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70|回复: 0

永明延寿禅师:菩提之心,不生不灭,无得无依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9 07:39
  • 签到天数: 15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8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49
    发表于 2020-6-19 19: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永明延寿禅师:菩提之心,不生不灭,无得无依

    问:“此发菩提心,当有几种?依何等菩提发心,便获如是功德?”


    答:若约横论,随根所证,有四种菩提;若约竖论,依初中后,有三种菩提。又发有二种:一是起发,二是开发。起发即一乘十信之首,开发即一乘十住之初。今所赞者,是四种之中,依上上根,佛之菩提。若宗镜所赞,多取圆信起发之发;若引华严,或是初住开发之发。


    又今论发者,不依人依法,顿悟自心,万行圆足,故称曰发。如《华严》论云:“发心有二,一有久从生死苦,厌苦发心,有得三乘、一乘之果,名自觉圣智,亦名佛智、自然智、无师智;二依先觉者,劝令知苦本,方能发心。夫发心者,又有此二种。若言要依先佛发心者,即有常过,即同外道常见,即先觉者,以谁为师。转转相承,不离常见。若有古时常佛为展转之师,即古佛自体自真,不随妄者。即不可践其古迹,为真自常真,不可以真随生死故。即生死是常生死,佛自是常佛故。若也众生定有生死者,生死自常生死,不可得成真故。此是断见。此二种俱非,不离断常也。为一切众生生死无性,本无生死,横计生死,本非生死,一切诸佛本无自性故,实无菩提,亦无涅槃。而众生妄谓诸佛,有菩提涅槃。若有众生能如是知者,名为发心,名为诸佛,名为见道,而能开悟一切众生。是达无明者,无明本无,诸佛亦无,名为觉者。但以无依无住,无体无性妙智,能随响应,对现色身,能以此理教化众生,名为大悲。故不可有得有证,有欣有厌,有取有舍,有古有今,有真有假,发菩提心也。如是发菩提心,不为长夜无明之所覆故。”


    又云:“善财白德云比丘言,我已发无上菩提心者,已于文殊师利所,发菩提心。为知菩提无证修,无所求故,但求菩萨,方便三昧加行。其菩提心,自然明白无垢,犹如空中有云,云亡其虚空自空,不复云求虚空也。”以明但修菩萨三昧观照,以治执障。然菩提心,无有修作留除之体,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是故今以妙峰山像,以止观二门,七菩提之助显,方便菩提,心自明白,及至菩提明白,即菩萨行诸三昧,自是菩提,不复别有菩提,而自明白。以明菩萨处于世间修诸万行,世间万行,乃至菩提、涅槃,性自离故。以将此法,教化迷流不了此者,而令悟达性空无垢之智,以净诸业,令苦不生,名为大悲。犹如化人教化幻士,以智观业,随时随根,十方等利,无心意识,智幻利生。以此义故,但求菩萨一切诸行,以明即行是菩提,一切无生灭。故云“我已发无上菩提心”者,以明信心菩提。虽未有三昧加行显发,已知无所修无所求故。今求菩萨行者,以明方便三昧相印,方明行及菩提,如实无二,于此之中,不可说言,诸行无常,是生是灭。如此经云:“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当现前。”


    是知菩提之心,不生不灭,无得无依。所云求菩萨行者,是方便显发。当显发之时,则理行无二。所以般若会中,舍利弗念:须菩提,依何法门,善说般若?须菩提云:我以无依故,辩说如是。诸佛弟子,若于一切无依,皆法尔如是,非我能为。亦如妙善堂中天鼓说法,称为无依印法门。故古偈云:“识心达本如如佛,毕竟无依自在人。”
    南无阿弥陀佛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7 02:40 , Processed in 0.10479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