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979|回复: 0

印光大师:有狂妄知见执理废事的人,不能融合事理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9 07:39
  • 签到天数: 15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8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49
    发表于 2021-3-2 18:4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印光大师:有狂妄知见执理废事的人,不能融合事理


    253.净土,约事则实有至极庄严之境象,约理则唯心所现。良以心清净故,致使此诸境界悉清净,理与事固不能分张,不过约所重之义,分事分理耳。汝但详看宗教不宜混滥论中,真俗二谛之文理,及约境所唯之义,自可了知矣。(论中真俗二谛之文理,及约境所喻之义,已采入本编论宗教一节,阅之即知。编者敬注)事理二法,两不相离。由有净心,方有净境。若无净境,何显净心。心净则佛土净,是名心具。若非心具,则因不感果矣。(三)复马宗道书
    净土,从事相上讲,确实有依报和正报非常庄严的境界;从理论上讲,则都是唯心所现。因为心清净的缘故,致使外在的物质环境都清净。理与事当然不能截然分开,不过从偏重的义理上,则分事分理。你只要详看《宗教不宜混滥论》中“真俗二谛”的文理及“约境所喻”之义,自然可以完全明白。事理二法,两不相离。由于有净心,才能有净境,若无净境,何显净心?心净则佛土净,这是叫做自心本具。若非自心本具,则因不感果了。
    254.以大悟一法不立之理体,力行万行圆修之事功,方是空有圆融之中道。空解脱人,以一法不修为不立,诸佛称为可怜悯者。莲池大师云:着事而念能相续,不虚入品之功。执理而心实未通,难免落空之祸。以事有挟理之功,理无独立之能故也。吾人学佛,必须即事而成理,即理而成事。理事圆融,空有不二。始可圆成三昧,了脱生死。若自谓我即是佛,执理废事,差之远矣。当用力修持,一心念佛。从事而显理,显理而仍注重于事,方得实益。(三)息灾法会法语
    大彻大悟,见一法不立的理体,然后能够不舍一法,力行万行圆修的事功,才是空有圆融的中道。执空的小乘行者,以“一法不修”视为“一法不立”,诸佛称他为“可怜悯者”。莲池大师说:“着事而念能相续,不虚入品之功;执理而心实未通,难免落空之祸。”这是因为事中自然包含有理,而理不能独立于事外的缘故。我们学佛,必须即事而成理,即理而成事,理事圆融,空有不二,才可以达到三昧境界,了脱生死。如自认为我即是佛,执理废事,实际上就与万德庄严的果上佛差得太远了!应当用力修持,一心念佛。从事而显理,显理而仍注重于事,才得实益。
    255.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弥陀佛,而未达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决志愿求生故,如子忆母,无时暂忘。此未达理性。而但依事修持也。理持者,信西方阿弥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心具者,自心原具此理,心造者,依心具之理而起修,则此理方能彰显,故名为造。心具即理体,心造即事修。心具、即是心是佛,心造、即是心作佛。是心作佛,即称性起修。是心是佛,即全修在性。修德有功,性德方显。虽悟理而仍不废事,方为真修。否则便堕执理废事之狂妄知见矣。故下曰: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为系心之境,令不暂忘也。此种解法,千古未有。实为机理双契,理事圆融,非法身大士,孰克臻此。以事持纵未悟理,岂能出于理外。不过行人自心未能圆悟。既悟焉,则即事是理。岂所悟之理,不在事中乎。理不离事,事不离理。事理无二,如人身心,二俱同时运用。断未有心与身,彼此分张者。达人则欲不融合而不可得。狂妄知见,执理废事,则便不融合矣。(正)复马契西书九
    注重事修的人,相信有西方阿弥陀佛,只是还未通达明了“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道理,但是求生西方的决心很坚决,如子忆母,没有忘记的时候。这是不懂理性,但能依事修持的人。注重理修的人,相信西方阿弥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心具就是自心原具此理,心造就是依照心具之理起修,理性才能显露,故名为“造”。心具即理体,心造即事修。心具,即是心是佛;心造,即是心作佛。是心作佛,即称性起修;是心是佛,即全修在性。修德有功,性德才显。悟理之后,仍不废事修,才为真修,否则便堕落于“执理废事”的狂妄知见中了。
          所以说:“以自心所具所造的六字或四字洪名,为系心之境,让人时刻不要忘记。”此种解法,千古未有,而实为契理契机,理事圆融。非法身大士,谁能达到这种境界?因为注重事修的人,纵然未能悟理,而事修难道又能出于理外?只不过注重事修的人,自心未能圆悟,一旦圆悟,则即事是理。难道所悟之理,不在事中吗?理不离事,事不离理,事理无二,如人的身心合一,二者同时运用,绝对没有心与身彼此分开的。大聪明人,想要不融合事理是做不到的。只是那些有狂妄知见,执理废事的人,才不能融合事与理。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3 06:50 , Processed in 0.10438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