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81|回复: 0

你知道几条?佛法中所鼓励的正确发财方法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9 07:39
  • 签到天数: 15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8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49
    发表于 2020-5-14 07: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你知道几条?佛法中所鼓励的正确发财方法


    财富是很多人都希望的,不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根据佛教教义,有六种发财方法。其中前三点是一般世间所共有的发财方法,后三点是佛教特有的发财方法。



    正确的发财方法


    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Tencent/QQTempSys/IQ9@C~H76NQW%7BDB~_I)K)BV.png(一)勤劳


    “黄金随潮水流来,你也要提早把它捞起来。”所以,财富都是落在勤劳人的手里。中。。国流传一个故事:老祖母去世了,交代儿女说,我们葡萄架里的地底下,埋了许多的黄金。他的儿女就天天到葡萄架下面去挖去找,虽然黄金没找到,却给葡萄松了土,葡萄架上结满了累累的果实。


    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Tencent/QQTempSys/IQ9@C~H76NQW%7BDB~_I)K)BV.png(二)节俭


    节俭可以得到财富。节俭也不是说,只光在金钱上的节俭,所以爱惜时间,你节俭时间,时间就是财富;不要滥用感情,感情要节俭,节俭了感情,就会拥有财富;你的生活上的物欲也要节俭。总之,人生的福报是有限的。银行再多的存款,终有用尽的时候,留点福报在那里,以备不时之需。


    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Tencent/QQTempSys/IQ9@C~H76NQW%7BDB~_I)K)BV.png(三)宽厚


    说话厚道、宽厚会获得财富,给予他人宽厚会得到很多方便,方便就是财富。我们交友宽厚,处世宽厚,所谓心宅仁厚,就会获得富贵。“宽以待人,严以律己”,这不但是中。。国儒家做人处事的方法,也是佛教发财的方法。


    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Tencent/QQTempSys/IQ9@C~H76NQW%7BDB~_I)K)BV.png(四)信心


    “信心法门里有无尽的宝藏”,你有信心,财富就在你的心里。不但对信仰要有信心,你对事业,对于道德都要具有信心。行持善业,就是受了委屈,也不能退失信心。


    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Tencent/QQTempSys/IQ9@C~H76NQW%7BDB~_I)K)BV.png(五)结缘


    结缘是发财最好的方法。我同你讲几句话,就是语言的结缘;和人点头微笑,点头微笑也可以和人结缘;你不认识路,我带你去,和你结个缘;遇到了困难,我来帮你的忙,更是结了个缘。


    在这个世间上,要有缘才能生存。有些人,他做事顺利方便,是因为他结的缘很多。在佛法中,主要根本的佛法是:宇宙万有所以存在,就是“因缘”的存在。我们要发财、要生存,“结缘”的非常重要的。


    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Tencent/QQTempSys/IQ9@C~H76NQW%7BDB~_I)K)BV.png(六)布施


    你或许会怀疑,布施是给予他人,给他人又怎能发财呢?其实,我们应该知道,布施如播种,你不布施,怎么又能收成呢?佛教告诉我们,我们做功德就如种田,一块叫悲田,一块叫敬田。以慈悲心救济贫苦大众,这是叫做“悲田”;对于长辈、师长、父母、国家,尽忠尽孝,这叫做“敬田”。还有一块是“福田”,在三宝地里。在敬田、悲田、福田里面播种——布施供养,一定是会有收成的。


    佛教“七圣财”


    七圣财就是:信仰、精进、持戒、闻法、喜舍、智慧、惭愧,这就是圣人的财富。



    如法求财  不以非法


    什么是如法(依法、合法),什么是非法呢?

