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09|回复: 0

憨山大师:殊不知此下疑情,方才是得力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9 07:39
  • 签到天数: 15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8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49
    发表于 2020-6-16 16: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憨山大师:殊不知此下疑情,方才是得力处

    来源:《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五


    示玉觉禅人


    蕲阳慧玉慧觉二禅人,参老人于黄梅紫云山。自云心中生灭,念念不停,犹如野马,特求开示,云何降伏其心。老人示之曰:学人修行,为生死大事也。以心中念念不停,故生死不断。欲实为了生死,必要把一切万缘尽情放下,放得干干净净。然有无始习气种子不得干净,必须参一话头,纸上都有。但不知下手工夫难易诀法,必须参善知识,开示方便,是他行过的晓得易入处。如六祖昔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下开悟。世人不知,当了玄妙道理会,元不是玄妙。因昔有住,今闻无住,故当时放下而得开悟,有何玄妙。如永明大师,昔以念佛用心,不能造入。后于韦驮前拈阄,得念佛。参禅世人以禅当作道理讲,殊不知禅乃是自心。经云:不生不灭是也。欲明生死大事,知戒律尊崇,决不敢犯。先要信力肯心坚志,把玄言妙理世事人情,都要放下。


    此参禅一着,元无有玄妙奇特。此事极拙,汝肯信否?若果肯信,但把从前妄想一齐放下,不容潜生。缓缓专提一声阿弥陀佛,着实靠定,要观此念从何处起,如垂纶钓于深潭相似。若妄念又生,此因无始习气太重,又要放下,切不要将心断妄想,只把脊梁竖起,不可东想西想。直于妄念起处觑定,放下又放下,缓缓又提起一声佛,定观这一声佛毕竟从何处起。至五七声则妄念不起,又下疑情,审这念佛的毕竟是谁。世人把此当作一句说话,殊不知此下疑情,方才是得力处。如妄念又起,即咄一声,只问是谁,妄念当下扫踪灭迹矣。佛云:除睡常摄心。睡时不能摄心,一醒就提起话头。如此不但坐如是,行住茶饭动静亦如是。在稠人广众中不见有人,在诸动中不见有动,如此渐有入处,七识到此不行。如此日夜靠定,不计工夫,一旦八识忽然迸裂,露出本来面目,便是了生死的时节,方不负出家之志。但参禅之时,不要求悟,任他佛来祖来魔来,只是不动。念念单提行将去,中间再无疑难。如是绵绵密密,心心无间,日用着力做去,自有下落。

    南无阿弥陀佛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7 00:33 , Processed in 0.10291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