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34|回复: 0

念佛人但能真切念佛,自可仗佛慈力,免彼刀兵水火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9 07:39
  • 签到天数: 15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8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49
    发表于 2020-3-15 08: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念佛人但能真切念佛,自可仗佛慈力,免彼刀兵水火

    (印光法师)



    印光法师文钞:复永嘉某居士书三

    念佛人但能真切念佛,自可仗佛慈力,免彼刀兵水火。即宿业所牵,及转地狱重报,作现生轻报,偶罹此殃。但于平日有真切信愿,定于此时蒙佛接引。

    念佛的人只要能真切念佛,自然可以仰仗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免除那些刀兵水火等灾难。即便是宿世业力牵引,也是转地狱重报作现生轻报,偶有遭遇灾殃者,只要其在平日有真切信愿,一定会在遇难的时候蒙佛接引。

    若夫现证三昧,固已入于圣流,自身如影,刀兵水火,皆不相碍。纵现遇灾,实无所苦。而茫茫世界,曾有几人哉。如果现生证得念佛三昧,当然已经证入圣贤之流,自己的身体就像影子一样,刀兵水火都不能妨碍它。纵然现在遇到灾难,实际上并没有一点儿痛苦。可是在茫茫世界中,这样的人究竟有几个呢?

    行愿品义理宏阔,文字微妙。诵之令人人我众生之执着,化为乌有。往生净土之善根,日见增长。理宜自行化他。但不可以未持此经,即修净土,亦属偏僻薄福耳。

    《普贤行愿品》义理宏阔,文字微妙。读诵此经,令人们对人、我、众生的执着化为乌有,往生净土的善根每天增长。按理说,应该以此经自己行持并劝化他人。但是,不能把未受持《行愿品》这部经就去修习净土,认为是修法偏颇、福分不足。

    莲池,蕅益等,亦皆极力赞扬。弥陀要解中有云,如来一代时教,唯华严明一生圆满,而一生圆满之因,末后普贤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劝进善财,及华藏海众。噫,华严所禀,却在此经,而天下古今信鲜疑多,词繁义蚀,余唯有剖心沥血而已。所以无隐谓华严即广本弥陀,弥陀即略本华严。观二大师之言,则知看经不具圆顿眼,其辜负佛恩处多矣。

    莲池大师,蕅益大师等祖师,也都极力赞扬《阿弥陀经》。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说:“如来一代时教,唯独《华严经》中说明一生圆满成佛,而一生圆满之因,在最后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劝进善财童子,以及华藏海众菩萨也往生净土啊!《华严经》要给予我们的教导,却在《阿弥陀经》中,而自古至今,天下相信的人少,怀疑的人多,言词繁多,义理毁失,我只有剖心沥血来阐明此理了”!所以无隐禅师说:《华严经》就是广本的《阿弥陀经》,《阿弥陀经》就是略本的《华严经》。读了蕅益、无隐二位大师的言论,就知道看经如果不具圆融而直捷的眼力,那么辜负佛恩的地方就有很多啊!

    不慧拙作,虽义有可取,不当以实千古之杰构,非一代之常文过誉,不几以凡滥圣,置寸木于岑楼之上乎。我的拙作,虽然义理有可取,不应当用“实千古之杰构,非一代之常文(确是流传千古之杰作,而非应时而作之普通文章)”来过份赞誉,这样岂不是以凡滥圣吗?好比把短木放在高楼上,并说短木比高楼还高。
    南无阿弥陀佛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5 11:36 , Processed in 0.10007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