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986|回复: 0

印光大师:至诚恳切持佛名号,必有相视而笑之一日也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9 07:39
  • 签到天数: 15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8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49
    发表于 2021-3-2 17: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印光大师:至诚恳切持佛名号,必有相视而笑之一日也

    256.此心周遍常恒,如虚空然。吾人由迷染故,起诸执着。譬如虚空,以物障之,则便不周遍、不常恒矣。然不周遍、不常恒者,乃执着妄现,岂虚空果随彼所障之物,遂不周遍、不常恒乎。是以凡夫之心,与如来所证之不生不灭之心,了无有异。其异者,乃凡夫迷染所致耳。非心体原有改变也。弥陀净土,总在吾人一念心性之中。〖澫师所谓“信自性中实有西方现成佛道之弥陀如来。唯心中实有庄严之极乐世界。深心弘愿。决志求生。”即是此意,编者敬注〗则阿弥陀佛,我心本具。既是我心本具,固当常念。既能常念,则感应道交,修德有功,性德方显,事理圆融,生佛不二矣。故曰:以我具佛之心,念我心具之佛,岂我心具之佛,而不应我具佛之心耶。(正)同上
    此心周遍法界,亘古不变,如虚空一样。我们由于迷惑污染,起了种种的执著,譬如虚空,有物障蔽,就变得不周遍,不永恒了。然而,不周遍,不永恒,是因为执著而产生的幻相,难道虚空真的会因为障蔽之物,就从此变得不周遍,不永恒了吗?所以,凡夫的心,与如来所证不生不灭的心,是一模一样,没有一点差异的。之所以有差异,是凡夫迷惑污染罢了,并非心体原有改变。弥陀净土,总在我们的一念心性中,则阿弥陀佛,我心本具。既然是我心本具,就应当常念。既能常念,则感应道交。修德有功,性德才能显露,事理圆融,众生与佛不二啊。所以说:“以我具佛之心,念我心具之佛。哪有我心具的佛,不应我具佛的心呢?”
    257.此之心性,具无量德。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在凡不减,在圣不增。由迷悟之不同,致十界之差别。即此十界,一一无非心具心造,心作心是。求生西方,即真无生。以生乎心具心造心作心是之西方,非彼执理废事,空有其名,实无其境之西方也。乃决定生、而无有生相,决定无生、而无有无生之相、之生无生也。以信愿念佛,求生于自己心具、心造、心作、心是、之西方,故虽生而无有生相,虽无生而不住无生之相。此生无生论之大旨也。(三)净土生无生论讲义序
    心性具无量德,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在凡不减,在圣不增。由于迷悟不同,致使形成十界的差别。这个十界,一一无非心具心造,心作心是。求生西方,是真的无生,因他生于心具心造,心作心是的西方,不是执理废事,空有其名,实无其境的西方。决定生,而无有生相;决定无生,而没有无生之相,这是生而无生。信愿念佛,求生于自己心具,心造,心作,心是的西方,所以是虽生而无有生相,虽无生,却不停留于无生之相。这就是“生无生论”的大概要旨。
    258.寂照不二,真俗圆融之义,下文极为发挥显示,何不体认以求了解乎。今先将此四字之义说明,则自势如破竹,一了俱了矣。上说吾心本具之道,与吾心固有之法,原是寂照不二,真俗圆融。何名为寂,即吾不生不灭之心体。有生灭便不名寂。何名为照,即吾了了常知之心相。不了了常知,便不名照。何名为真,即常寂常照之心体,原是真空无相,一法不立。何名为俗,俗即假义。谓虽则一法不立,而复万法俱备,万德圆彰。〖万法万德,即事相也。事故名俗〗寂即是体,照即是体之相状与力用耳。此体、相、用三,原是一法。具此三义,故曰寂照不二。真即是理性,俗即是事修。此理性本具事修之道,此事修方显理性之德。〖所谓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也。〗故曰真俗圆融也。下去离念离情,不生不灭,谓此寂照真俗之体相理事,均皆离念离情,不生不灭也。详观下喻,并所断之数句,自可了然于心矣。如仍不了,则是宿欠修习。但至诚恳切持佛名号,待业障一消,则明如观火,必有相视而笑之一日也。(三)复叶聘臣书
    “寂照不二”与“真俗圆融”的道理,下文将对此义进行发挥和阐述,何不体会认识以求了解呢?先将“寂照”和“真俗”这四个字的含义说明,就会势如破竹,一了俱了。我心本具的道,与我心固有的法,原是寂照不二,真俗圆融的。什么叫做“寂”呢?就是我们不生不灭的心体,有生灭是不能叫“寂”的。什么叫做“照”呢?就是我们常常清楚自己的心相,不能完全知道自己的心相,就不能叫做“照”。什么叫做“真”呢?就是我们常寂常照的心体,原是真空无相,无有一物。什么叫做“俗”呢?“俗”就是假。虽然心体原是一法不立的,却又能万法俱备,万德圆彰。(万法万德就是事相,叫做俗。)
          寂即是体,照就是体的相状与力用。体,相,用三个方面,原是一法,具此三义,所以叫做“寂照不二”。真即是理性,俗即是事修。理性本具事修之道,事修才显理性之德(所谓全性整修,全修在性也)所以叫做“真俗圆融”。离念离情,不生不灭,就是说这个寂照真俗的体相理事,都是离念离情,不生不灭的。仔细想想这些喻示,以及我所说的数句,自然心中完全清楚明白了。如果仍然不明了,则说明你过去生中欠修习。现在只要能够至诚恳切地持佛名号,等待业障一消,则明如观火,必有开悟而相视一笑的那一天。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3 06:49 , Processed in 0.11788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