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82|回复: 4

慎无信汝意 汝意终不可信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0

主题

1664

帖子

537 小时

在线时间

妙定同修

积分
5412
发表于 2024-7-28 14: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佛说四十二章经》


佛言:夫为道者,犹木在水 寻流而行,不左触岸,亦不右触岸,不为人所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吾保其入海矣。人为道不为情欲所惑 不为众邪所诳 精进无疑,吾保其得道矣

佛告沙门:慎无信汝意 汝意终不可信;慎无与色会,色会即祸生。得阿罗汉道乃可信汝意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22:44
  • 签到天数: 76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成员

    90

    主题

    1778

    帖子

    958 小时

    在线时间

    妙定同修

    积分
    5693
    发表于 2024-7-28 15: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ang315 于 2024-7-28 20:28 编辑

    大邪见的种类与过患(部分摘录)
    索达吉堪布  2012/12/28
    …………….,下面分析邪见的过患。
    经论中说:「十不善中邪见重。」为什么邪见的过患如是严重呢?因为邪见是一切罪恶的根本,一旦有了邪见,其他不善业都会随之而来。现在很多人就是因为持有不信因果的邪见,所以才肆无忌惮地大造杀、盗、淫、妄等恶业。而且,从产生不信因果的邪见开始,到尚未生起诚信因果的正见之前,以往的一切善根不会生起,也就是说,邪见能使人善根断绝、无法恢复如初。由于这些原因,所以邪见的罪业极为严重。
    很多道友从小没有受过佛法的教育,长大后虽然趣入了佛门,可是对佛教的道理却疑虑重重:到底有没有善恶因果?前生后世真的存在吗?我遇到过一位很有名的法师,他就直言不讳地问我:「人真的有前生后世吗?」当然,我很理解他的疑问,由于从小在无神论的环境中成长,没有机会接受佛法的教育,产生这样的怀疑很正常。对这些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多闻思佛法,如果真正明白了佛理,自然能遣除内心的怀疑和邪见。
    当然,也有些人虽然大概了解一些佛法,也没有能力破斥佛教的正理,但内心始终不肯接受佛教的观点。《印度佛教史》中记载:月官论师前世是一位佛教的大师,他曾经和一个外道辩论前生后世存不存在。虽然智慧超群的大师辩胜了外道,可是对方依然不肯接受佛教的观点,他说:「虽然我无法辩过你,但这只不过是因为你善于辩论而已,无论如何我还是认为前生后世不存在。」为了度化这个外道,大师决定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死去并转世,以此证明前生后世的存在。他邀请国王作证,在自己的前额涂上朱砂记号,口中含着一颗珍珠,之后让国王当着外道的面把自己关在密闭的铜棺里,生死自在的大师就以这样的方式辞世了。
    大师去世后,立即转生为一位班智达的儿子,他出生时就有许多奇异的征兆——前额有鲜红的记号,口中含有珍珠。得知这个消息后,国王和外道来到大师的墓地,当把密闭的铜棺打开后,众人发现大师前额的朱砂记号不见了,口中所含的珍珠也没有了。在无可争议的事实面前,外道不得不相信那个孩童就是大师的转世,由于这个因缘,他对佛教产生了真实的信心,后来率领自己的徒众皈依了佛教。
    就像这个外道一样,现在有些人面对佛教的尖锐理论,根本举不出破斥的理由,但内心始终不肯放弃邪见。我听说有一个老头子,他本人不信佛,但他的儿女信佛,这个老头子经常跟儿女辩论,每次他辩输后就气得去佛堂里砸佛像。世间有些外道也是如此,他们并没有什么道理,只会用粗暴的手段破坏佛教,以强迫的手段让人们皈依他们的宗派。所以,要通过理论转变所有的邪见者也有一定困难。但即便他们不接受佛教的观点,毕竟他们的见解不符合真理,最终是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的。
