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44|回复: 0

普愿禅师得法后韬光隐晦,看起来像哑巴一样(莲池大师《缁门崇行录》)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9 07:39
  • 签到天数: 15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8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49
    发表于 2020-8-17 10: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普愿禅师得法后韬光隐晦,看起来像哑巴一样(莲池大师《缁门崇行录》)

    混迹樵牧唐普愿,郑州新郑人。依大隈山大慧禅师受业,得法于江西马大师。含景匿耀,似不能言。贞元十年,挂锡池阳南泉山,蓑笠牧牛,混于樵牧,斫山畲田,足不下南泉三十年。太和中,池阳太守与宣使陆公、护军刘公固请开法,道化大行,号南泉古佛云。赞曰:“远祖师影不出庐山四十载,王老师足不下南泉三十年,此主人之盛节也。然皆得意后事,非初学所宜。出家儿大事未明,不远干里参寻知识,此何时,乃守愚空坐,自失善利耶?赵州八十犹行脚,雪峰三登投子,九上洞山,敢为痴隐者告!” 唐朝池州南泉院普愿禅师,郑州新郑人,依密县大隈山大慧禅师剃度受业,后在江西马祖道一禅师处得悟妙法,乃明心地,韬光隐晦,不露才华和道行,看起来像哑巴一样。唐德宗贞元十年,挂单(住)在池阳县南泉山。穿蓑衣,戴草笠去牧牛,混迹在樵夫和牧童之间,开山种田,三十年没下南泉山。唐文宗太和年间,池阳太守和宣抚使陆公、护军彭城刘公敦请下山开演圣教,广接后人,一时道风远播,时人尊称南泉古佛。赞说:“慧远祖师四十年足迹不出庐山,王老师(南泉普愿禅师俗姓王,常自称王老师于机锋转语中)三十年不下南泉山,这是古人的高风亮节。但这都是在心地明了后的事,不适合初学的人。出家人若生死大事尚未明了,心未开悟,正应该不怕路远,遍寻善知识,以求开示接引,哪有时间傻傻地坐着,固步自封,自己阻断上进的机会呢?唐朝赵州东院从谂禅师到了八十岁还在外行脚参方,唐朝福州雪峰山广福院义存禅师也是三次上舒州投子山参拜大同禅师,九次上筠州洞山参谒良价禅师求法。斗胆写这些,作为那些愚痴地隐居的出家人的忠告。”
    南无阿弥陀佛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6 21:05 , Processed in 0.10629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