我的视角去解读面对的人和事。

          如果,我们思索一下每天都使用的镜子,会发现镜子仅仅是那么客观真实地映照出对象物,不夹杂任何情感色彩——不会因为喜欢而把对象物美化漂亮一点,或因厌恶而将其变丑陋一点(当然,哈哈镜除外哦);镜子仅仅是照见所能照见的对象物,对象物离开了镜子所能照及的范围,镜子本身没有留下丝毫的痕迹或印象——真正的“纤尘不染地放下”了,绝没有什么顾恋先前的对象物而依依不舍或耿耿于怀的。

          有人会说:镜子怎么能和活生生的人相提并论呢?——是人都有情感,也难逃情感的网囿。

          是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但,我们需要明白的是: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

          绝对不是为了让自己痛苦的,自然活着是为了让自己快乐的。

          无论是痛苦,还是快乐,都是我们这个个体自身的内心感受,也就是说操控我们内心的主体是我们自己,并不是外在境界的人与事或物。

          因此,我们的心时刻被外界所牵引,或者说我们时刻追逐着外境而忽略了我们的内心,出现内心与外境的矛盾自然不可避免乃至无法调和了。

          知晓这个道理,问题就变得简单了:我们能不能像镜子那样去观照身外的人与事呢?

          所以,通常我们如此熟悉的挂在嘴边写起来也简单至极的“了”字,并不是人人都察觉到其蕴含的意义的:说了,做了,看了,吃了,爱了,恨了,气了……,但我们经常没有去“了”,而是没完没了。这样,人生不苦才怪呢!

          这就是佛家所言的:一念之差,即是天堂,抑或地狱,皆是自心所作。

          世人是害怕无常的,总祈求永远与永恒,其实,永远和永恒的只有一个:一切都是过程。那么,有人会说:我要结果!哈哈,没有结果!——当然,这也是我的权宜之词:结果是有的——过程本身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结果,过程就是结果的产物,绝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结果是过程的产物!

          因为,颠倒了思想,所以,我们蒙昧无明。

          但,人却总是自作聪明的,而聪明永远被聪明误,聪明的人不一定智慧,但智慧的人一定聪明——只不过智慧者是不会玩聪明的把戏的,会:大智若愚的。

          因此,我妄自菲薄地臆测:大智慧者的心,一定不是止水或湖水,而是如镜观物。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3 06:56 , Processed in 0.09887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