    既然邪见是一切恶业的根本,那什么人容易产生邪见呢?那些不知羞耻、愚昧无知、经常转生于无暇边鄙之处、连三宝的名字也没有听过、为恶友所欺、无有信心、满腹怀疑之人容易产生邪见。总而言之,那些福报浅薄的人容易生起邪见。如《妙法莲华经》云:「薄德少福人,众苦所逼迫,入邪见稠林。」
    邪见是由三毒产生,有些人是因贪欲而生邪见,有些人由于嗔心而生邪见,但大多数人都是由于愚痴而生邪见。本来,业因果、前世后世是真实存在的,可是有些人不懂这些道理,以这种愚痴自然会引发邪见。
    邪见有何果报呢?根据意乐强弱不同,其异熟果报是相应地堕入三恶道:以上品邪见会堕入地狱,尤其是堕入无间地狱感受其余所有地狱的痛苦;以中品邪见会堕入饿鬼;以下品邪见会堕入旁生。如《华严经》云:「邪见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佛本行集经》亦云:「以邪见故,邪见因缘,命终舍身,堕于饿鬼,受饿鬼苦。」
    邪见者即便从恶趣解脱出来,侥幸获得人身,也会因为往昔不善业的等流而转为邪见者,令人身空耗。如《华严经》云:「(邪见者)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生邪见家,二者其心谄曲。」邪见还会使人的心不堪能。有些人虽然想当一个好修行人,可是由于往昔生邪见的果报,心非常不堪能,经常产生各种恶分别念。有一个人对我说:「我为什么天天生嗔恨心?我觉得自己的脸都肿了,手也是麻麻的,你可不可以给我调理调理?」也许这就是前世生邪见的果报。总之,邪见有多得无法想象的过患。所以大家不要觉得生邪见不是大过错,如果在这方面不重视,那自己的一切所为都和解脱背道而驰了。
    此外,邪见者的善根也将成为痛苦之因,龙树菩萨说:「若欲趋善趣,当修习正见,邪见者行善,其果亦难忍。」以前法王经常引用这个教证,意思是如果想趋往善趣、获得解脱,一定要修习前后世、业因果、三宝、四谛等正见,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的正见,才谈得上在此正见摄持下进一步修持善法,否则,如果相续中存有邪见,即便行持善法也将感受恶趣的难忍苦果。
    现在有些人表面上很聪明,平时能讲经说法,也能带领别人行持善法,但因为他的相续中存有邪见,当遇到关键问题的时候,他就不会再以佛法为标准,而是按自己的分别念肆意妄为,甚至毁谤佛法、诽谤高僧大德,最终让自他堕入恶趣。在历史上,有很多此类误入歧途的聪明人。如果是一个愚笨无能的人,那最多只是自己生邪见,不可能影响很多人。可是有些人嘴巴会说,有钱财又有势力,在弘扬颠倒之法方面有很大的能力,结果让很多跟随他的人都误入歧途。这种现像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因此,修行人嘴巴不会说不要紧,没有钱财、势力也不要紧,最关键的就是要具足无伪的正见
    对于我们自身来说,为了避免产生邪见,一定要注意选择亲近的人。如果一个人亲近了不信因果或者虽信因果却不懂因果道理的人,自己也会染上邪见的过患。《因缘品》云:「若将纯净吉祥草,系于腐烂之鱼上,彼草亦会变腐烂,依止恶友亦复然。」有些人本来很好,人格、见解、行为都很不错,但由于恶知识和恶友的影响,相续中产生了各种邪见,行为也变得非常不如法,最终误入歧途,这是非常可惜的。现在很多人正在闻思正法,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接触的人,不要被某些恶人偷走了自己的正见。很多人都害怕钱财被偷走,但我觉得有漏的财产被偷走不可惜,最重要的是相续中的正见不要被偷走,如果正见被偷走就太可惜了。大家一定要小心。
    如果一个人依止了诚信业果、喜善警恶、了知因果道理之人,则自己也会变成具有正见者。《因缘品》云:「若人将紫梗树叶,置于汉香香囊中,树叶亦发出香气,依止善友亦复然。」紫梗树叶本来没有香气,如果把它放在汉香囊中,时间久了它也会散发出香气,依止善知识也是如此,本来一个人的闻思修行很一般,如果他依止闻思修行很优秀的人,自己也会逐渐变成一个很好的人。
    作为一个修行人,交往什么样的人的确非常重要。如果我们远离恶人,自然而然就会远离各种不良的思想和行为。《大方等大集经》云:「若能远离恶知识,亦能远离诸邪见。」如果我们亲近恶人,自然而然也会变成坏人。孔子说:「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也许刚开始自己还有正知正念——他的思想行为不好,我不能像他那样,但时间一长,就和坏人同流合污了。相反,「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如果我们亲近好人,自己不知不觉也会变成好人。学院有些人以前不爱闻思修行,自从和爱闻思修行的人交往后,也变得爱闻思修行了,不管背考、讲考、笔考都踊跃参加。
