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678|回复: 24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6-11 21:27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胜妙罗施食村常住同修

    1261

    主题

    8970

    帖子

    3035 小时

    在线时间

    服务人员

    煩惱實則栴檀樹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0270
    发表于 2022-4-28 22: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差別在於不同於有為法

    只有無為法才能造就出法身賢聖

    請問什麼是無為法?

    一路走來能記憶的是凡心,忘記的是佛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5-13 04:43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316

    主题

    1254

    帖子

    645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4123
    发表于 2022-4-29 05: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福智无边 于 2022-4-29 15:29 编辑

    我试着回答一下
    当下的心和当下的物一元 既无为法
    当下问什么是无为法的竹贤师兄既是无为法
    当下福智无边用键盘打字回复竹贤师兄提问的什么是无为法既是无为法

    当相既道 既事既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2-28 08:05
  • 签到天数: 796 天

    连续签到: 11 天

    [LV.10]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成员

    403

    主题

    1657

    帖子

    662 小时

    在线时间

    禁止访问

    积分
    5342
    发表于 2022-4-29 21: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2-28 08:05
  • 签到天数: 796 天

    连续签到: 11 天

    [LV.10]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成员

    403

    主题

    1657

    帖子

    662 小时

    在线时间

    禁止访问

    积分
    5342
    发表于 2022-4-29 23: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2-28 08:05
  • 签到天数: 796 天

    连续签到: 11 天

    [LV.10]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成员

    403

    主题

    1657

    帖子

    662 小时

    在线时间

    禁止访问

    积分
    5342
    发表于 2022-4-29 23:2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6-11 21:27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胜妙罗施食村常住同修

    1261

    主题

    8970

    帖子

    3035 小时

    在线时间

    服务人员

    煩惱實則栴檀樹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0270
     楼主| 发表于 2022-4-30 11:55:12 | 显示全部楼层
    福智无边 发表于 2022-4-29 05:56
    我试着回答一下
    当下的心和当下的物一元 既无为法
    当下问什么是无为法的竹贤师兄既是无为法

    我們在有為法裡面一定要會無為法,什麼是無為法世尊說無知最清凈。這裡的無知就是離開思考離開妄想。等有一天我們把無為法都弄熟了。再用無為法跟有為法兩道相因才能生中道義。
    一路走來能記憶的是凡心,忘記的是佛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5-13 04:43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316

    主题

    1254

    帖子

    645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4123
    发表于 2022-4-30 15: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竹賢 发表于 2022-4-30 11:55
    我們在有為法裡面一定要會無為,什麼是無為法世尊說無知最清凈。這裡的無知就是離開思考離開妄想。等有一 ...

    赞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5

    主题

    899

    帖子

    174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0670
    发表于 2022-5-2 11: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岛 于 2022-5-2 12:02 编辑

    了解无为法,先认识有为法。什么是有为法?因缘所生法就是有为法,有为法的有为不是世间积极有为作为的有为,而是因缘生灭有为。也就是说,因缘法都是有为法,包括宇宙、六道、生死等一切世间事物都是有为法。了解有为法,就可以反过来知道,无为法不是因缘法,不是因缘生灭法。无为法是离开因缘生灭的,是不生不灭的,是本来如此的,是无生无灭的。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一切有为法,就是五蕴诸法,就是因缘生灭法,五蕴诸法都是有为法,当然身见我见、我相法相、我执法执也都是有为法。无为法解脱了五蕴。本来就不是五蕴,就超越五蕴。虚空无为、法身无为、真如无为。

    无知最清净,不是世间的无知,而是不立知见的无知。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盘。无知是说不要知见上再立知,保持知见无见的无知。道理是什么呢?因为知见本有的,本有知见知觉,人人都有,婴儿都有,众生都有,但是众生执迷在本有知见上再立知,额外的产生了妄想的知,产生了妄想,就继续执迷于身见、我见等一切妄想、妄念,以及执迷于后天的各种妄想和思维,而遮蔽了本有的知见、知觉。这就是无明之本。众生本有知见、知觉,所以不再执迷、沉浸于一切妄想、妄念,自然能返回和保持无见无知的知觉。本有的知见无见的知见、知觉就是涅槃,回归不生不灭的无生涅槃。

