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049|回复: 1

菩薩有兩種力: 煩惱力及智慧力;出自T13n0397大方等大集經第九卷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3-31 06:20
  • 签到天数: 10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成员

    60

    主题

    2470

    帖子

    975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907
    发表于 2023-9-9 20: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PadmaRatnaJvala 于 2024-2-19 15:38 编辑

    末學覺得多看一些經論,例如T13n0397大方等大集經、T26n1525彌勒菩薩所問經論 (9卷),
    能夠助益菩提道的。

    T13n0397_009 大方等大集經 第9卷
    https://tripitaka.cbeta.org/T13n0397_009

    [0054b16] 「善男子!譬如羅網多有諸結,有人在中以呪術力,破網得出隨意而去。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入眾生中以智呪力,壞煩惱網隨意自在,雖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能通達眾生所行。」

    [0054b21] 爾時,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初發無上菩提心時,聞諸眾生有如是行,不驚不怖,是事實難,不可思議。」

    [0054b23] 佛言:「舍利弗!於意云何?如師子子,雖復初產,聞師子吼,有怖畏不?」

    [0054b25] 「不也。世尊!」

    [0054b25] 「菩薩摩訶薩初發無上菩提心時,聞眾生行亦復如是。舍利弗!於意云何?火勢雖小,畏乾薪不?」

    [0054b27] 「不也。世尊!」

    [0054b27] 「菩薩摩訶薩初發無上菩提心已,得智慧火亦復如是。舍利弗!如來今以非喻為喻。舍利弗!譬如猛火與諸乾薪,結期七日當大戰鬪。爾時,一切乾樹草木種種枝葉悉共聚合如須彌山;爾時,猛火有一親友而語之言:『汝今何故,不自莊嚴多求援助?彼薪眾多,汝唯一己,何能當之?』時火答言:『彼怨雖多,我力能敵,不須伴黨。』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雖諸煩惱悉共和合其勢熾盛,菩薩智慧力能消伏。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有二種力:一、煩惱力;二、智慧力。

    菩薩若無煩惱力者,則不能共諸眾生行,亦不能知眾生行處,亦當證於聲聞緣覺,是故菩薩以煩惱力遍遊諸有不生怖畏,是名菩薩行於方便。

    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26冊No.1525 彌勒菩薩所問經論第2卷 (全部為9卷)【後魏 菩提流支譯】
    https://tripitaka.cbeta.org/mobile/index.php?index=T26n1525_002

    「是故菩薩摩訶薩發心已來,一切心行不同聲聞、辟支佛等,以諸菩薩摩訶薩心行等法本來不同故;若一切同者,應聲聞作菩薩,菩薩作聲聞。」

    問曰:「如聲聞人先斷見道煩惱,然後漸斷修道煩惱,菩薩何故不同聲聞,先斷見道煩惱,然後乃斷修道煩惱?」又問:「如菩薩取無量世住,修集無量善根,須陀洹等何故不取無量世住,亦不修集無量善根?」

    答曰:「須陀洹等常有樂斷煩惱心故,以得無漏對治明故,轉轉怖畏諸世間故,生如是心:『何時當得離一切苦入無餘涅槃?』故修道中餘殘煩惱自然漸盡。以是義故,聲聞不取無量世住,亦不修集無量善根。菩薩之人無量世來,為諸眾生作利益因,為諸眾生作利益事,得如是等畢竟之心。復見真如甘露法界,觀察一切諸眾生身,而實不異我所求處,是故菩薩見修道中一切煩惱能障利益眾生行故,即見道中一時俱斷。又以觀察利益一切諸眾生樂勝涅槃樂,是故菩薩取無量世住於世間修一切行,謂薩婆若智故能明見,修集無量菩提善根,得大菩提利,是故修集無量善根。」

    問曰:「菩薩若見修道煩惱能障利益諸眾生行,以是義故,於見道中即斷除者,以何義故,即見道中不以世間智伏修道煩惱?」

    答曰:「遠離一切煩惱名不退轉因,若離無漏道見法,離無漏道斷一切煩惱者,可如是難,何故世間道不伏修道煩惱?若世間道同世間道,無如是力,是故不得言不退轉;而此菩薩即見道時永斷一切所治之法,得大悲等生畢竟菩提心,名不退轉菩薩。應知!是故菩薩如實見法成就方便,不取聲聞、辟支佛地,如實知見一切世間種種過患,為欲利益一切眾生行世間行,不捨世間,不為世間過患所染。


    「是故聖者文殊師利告天子言:『諸天子!菩薩摩訶薩不住有為不住無為,是故菩薩名為福田。何以故?菩薩離有為法、不住無為法,知有為有過、知無為無過。知一切過故,不住有為;知無為法,不住無為。諸天子!如大力士仰射虛空,而彼射箭於虛空中無所依住,而不墮地。諸天子!此事為難,更有難者。』天子白文殊師利言:『如是之事希有最難,更無難者。』文殊師利告天子言:『菩薩摩訶薩所作難事復過於此,以菩薩摩訶薩不捨有為而證無為,不墮有為而能教化墮有為者。』」


    以上。



    共同學習佛法、改善娑婆世界人間制度及思想、行為,與增益地水火風組合而成之器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3-31 06:20
  • 签到天数: 10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成员

    60

    主题

    2470

    帖子

    975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907
     楼主| 发表于 2023-9-11 14:17: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彌陀佛,好帖子沒人頂,可惜啊,我自己頂起來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8 06:07 , Processed in 0.10731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