    总而言之,一个人是正是邪,与他接触的人有密切的关系。不仅佛教徒这样认为,世间的智者也是这样认为的。晋代的傅玄曾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初学佛者的正见没有稳固,千万不要跟坏人交往,否则自己也会变成坏人,此时特别需要好道友的提携和帮助,这样自己的善根才会不断增长。我看到外面的很多佛友在行持善法方面互相提携帮助,这样非常好。
    在邪见之中,特别要注意下面几种情况。
    有些愚痴恶劣的弟子尽管依止了一位贤善殊胜的上师,却对上师无有恭敬诚信之心,也未能正确理解教言,只是表面上装模作样,仅仅修了少许法便自吹自擂,实际上却在散漫懈怠中虚度人生,结果任何功德也未获得。这些人居然说:「某位恶上师欺骗了我,正法也不深奥。」最终以邪见死去而堕入恶趣。
    现在这样的人为数不少,本来他依止的上师非常好,可是由于他的心不正,反而把自己的过失都推到上师身上,说什么:「上师没有加持」、「上师没有智慧」、「我依止这位上师是个错误,白白浪费了很多时间,现在我离开他是一种解放」……甚至当着上师的面说很多难听的话,这种邪见深重者的前途只有堕入三恶道。
    有些人认为:我舍弃原来的上师,依止一位更有德行的上师,这样做应该是很好的。实际上,这种愚痴的想法不可能成功。以前我曾引用大量教证说明过这个道理,如果一个人以邪见而舍弃了原来的上师,纵然他依止再殊胜的上师也没有用,以后必定会堕入恶趣。
    还有些人说:「这个上师传的法不殊胜,我要到一个专门学戒律的道场参学。」其实,如果一个人的见解毁坏了,持戒也没有用。《中观四百论》云:「宁毁犯尸罗,不损坏正见,尸罗生善趣,正见得涅盘。」《历代法宝记》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宁毁尸罗,不毁正见,尸罗生天,增诸结缚(即烦恼),正见得涅盘。」因此,持戒可以转生善趣,正见可以获得解脱。如果一个人戒律毁坏了,只要有正见就还有忏悔的机会;如果他的正见毁坏了,即便他在无数劫受持清净戒律,可是不要说获得解脱,连善趣的名字都听不到。
    实际上,如果是邪见深重的人,再殊胜的上师也没法度化他,甚至佛陀来到他面前也无能为力佛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以前给孤独长者经常供养三宝,长者家的老仆女为人悭吝,对长者供养三宝很不高兴。一次,佛陀为了度化这个老仆女,来到老仆女面前。老仆女不想见佛,就以扇遮面,可是扇子却如同镜子一样透明。老仆女又用手覆面,十个指头又全化为佛。她闭眼不看,但心眼打开,见到虚空中徧满化佛。老仆女仍未生起信心,跑回家对须达长者说:「我今天遇上大恶对,见到瞿昙显现幻化,其身形如金山,双目逾青莲,放胜大光明。」说完便钻入木笼之中,以百张皮革覆盖木笼,并用白布缠裹头部,躲卧在黑暗处不出来。佛陀知道老仆女与自己无缘,与罗睺罗有大因缘,便派罗睺罗去度化她。罗睺罗幻化为转轮王的形相,很快就度化了老仆女,令她受三皈五戒,后来她在佛前出家证得阿罗汉果。从这个公案可见,如果一个人持有邪见,连佛陀那样的善知识都无法度化。
    除了对善知识生邪见以外,还有一种需要注意的生邪见的情况:有些在家人为了今生的幸福安乐,尽力作消灾延寿、顶礼转绕、净除罪障等佛事,然而,由于往昔的业力感召而屡遭病痛、失败等厄运,于是他们说:「别人造恶业却享受快乐,我们行善却落到了这种地步,看来三宝没有加持。」还有些人虽然精进行持善法、积累福德,可是却感受各种痛苦和违缘,他们便说:「我没有行持善法时没什么痛苦,现在行持善法反而感受种种痛苦,看来因果不真实。」诸如此类也是非常严重的邪见。
    实际上,广行善法之人今生遭受痛苦,这并不是三宝没有加持、因果不真实。恰恰是由于因果真实不虚,以行持善法之力使得往昔的恶业在现世提前成熟,感受完此果报后便可尽除此恶业,如今造的善法在后世必将成熟果报,绝不会虚耗;也正是因为三宝有加持力,才使往昔的恶业迅速现前,通过感受暂时的痛苦而清净宿世的恶业。这就是所谓的「大福者临趋善趣,痛苦犹如燃烈火。」
    以上我们宣讲了各种生邪见的情况,学习这些道理之后,希望每个人以此为鉴,努力断除自相续中的一切邪见!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0