    一般人以为从辛劳劳动得来的财物,便是合法的,其实,未必尽然。从非法职业得来的财富,是种下苦因的,这又有两类:


    一、非国法所许


    如从事的职业,没有违犯国家——或是居留地国家禁令的,便是正业。如国法所不许的——或不许民营的,不许外侨经营的,不许种植(如鸦片)或出卖的,就不可以作。国家的法令,不论国民或侨民,都应该遵守。不可阳奉阴违,触犯禁令。


    二、非佛法所许


    有些职业,不一定是国法所禁的,但依据佛法,却是一种不正当的职业。如屠宰、渔猎,或被雇杀人,或制造杀生的器具等,便是与杀有关的非法职业。又如专门偷盗——小偷、土匪;或开设淫窟,出卖淫画、春药为生的;或东欺西骗,以说谎为职业的;或酿酒,开设酒馆等,便是与盗、淫、妄、酒有关的职业。这些职业,佛弟子是要避免。



    有的是在与朋友往来和社会活动中,非法得财。广义的说,这都等于是窃取。略举经典上常说的几点。


    “窃取他物”


    对于别人的财物,起贪染心,设法窃取,或顺手牵羊地取为己有。又如别人遗失的东西,拾到了应该归还原主。如拾得而私藏起来,就等于窃取。还有,对国家都有纳税的义务,如故意拖延不缴纳,或偷漏税等,这是减少国家收入,增益自己财富,属于非法得财。


    “抵赖债务”


    借债应该归还,如抵赖而故意不还,是非法的。不过,有的不幸而事业失败,破产了。依因果律说,来生也是要偿还的。但他确是事业失败,无款可还,即不能说是非法。可是有的事实上有能力归还,藉口失败,而不肯清还债务,这是非法。


    “吞没寄存”


    比如,他人把财富委托知己,寄存在友好处。等到寄托人死了,受托人便吞没寄存的一切,欺负他的后辈,这都属于非法之例。


    “欺罔共财”


    几个人共同投资,组成一个公司;公司的财产,便是股东的共财。如某一股东,负责在公司办事,拿出偷天换日手段,伪造账目,欺弄股东,把共有财富,转移到自己的腰包去。又如弟兄的共有财产,未分家时,有的先于中窃取,化公为私,这都是欺罔共财。


    “因便侵占”


    利用地位及职务上的便利,而损害服务事业。比如,采办的从中取回佣金;浮报旅费或交际费;低价卖出,高价买进,而自己从中分得一分。总之,为了个人利益,使服务的事业少收多支,都可说是因便侵占。


    “藉势苟得”


    利用权势及职务,非法得财。或故意刁难,甚至设局陷害等,或纵容亲属收取贿赂等,花样繁多。


    “经营非法”


    从事工商事业,获得合法利润,本是极正当的,但其中也有许多非法的。如货不真,价不实,量不足,以获得额外利润。或冒用他家商标,欺蒙顾客,多得利益。至于不顾国计民生,乘机抬价,囤积居奇等,不但为佛法所不许,也会受到政府的取缔。




    一则故事


    佛弟子目犍连,在家时很有地位,自然就有些有地位的朋友。他的好友中,有名叫陀然梵志的。目犍连出家以后,常在外方弘法。一次,回到了家乡,陀然梵志当然是他所关怀的一位。有人告诉他:“陀然依赖自己的地位、势力,作种种不法的行为,从中取利。他是勾结人民,要胁政府;同时又勾结政府,欺压老百姓。”听了,心里为他的老朋友难过。


    一天见到了陀然,想起他的不法行为,目犍连就以老友的身分,呵责他不该那样的胡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陀然解释为出于不得已。“为了孝养父母,培育儿女,还要修福积德,祭天神祖先等。没有钱,怎么办呢?”


    目犍连告诉他:“就是为了供养父母,培育儿女,修福祭祖,也是不可以非法取财的。”目犍连知道他是一篇鬼话,所以进一步追问:“真的是为了这些吗?”陀然与目犍连是宿生有缘的,也就说实话了。原来他有一位妻子,衣食住行,样样要讲究,天天要钱花。没有钱,就连吵带闹,弄得家庭不安。陀然为了这,所以才胡乱搞钱。目犍连大不以为然,说他愿为妇女的奴隶,自己作恶,而不顾将来的恶报。劝勉他痛改前非。


    这个故事开示:凡是非法得来的钱财,无论出于什么动机,都是罪恶。人不能不依财物而生活,但财富要以清净如法得来。一不谨慎,会种下恶因!
    南无阿弥陀佛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6 11:01 , Processed in 0.10253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