    妄想当然应该舍去,那么能否思考思维呢?当然思考、思维也是知见立知。但是,对于已经执迷沉浸妄想大海中的众生,用正思维可以破除妄想,破除妄想了,正思维也就舍弃了,返回于本有的觉性。所以,正思维可以用,这是工具,达到目的了,也自然舍弃,真到了目的,自然就不用思维了,而是开发恢复无我智慧觉性。所以,止观中,用思维先修定,再于定中正思维无我,破除我相法相妄想,而开悟无我智慧。用正思维破除妄想,回归无知无见的知觉,好比其人自断其命,又好比以毒攻毒。

    还有的修法,直接就不用思维,而是从开始修心,就一路舍离妄想妄念,对于一切妄想都逐渐舍离,从小妄想开始舍离,渐渐深入到乃至身见我见、我执法执、五蕴十八界这些大妄想都能舍离,自然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这种修法很高明,但不易坚持。因为众生执迷跟随妄想的习惯很牢固,要不跟随妄想是比较难。比如,就坐着那里不动放松,可能很多都坐不住,因为心理习惯了各种主动妄想攀缘,让他放松下来静坐几小时,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要主动有意去想,无所用心,那就坐不住,心理就受不了,总要找事情来想,来玩,来娱乐,但是他打游戏、打麻将,吹牛聊天几个小时完全能坐得住。所以这种一路舍心的修行,让人没有抓拿,很高明简易,但是也很难,难在坚持。需要足够的福德善根才能坚持下去。地藏菩萨教授真如实观和唯心识观时也说,业障重的人,可以先去勤奋念佛念地藏菩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0

    主题

    1664

    帖子

    537 小时

    在线时间

    妙定同修

    积分
    5412
    发表于 2022-5-2 12:2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我心相应 于 2022-5-2 12:33 编辑

    《思益梵天所问经》

    有为法无为法有何差别?答言:有为法无为法文字言说有差别耳。所以者何?以文字言说言是有为是无为。若求有为无为实相,则无差别。以实相无差别故。


    若二则有为 非二则无为。离是二边者 是名行菩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5

    主题

    899

    帖子

    174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0670
    发表于 2022-5-2 14: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实相说,有为无为无差别,但为什么文字言说有差别呢?可见还有有差别的道理,所以文字言说才说有差别的。
    从实相说,都是空相,自然无差别,五蕴皆空,五蕴即空,空即五蕴,所以,实相来说,空和五蕴都无差别。但这是从实相的角度来说的。而从体的角度是不同的,五蕴虚妄梦幻,而真如真实不虚。所以,无色、色、受、想、识,无十八界,无十二因缘。

    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因缘有为法是假名有,也是空,离空有二边,是中道义。离二边,就是不要执迷两边的边见,既有即空,而非要么只有空,要么只有假有,而是即假有又即空。

    离是二边者 是名行菩提。离执迷有为或者无边两边,不住两边,是行菩提。菩提就是觉悟、觉性。无为当然对,但执迷无为就不对。有为用于普度众生也是对的,但执迷有为也不行。真无为,就不能执迷一切,包括不能执迷无为,这才是无为。有为上虽然普度众生,但是不执迷有为。菩萨不尽有为,不住无为,离二边。

    具福德故,不住无为;

    具智慧故,不尽有为。

    大慈悲故,不住无为;

    满本愿故,不尽有为。

    集法药故,不住无为;

    随授药故,不尽有为。

    知众生病故,不住无为;

    灭众生病故,不尽有为。

    诸正士菩萨以修此法,

    不尽有为,不住无为,

    是名尽、无尽解脱法门,汝等当学!