    主题

    1664

    帖子

    537 小时

    在线时间

    妙定同修

    积分
    5412
     楼主| 发表于 2024-7-28 15: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我心相应 于 2024-7-28 15:17 编辑

    《楞严经》中,有五十阴魔。

    为何成魔?因微有所得,便自认成就。发大妄语,孛乱佛法。

    所以《大般若经》中有句话多番出现,叫“以无所得为方便”。安于“无所得”,便不易为魔诳惑。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8-14 00:48
  • 签到天数: 511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9]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实习

    81

    主题

    865

    帖子

    487 小时

    在线时间

    妙定同修

    琉璃光彌陀地藏彌勒.親近諸佛成就總持.分身眾生法界六度圓滿願

    积分
    5962
    发表于 2024-7-28 17: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29330686 于 2024-8-4 11:56 编辑

    隨喜樓主(我心相應)&過去現在未來全部留言者的無私分享提醒。
    隨喜尊敬感恩-淨界法師說法 全部工作人員發表於淨界法師弘法資料平台: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425102747778885/
    如是善事功德迴向法界一切眾生從現在開始永遠不嫌晚永遠不嫌遲找成佛因精準定向發戰不死的菩提心願堅決行願步步蠕動一直走下去向往永恆不變的三大阿僧祇劫以上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路六度四攝萬行福慧增長菩薩怖畏未來循業發現的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迴向相應蓮花化生於佛願淨土常隨佛學證無生法忍<但不妨礙我現在就開始努力嘗試除滅煩惱證無生忍無上正等正覺>回入娑婆共成佛道、迴向彌勒菩薩地藏菩薩。

    ====================================================================================
    ====================================================================================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 ... k/3236169926672159/

    一個人要先否定自己,大死一番,你才能徹底改變! 淨界法師
        整個生命的返妄歸真就是要先改變我們的心態。我們看下面這個圖表。
        我們先看最左邊的妄想心跟真如心,這是根本。
        妄想心,它是一切生死輪回、一切痛苦的根本
        什麼叫妄想心呢?
        就是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第一個,產生一個感受
        福報大的人,他快樂的感受會多業障重的人,他第一個感受苦惱會多,這個都不能怪現在的你,要怪就怪前生的你,但這個都不是重點。
        第二個,感受下一個就產生想象,這個要注意了
        當你的想象出現的時候,你住上去,你就產生一個輪回的力量唯識所現,然後唯識所住。那你再怎麼念佛都很難感應道交,因為你活在你的妄想,阿彌陀佛要感應你就困難
        因為你住在妄想,你就容易起顛倒呗,你就看不清楚真相了,你被你自己的感覺、被你的妄想牽著走啦
        所以,我們凡夫一個最根本的問題就是跟著感覺走、跟著妄想走
        那怎麼辦呢?
        《楞嚴經》的思想就是改變心態——我們要跟著真如走
        你要不斷地憶念、告訴你自己: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你本來沒有妄想、本來沒有生死的。從本來無一物當中去建立你的菩提心、去建立你的六波羅蜜
        這是一個目標——從妄想心轉成真如心,這是一個心態的改變
        那麼怎麼做呢?我們看方法,看右邊的這個,本經的意思就是修首楞嚴王三昧,就是正念真如
        正念真如當中,古德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不迷,第二個、不取,第三個、不動,就是戒定慧
        這個地方有兩個方法,我們改變我們的心態,第一個,利根人,善根特別強的人,直接用智慧觀照
        你妄想起來的時候,第一個、覺察,第二個、告訴你自己,這個是一個虛妄的假相,事情不是這樣子的
        你如果想要進步,我提醒大家,面對自己的想法,先多用否定的句子,不要太相信自己
        一個人要先否定自己,大死一番,你才能徹底改變。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想法經常用肯定的,你就很糟糕,你就跟著妄想走
        所以在整個回光返照當中,第一個,不迷,就是觀照力,正念真如
        你要觀想你自己本來沒有這個想象,那都是我自己想象出來的,事情不是這個樣子的
        所以,剛開始多用否定的口氣來面對你的想象,慢慢你就跟它脫離了。因為妄想要的是你的肯定嘛,你一肯定,它就很喜歡
        所以,首先你要能夠用觀照的力量來調伏妄想。
        不取,這個不取就是持咒,本經來說,理觀下一個就是持咒
        不動,就是持戒,四種清淨明誨
        利根人先從智慧下手,直接觀照——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自具足——妄想就脫落了,利根人。


