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77|回复: 0

印光法师:我们怎么可以不自量力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9 07:39
  • 签到天数: 15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8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49
    发表于 2021-1-11 14:4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印光法师:我们怎么可以不自量力

    观想一法,非理路明白,观境熟悉,无躁妄欲速之心,有镇定不移之志者,修之则损多益少。至于实相念佛,乃一代时教,一切法门,通途妙行。如台宗止观,禅宗参究向上等皆是。所谓念自性天真之佛也。如是念实相佛,说之似易,修之证之,实为难中之难。非再来大士,孰能即生亲证。持名一法,乃即事即理,即浅即深,即修即性,即凡心而佛心之一大。法。门也。于持名识其当体实相,则其益宏深。外持名而专修实相,万中亦难得一二实证者。能得苏东坡、曾鲁公、陈忠肃、王十朋等之果报,犹其上焉者。了生脱死一事,岂可以志大言大而成办乎哉。(正)复吴希真书
    观想这个方法,如果不是那种理路明白,观境熟悉,无躁妄速成之心,有镇定不移之志的人,修它则损多益少。至于实相念佛,乃是一代时教,一切法门的通途妙行。如天台宗的止观,禅宗参究向上等都是实相念佛,即所谓念自性天真之佛。这个念实相佛,说起来容易,要修行有证,实在是难中之难。如果不是再来的大士,谁能即生亲证?持名这个方法,是即事即理,即浅即深,即修即性,即凡心又佛心的一个法门。于持名一法能认识到它当体便是实相,那么受到它的利益非常宏大深远。舍弃持名念佛而专修实相念佛,则一万人之中难得有一两个实证者。能得到苏东坡,曾鲁公,陈忠肃,王十朋等的果报,已经是属于上等的了。了生脱死的大事,难道光志大言大就可以成办了吗?.佛为九法界众生说,吾人何可不自量,而专主于最胜者观乎。丈六八尺,佛已为我辈说过矣。下品将堕地狱之前,大开持名之法。是观经仍以持名为最要之行。无量寿,详说佛誓及与净相,是为依小本修者之要诀。由有此二经,则知小本之文,但摄要耳。是知虽依小本,不得以二本作不关紧要而忽之。至于修持,果真至诚,于一瞻一礼一称名,皆可消无量罪,增无量福。非一定须作么修方可耳。心地清净,圣境现前,乃得我固有。何可如贫儿拾金,作极喜颠状。既有此状,完全是凡情气概。若不省察,难免着魔。(续)复济善师书 佛为九法界众生说法,我们怎么可以不自量力,而专门以最难的观想为主呢?超过常人八尺的丈六金像,佛已为我们说过了。下品将要堕地狱之前,大开持名之法,因此《观无量寿经》仍然以持名为最重要的修行。《无量寿经》详说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以及极乐世界清静庄严之相,是作为依小本《阿弥陀经》修行的要诀。正是因为有了这两本经,我们才知道《阿弥陀经》的内容只是上述两本经的要点罢了。因此,虽然是依小本《阿弥陀经》修行,但也不能忽视这两本经,认为它们无关紧要。至于修持,果然真正至诚,一顶礼一称名,都可消灭无量罪过,增无量福德,并非一定有什么固定的方式啊!心地清净,圣境现前,是我本来就具有的,怎么可以如贫儿拾金,显出喜得发狂的样子?既然有这个样子,完全是凡情气概。若不省察,难免着魔。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是为万修万人去之最直捷稳当法门。必须先要将此法门之所以然,了然于心。若有馀力,再去研参一切经论。各种法门,均可为此法门之助。(续)致罗世芳书 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是万修万人去的最直捷稳当的法门。我们心中,必须先要清楚明白这个法门的所以然。如果还有余力,再去参究一切经论。各种法门,都可作为这个法门的辅助。
    南无阿弥陀佛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3 23:56 , Processed in 0.11778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