    ——《维摩诘所说经 · 菩萨行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5

    主题

    899

    帖子

    174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0670
    发表于 2022-5-2 14:4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岛 于 2022-5-2 19:26 编辑

    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从实相说,哪有什么众生?更没有众生可度、得度。但不能执迷这一边,执迷了,认为不用度众生了,本就没有众生,还度什么众生?这样执迷的话,就落入边见了,执迷一边的偏见、边见了。虽然从实相上确实没有众生可度,但是从因缘法上,存在因缘众生,存在如幻众生,所以还是要度化如幻众生。度化众生,也是如幻因缘。所以,虽然度化众生,但是不执迷真有众生,因为实质没有众生,众生都是幻化的众生。所以,也不能执迷真有众生这一边。虽然明知、深知实无众生,但大悲度化一切如幻众生。这是离二边的中道菩提行。

    同样的道理,从实相来说,根本就无我,那还度什么我呢?虽然实质实相根本无我,但是有妄想幻化执迷之我,所以还是要度妄想幻化执迷的我。度幻化的我,度一切幻化六道众生,破除身见我见,开悟无我智能,乃至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是修行离二边的大菩提道。从实相的角度说,因缘法也是空相,也是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虽然要修空,要无我,但也要修一切善法,普度众生。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也是从实相来说的。但不能只看这一面,就认为众生就是佛,不用再修行了。还要看到众生和佛的福德智慧解脱方面的差距巨大。所以佛和众生实相上是无差别,但另一面还有巨大差别。虽然众生和佛无差别,但还是要修行才能成佛。也正是因为众生和佛无差别,所以才能修行成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5

    主题

    899

    帖子

    174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0670
    发表于 2022-5-2 15: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维摩诘言:「譬如幻师见所幻人,菩萨观众生为若此;如智者见水中月,如镜中见其面像,如热时焰,如呼声响,如空中云,如水聚沫,如水上泡,如芭蕉坚,如电久住,如第五大,如第六阴,如第七情,如十三入,如十九界,菩萨观众生为若此;如无色界色,如焦谷牙,如须陀洹身见,如阿那含入胎,如阿罗汉三毒,如得忍菩萨贪恚毁禁,如佛烦恼习,如盲者见色,如入灭尽定出入息,如空中鸟迹,如石女儿,如化人起烦恼,如梦所见已寤,如灭度者受身,如无烟之火,菩萨观众生为若此。」

    文殊师利言:「若菩萨作是观者,云何行慈?」

    维摩诘言:「菩萨作是观已,自念:我当为众生说如斯法,是即真实慈也。行寂灭慈,无所生故;行不热慈,无烦恼故;行等之慈,等三世故;行无诤慈,无所起故;行不二慈,内外不合故;行不坏慈,毕竟尽故;行坚固慈,心无毁故;行清净慈,诸法性净故;行无边慈,如虚空故;行阿罗汉慈,破结贼故;行菩萨慈,安众生故;行如来慈,得如相故;行佛之慈,觉众生故;行自然慈,无因得故;行菩提慈,等一味故;行无等慈,断诸爱故;行大悲慈,导以大乘故;行无厌慈,观空无我故;行法施慈,无遗惜故;行持戒慈,化毁禁故;行忍辱慈,护彼我故;行精进慈,荷负众生故;行禅定慈,不受味故;行智慧慈,无不知时故;行方便慈,一切示现故;行无隐慈,直心清净故;行深心慈,无杂行故;行无诳慈,不虚假故;行安乐慈,令得佛乐故;菩萨之慈,为若此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5

    主题

    899

    帖子

    174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0670
    发表于 2022-5-2 15: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有为皆是无常,虚空无为是故为常,佛性无为是故为常。虚空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如来,如来者即是无为 ——  大涅槃经