    ====================================================================================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 ... k/3853613151594497/

    淨界法師:我們不是利根人,怎麼辦呢
    正念真如當中,古德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不迷,第二個、不取,第三個、不動,就是戒定慧。這個地方有兩個方法,我們改變我們的心態,第一個,利根人,善根特別強的人,直接用智慧觀照。你妄想起來的時候,第一個、覺察,第二個、告訴你自己,這個是一個虛妄的假相,事情不是這樣子的。你如果想要進步,我提醒大家,面對自己的想法,先多用否定的句子,不要太相信自己。一個人要先否定自己,大死一番,你才能徹底改變。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想法經常用肯定的,你就很糟糕,你就跟著妄想走。
    所以在整個回光返照當中,第一個,不迷,就是觀照力,正念真如。你要觀想你自己本來沒有這個想象,那都是我自己想象出來的,事情不是這個樣子的。所以,剛開始多用否定的口氣來面對你的想象,慢慢你就跟它脫離了。因為妄想要的是你的肯定嘛,你一肯定,它就很喜歡。
    所以,首先你要能夠用觀照的力量來調伏妄想。不取,這個不取就是持咒,本經來說,理觀下一個就是持咒。不動,就是持戒,四種清淨明誨。利根人先從智慧下手,直接觀照——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自具足——妄想就脫落了,利根人。
    那我們不是利根人,怎麼辦呢?先從不動下手,不要動。一般修《楞嚴經》的人有一個特點——反應不要太快。越重要的事情,當然小事情,比如說我要喝一杯開水,那就去喝唄,對不對?越重要的事情,越不要那麼容易反應,因為你的感覺跟妄想會誤導你。妄想有一個天敵,因為它沒有實體,時間是它最大的敵人,因為它是生滅性的
    什麼叫妄想?因為你的根、塵碰撞的時候,根境碰撞就把妄想創造出來。它是根境的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它是沒有實體的。沒有實體的東西最怕什麼?最怕你等待,因為你一等待,它就糟糕了,它就消滅掉。因為你的外境不斷地變,你的六根也不斷地變,所以它產生的妄想也不斷地變
    所以,一般來說,我現在產生一個想法,這個想法是如理思惟、從真如的菩提心顯現出來的,還是從我的妄想顯現出來的,怎麼判斷?先不動。不動的時候,這個如果是真實的智慧,真金不怕火煉,時間不會改變,過去、現在、未來。如果時間過去了,這個會消失掉,這個就是妄想妄想經不起時間的考驗。我們現在很多的學問都告訴我們注重效率、知道馬上去做,其實這個是違背《楞嚴經》的思想。越是重要的事情,越是面臨生命的抉擇、到底該不該做的時候,慢一點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5

    主题

    431

    帖子

    170 小时

    在线时间

    和敬同修

    佛只告诉你这样选的后果,并不负责替你选择

    积分
    1504
    发表于 2024-8-1 16:52: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相信你的大脑阿,所有真理都是半真理,并不说是错,而是说对了一半,还有另一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7 06:41 , Processed in 0.13052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