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71|回复: 1

地狱果报往往是福报大的人创造出来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9 07:39
  • 签到天数: 15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8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49
    发表于 2020-3-23 14: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地狱果报往往是福报大的人创造出来的!



    我们看世间人,有些真的是福报很大,你看他受用的资具特别的尊贵,但是他没有时间修学佛法,他为他的福报所障碍,产生放逸。有些人你看他福报也很大,但是他不把福报当一回事,他能够把这个福报当作如梦如幻,他继续修习他的戒定慧,继续往佛道前进,他不会被这个路旁的小花障碍住。为什么呢?因为他有目标,他有菩提心跟空正见,他有这种大乘的善根。

    每一个人充其量是在保护自己,如此而已。如果你是他,你也是这样子。所以菩萨在知道这个相貌的时候,他一定要跟人事接触,因为他要积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一定要接触人群。如果菩萨连每一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妄想心中,这样的一个基本概念都没有,这个菩萨肯定是伤痕累累。空正见是保护菩提心的。你有菩提心,没有空正见,菩提心不会持久。

    你的福报,如果背后没有菩提心跟空正见,这个福报对你不是好事情。地狱果报往往是福报大的人创造出来的。所以印光大师说:你没有菩提心跟空正见,福报愈大,生死业力愈大,造罪愈大。

    当你有福报,你背后有菩提心跟空正见的时候,就不同了,那这个福报是一种资粮,你前进到无上菩提的一种动力。

    一个菩萨能够长时间的度化众生,他的心一定要安住在无所得的平等心。一个人感情太重,他度化众生好坏的心太强烈,他一定会产生很大的挫折感。我们经常看到经典上,赞叹菩萨没有休息,其实他不是勉强,是任运的,因为他内心平等,所以他就能够不断地做下去。



    《地藏经》的主旨便在于奉劝世人积累福报功德,多施善行趋利避害消除业障,以及超度去世亲人令其解脱轮回之苦的因果经。以下摘选经卷中五句经文,从而进一步此经要义。

    一,一恒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内,一尘一劫。

    释义:佛陀将恒河中的每一粒沙比作一个世界,将每粒沙上的每一粒微尘比作一劫,试想整个恒河之沙能积多少业劫?在此赞扬地藏菩萨在漫长时间内,度人之业劫之功德是何等巨大。这与佛家所说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有同工之妙,都是从微观世界展现宏观愿景。二,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

    释义:不要轻视微小的恶行,以为为人所不知而不会得到怪罪,这些其实会在地狱中都会得到报应的,即使一丝一毫也不会逃脱。奉劝世人诸恶莫作,勿以恶小而为之。三,恶意结业,善习结果。

    释义:作恶的种种行为会为自己埋下业障,多做良善之事,最终也会因为积善而得善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四,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

    释义:业障之力非常巨大,能敌过巍然屹立的须弥山,能深过浩瀚无边的大海,能阻碍至真至正的真理圣道。业障的意思是说阻碍修行的罪孽。五,欲修无上菩提者,乃至出离三界苦,一切诸愿速成就,永无业障能遮止。

    释义:要想修得世间的无上智慧,便要跳脱三界,远离三界之苦,便能达成夙愿,远离业障的遮蔽,终得正果。

    南无阿弥陀佛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125

    帖子

    3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262
    发表于 2020-3-25 18: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5 15:18 , Processed in 0.08838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