    无生寂灭,本自无为,而一起用,皆是有为。

    慧明法师开示 —— 真心法身是无为,妄心报身是有为。无为是体,有为是用。用不离体,体不离用。故名不二。
    盖法身无为,报身有为,离开有为,不显无为;一切有为,皆本无为。

    如修行人,依法起修,以假修真,修到真空妙有,妙有真空,即假成真,以证无为,是名曰体。以真应幻,现示有为,是名曰用。依体起用,即相离相。即相是用,离相是佛。本此佛心,随缘度生,不著有为,不落无为。有为无为,本来不二,一切一切,皆是如此。只因众生执著太深,说有著有,说无著无,说一著一,说二著二。所以佛又说有无不二,真妄兼说,随说随扫,以显不二。其实皆是权巧方便,引人入胜。说到归元,不二法门亦不可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2-28 08:05
  • 签到天数: 796 天

    连续签到: 11 天

    [LV.10]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成员

    403

    主题

    1657

    帖子

    662 小时

    在线时间

    禁止访问

    积分
    5342
    发表于 2022-5-2 16: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6-11 21:27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胜妙罗施食村常住同修

    1261

    主题

    8970

    帖子

    3035 小时

    在线时间

    服务人员

    煩惱實則栴檀樹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0270
     楼主| 发表于 2022-5-2 20: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修行人,依法起修,以假修真,修到真空妙有,妙有真空,即假成真,以證無爲,是名曰體?


    請問依法起修?依什麼法起修。(六祖云我若有法與汝即是狂汝)

    請問以假修真?假的就是假的,怎麼變真的。

    以證無爲,是名曰體?体本具足,因無為法而契本原,為什麼還証無為。

    還有請您說說什麼是空性。
    一路走來能記憶的是凡心,忘記的是佛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6-11 21:27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胜妙罗施食村常住同修

    1261

    主题

    8970

    帖子

    3035 小时

    在线时间

    服务人员

    煩惱實則栴檀樹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0270
     楼主| 发表于 2022-5-2 20:50: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行者當如是知,如是用,若用偏了,即爲空談,虛度時光而已!
    理知并實修,成道有餘!


    請問什麼是理知并實修?你的理是什麼?

    成道有餘!?你成道的麼?怎麼敢打包票

    還有請您說說什麼是空性
    一路走來能記憶的是凡心,忘記的是佛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6-11 21:27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胜妙罗施食村常住同修

    1261

    主题

    8970

    帖子

    3035 小时

    在线时间

    服务人员

    煩惱實則栴檀樹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0270
     楼主| 发表于 2022-5-2 21: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僧問本寂禪師。如何是一老。山雲。不扶持。雲如何是一不老。山雲枯木。

    說明:一老一不老也是二路分,一老的是指妄心、思惟、妄情、煩惱、一切生滅的,是不須去扶持、減除它的。一不老是枯木是無心、空、不生不滅的與一切不相幹的。

               禪宗會了空是賓中主就有本可據了,但也開始了龍蛇混雜,蛇永遠不可能成為龍的,當龍成熟了蛇就自然退敗了,所謂野狐跳入金毛窟。
    一路走來能記憶的是凡心,忘記的是佛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2-28 08:05
  • 签到天数: 796 天

    连续签到: 11 天

    [LV.10]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成员

    403

    主题

    1657

    帖子

    662 小时

    在线时间

    禁止访问

    积分
    5342
    发表于 2022-5-2 21:4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2-28 08:05
  • 签到天数: 796 天

    连续签到: 11 天

    [LV.10]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成员

    403

    主题

    1657

    帖子

    662 小时

    在线时间

    禁止访问

    积分
    5342
    发表于 2022-5-2 21: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21 20:05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5

    主题

    44

    帖子

    326 小时

    在线时间

    和敬同修

    积分
    1954
    发表于 2022-5-2 22: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有静,后有观。
    静有别,观有异。
    无为法,见合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9 21:42 , Processed in 0.13175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