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65|回复: 0

了解地藏菩萨金乔觉的传奇一生!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9 07:39
  • 签到天数: 15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8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49
    发表于 2020-9-17 08: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了解地藏菩萨金乔觉的传奇一生!


    “地藏菩萨”是佛教大乘菩萨之一。


    其受释迦牟尼佛嘱咐,


    在释迦既灭、弥勒未生之前,


    自誓尽度六道众生,拯救诸苦,始愿成佛。


    其大悲大愿最胜最广,犹如大地一样,含藏无量善根种子。


    《地藏十轮经》谓其“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


    故其尊号为“大愿地藏王菩萨”。


    地藏菩萨赞


    中。。国佛教视九华山为地藏菩萨的应化之地。在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所供奉的四大菩萨中,惟有九华山的地藏菩萨是有历史考证的其人其事。


    九华山地藏垂迹之降迹新罗


    释迦牟尼逝世后1500年,地藏菩萨降生于新罗王族,姓金名乔觉,心慈貌恶,秉性聪悟。身高七尺,头顶高耸奇骨,才力过人。


    九华山地藏垂迹之航海入唐


    他崇佛好道,曾自诲说:“世上儒家六经、道家三清法术之内,只有佛门第一经义与我心相合。”于是抛弃王族生活,二十四岁削发为僧。为广传佛法,虔诚修行,唐开元年间,他带了一条叫谛听的白犬,渡海入大唐国。


    九华山地藏垂迹之振锡九华


    地藏菩萨金乔觉振锡观方,辗转至江南池州九子山(九华山),遥观山色,见峰峦叠翠,奇丽多姿,山间苍松、翠竹、岩石、瀑布、田园山庄,都别有情趣,心中大喜。他带着白犬啼听,翻高山,越险岩,走遍了九华山的峰峰岭岭,终于找到了理想的修行之所--神光岭。(当时称南台)金乔觉到了神光岭,住在一个山洞里。苦心清修,山中的人们都称他为洞僧。


    九华山地藏垂迹之山神涌泉


    释地藏苦修时,常晏坐于东崖。白天他爬上洞顶巨大而岩石上坐禅诵经,饿了,采挖黄精葛根野果填肚,渴了,汲饮山涧水。夜晚,山气虚寒,也紧裹着袈裟不倒单。


    一次,他刚入定,忽觉寒气溲溲,睁眼看,只见一条枯木般巨毒“五步蛇”。地藏没有惊扰毒蛇,被其蛰咬一口,仍稳然不动。忽有一妇人出现,作礼并奉药说道:“小儿无知,愿出泉以补过。”


    言毕一泓清泉从石隙中渗出,甘美清凉。从此释地藏就不用喝山涧水。此妇人即为九华山神,所献之泉谓美女泉。


    九华山地藏垂迹之闵公施地


    九华山一代的主人,名叫闵让和,为人乐善好施,在九子山中修桥补路,行医送药,斋僧布道。人们都称他为闵公。闵公家中,经常开设斋会,款待四方僧众。常来他家参加斋会的僧人共有九十九位,闵公因所斋僧众不满整百深感遗憾。


    这一日,闵公听说山中来了一位被称为洞僧的苦行僧,住在南台的一个山洞里。心中颇为高兴。希望洞僧也来参加斋会,以实现斋僧百人的心愿。


    这年农历七月三十日,闵公又邀请山上的僧人斋会,并派儿子亲自去南台拜请洞僧前来参加。


    金乔觉想,自己是异乡人,也该向施主讨一块立足之地。於是欣然赴约,来到闵家。闵公见洞僧前来,上前就拜,并提出:“高僧如不嫌弃,日后还请多多光临”的请求。金乔觉称谢毕,说出:“小僧外乡之人,来贵地修行,还望施主慈悲为怀,借小僧一席之地为贫僧作栖息之所”的心愿。


    闵公问:“不知高僧相中了何处风水,需要多大道场?”


    金乔觉表示:“贫僧但求一袈裟之地足矣!”


    闵公说:“这有何难,九子山中九十九峰,山山水水都是老夫的领地,高僧尽可随意选定”。


    此时,金乔觉说声:“蒙施主厚赐”。随即脱下身上的袈裟,向空中一展,顿时山风骤起,一袭袈裟,越旋越高,越展越大,最后将九子山大大小小九十九座峰岭一齐罩住。


    闵公一见大惊,赶紧匍伏于地,说:“老朽乡野俗人,不知神僧今日驾到,罪过,罪过!老夫愿将这九子山中九十九座山峰,方园百里领地,尽献神僧,以作道场,请神僧笑纳。”金乔觉连忙伸出双手伏起闵公,连说:“多谢施主,多谢施主。”后来,闵公受佛家影响越来越深,他先送儿子出家,自己也随后出家,父子俩都拜金地藏为师。从此,闵公父子就和金乔觉一起在九子山中虔诚苦修。终成正果。


    九华山地藏垂迹之诸葛建寺


    九华山当地乡老诸葛节一日率群老登高揽胜,风和日丽,山中景致迷人,人迹罕至,飘然如入仙境。却发现一僧人闭目独居石室,用断足鼎煮食白土和少量米粒,大惊,与群老投地号泣:和尚苦行若此,我等供奉不周。遂集资建寺,延请大师安居。


    附近乡民,听说这件事,都从四面云集而来,伐木筑石,在诸葛节的带领下,为金地藏在化城谷地新建禅居,名为化城寺。


    九华山地藏垂迹之东僧云集


    大师从此即在化城寺中开始收徒纳众,进而广施教化,声名远播。不仅赢得了当地九华山民众的关爱支持,也得到地方官吏和朝廷的褒奖与扶持。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一晃就是十年过去了。事情传到新罗,王室一听说金乔觉在大唐开设了那么大一块道场,感到金乔觉的确不同凡响,立即商议请金乔觉回国担任护国大。法。师,在新罗国内宣讲佛法。


    并决定派遣金乔觉的两个舅舅也是新罗国内大家一致公认的最聪明、最具有威望的两位大臣前往大唐迎请金乔觉回国。


    九华山地藏垂迹之现入涅槃


    唐开元二十六年(一说唐贞元十九年)七月二十九日凌晨,释地藏一如既往早于弟子们起床,披上自己编织的麻衣,净手焚香,上早课。诵经礼佛之后,他走出山门,漫步山野,深情地注视着九华山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


    回到寺中,他照例召集众徒,语重气长地开示道:“出家人要度人度己,必须培植慈悲为怀、行善为本的德行,不要依赖施舍来修身,要靠自己的双手养命敬佛,这就是佛主愿心的体现。”


    说罢,他目光炯炯地巡视着每一位弟子,示意他们散去。自己闭目禅定。安详跏趺,示寂成道,其时山鸣石陨,扣钟嘶嗄,群鸟哀啼,世寿九十九岁。


    九华山地藏垂迹之造立浮


    菩萨入寂二十年,仍颜貌如生。“舁动骨节,若撼金锁。”佛门认为这验证了佛经所云:菩萨钩锁,百骸鸣唉“的预言,是释地藏大师成为菩萨的特有征兆。唐至德二年,僧徒在南台建塔供奉。宝塔建成后,常见发光如火,南台由此得名神光岭。


    九华山地藏垂迹之信士朝山


    地藏菩萨垂迹九华山一千二百多年来,朝山进香者接踵而至,岁无虚日,香火之盛甲于天下。
    南无阿弥陀佛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6 06:39 , Processed in 0.10511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