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15|回复: 0

佛陀如何孝顺父母?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9 07:39
  • 签到天数: 15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8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49
    发表于 2020-7-19 19: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佛陀如何孝顺父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思想是入世的,而佛教的思想是既出世而又入世的。可是,佛教超脱的教义往往会令世人误以为佛弟子不问世事、不孝养、侍奉父母。


    其实佛教的戒律规定,出家必须征得父母同意。而出家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出家是剃发染衣(外在的形式),这只是出凡俗之家。第二个层次是至高无上的出家,所谓出生死之家、出三界之家(内在的提升)。花开见佛、终成佛道──这才是真正的“大孝”。



    其实,在佛教中,诸佛菩萨就是奉行孝道的最佳典范。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就是佛教中最早行孝道的人。



    据佛陀传记记载,佛陀未出家前为印度迦毗罗卫国的悉达多太子,在侍从的陪伴下出游四城门时,见到生、老、病、死等种种无常之相,因而发愿出家修行,寻求解脱生死之道。




    父亲净饭王担心太子出家修道后,没有人继承王位,便为他娶了美丽的耶输陀罗为妻,希望能打消他出家的念头。为了不违反父亲的主意,太子只好顺从婚娶,并且生了儿子罗睺罗,这是对父亲孝心的表现。



    太子在尽了世间娶妻生子的义务后,为了追求佛法的真谛,一天夜里悄悄告别了深爱的妻儿,骑着白马离开皇宫,到山林中削发修行。之后又到各地参访名师,行各种苦行,最后终于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悟道。




    觉悟成道后的佛陀,在印度各地讲经说法,直至晚年,快要离世的时候,为报慈母生育之恩,上升到忉利天为母说法。这种孝心感召了由大孝著称的地藏王菩萨到忉利天,与分身无数的地藏王菩萨,以及过去、现在、未来所度脱的诸大菩萨云集。



    佛陀在此现种种瑞相,并把在弥勒菩萨未示现作佛,前一佛已经灭度这一段时间的六道众生嘱托给地藏菩萨,令这些众生不再堕于三恶道。所以这部《地藏菩萨本愿经》非常殊胜,亦是佛门的一部孝经。佛陀的母亲闻法后因而得度。




    佛陀不但对过世的母亲极尽孝道,对父王也非常的关心,但唯恐父王对佛法不能立刻接受,特别派了优婆离尊者到王宫,在虚空中腾身,显现种种神通;天龙八部示现种种庄严供养,使父王安心皈依三宝。



    净饭王临终时佛陀为他说法,使他安心往生净土。净饭王去世后,佛陀为报父恩,还亲自回来举办丧礼,为父王扶棺入殓,然后和儿子罗睺罗、堂弟阿难、难陀四人,将父亲的棺木抬上佛陀自己经常讲经说法的“灵山”安葬。




    佛陀的孝行可谓感天动地,无数众生因而归投门下。佛陀为了报答父母恩,在多生多世的因地菩萨行中精勤修道,终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广为一切有情宣说甚深微妙佛法,圆满了累世父母的愿望。


    南无阿弥陀佛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7 13:56 , Processed in 0.10125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