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46|回复: 0

[佛经入门] 从因果看“美食大胃王”与节约爱粮之道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8

主题

448

帖子

382 小时

在线时间

和敬同修

积分
2769
发表于 2025-5-19 12: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普陀花 于 2025-5-19 12:48 编辑


过去几年,美食“大胃王”主播在网络上悄然兴起,然其所传递的饮食观念有诸多危害。因此,郭嘉及时出手,对于标榜“大胃王”的主播,迅速按下了封杀令。旨在向社会传递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倡导健康饮食的正确价值观

“大胃王”主播,其危害之一,在于传播错误且危害健康的饮食观念。“大胃王”主播以无有节制、疯狂进食为噱头博取流量。对于大众产生了极大的误导。因为暴饮暴食对于身体健康危害极大。如《地藏菩萨本愿经》中言“若遇饮食无度者, 说饥渴咽病报。”。饮食若没有节制、暴饮暴食之人,就会遭受饥渴、咽喉疾病等果报。且在《佛说业报差别经》中也提及:“十者宿食不消。而复更食。以是十业。得多病报。“”十者于诸饮食。能自节量。以是十业。得少病报。”。“宿食不消。而复更食。”就是指当宿食尚未完全消化便再次进食,这会极大加重肠胃负担,容易引发身体疾病。正如《出曜经》所言:多食苦患之“五者多患食不消化。”如此暴饮暴食、毫无节制的饮食行为加重肠胃负担,难以消化,对于肠胃健康危害极大。如网红泡泡龙,因长期无有节制的饮食,陷入健康危机,以至于失去生命。而以量取食,节量而食则有助于自身健康。

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大胃王”主播常常大量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这些食物对心血管系统也有着极大的危害。长期大量摄入这些食物,会导致血管堵塞、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暴饮暴食还会引发诸多过患,如《佛说佛医经》记载:“食多有五罪。一者多睡眠。二者多病。三者多淫。四者不能讽诵经。五者多着世间。”。长期暴饮暴食之人,会出现嗜睡多眠,多病、多淫等问题,正所谓“饱暖思淫欲”,故而合理节制进食,也有助于降低自己的淫欲之心。且多食之人身体笨重,人易懈怠,难以精进修行或事业,滋生贪爱,容易贪著世间,有碍于解脱。“美食大胃王”主播,以疯狂无有节制进食来博取流量,其实也在无形中,影响大众的饮食观念,传播不健康的饮食观念,这其实也是一种“法布施”,宣扬传播危害身体健康的饮食观念,未来也会有身多疾病的果报。

其危害之二,部分主播,为了营造大胃王的人设,不惜采用假吃、催吐等手段,实际吃下去食物很少,大量食物被丢弃,通过视频剪辑的方式制造不断进食的假象,造成食物的严重浪费。甚至为了追求猎奇的效果,将食物放置于洗浴缸等不当场所,并非是以饱腹为目的,背离了饮食初衷,只是为了营造猎奇的节目效果。这是对粮食极大糟蹋与亵渎,未来都会有食物短缺的果报。如《地藏菩萨本愿经》中所言“若遇非理毁用者, 说所求阙绝报。”是说不如理的毁坏、或者浪费所受用财物,会得到所求缺乏和断绝的果报。不如理毁坏浪费食物,未来会有食物短缺匮乏之报。

更有一些主播为了为了吸引眼球,营造节目猎奇效果,食用人类非传统必需的食材,将蝙蝠、蛇类等生物摆上餐桌。贸然将非传统食用的生物纳入食谱,侵犯其他群类众生的生命,肆意突破人类饮食禁忌的边界,突破饮食禁忌,这是对生命的漠视与践踏。且会引发他人争相模仿,导致了更多生命被惨遭杀害,这就是在变相宣扬杀生之业,导致更多生灵被残害。未来会有短命多疾多殃之报。古人云“君子远离庖厨”,因慈心不忍,不忍见屠戮生灵之状。人们应对生命秉持应有的尊重与敬畏,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地球不单是人类家园,若公然践踏它类生命,必然遭受自然的反噬。如《地藏菩萨本愿经》中光目之母,因嗜食鱼鳖,多食其子,残害生命不计其数,即使蒙光目塑化佛像功德救拔,仍得十三岁短寿之报。在经中所言:“蒙汝福力,方得受生,为下贱人,又复短命,寿年十三,更落恶道。”为何如此,在经中也有言云:“”我母所习,唯好食啖鱼鳖之属。所食鱼鳖,多食其子,或炒或煮,恣情食啖,计其命数,千万复倍。”。如此正印证了随意食啖众生之命,会有短寿之因果。

在当今世界,仍有许多人尚且难以果腹。而浪费粮食现象却屡见不鲜,纵观人类历史长河,真正对粮食无忧能吃饱饭的日子也是屈指可数。我们要对来之不易的温饱生活倍感珍惜。人类对于食物的珍惜程度远远不够。粮食远比金子还珍贵,如《天工开物》有句言“贵谷而贱金玉”传递粮食比金子还珍贵的观点。金子缺乏,不足以对社会运转产生致命影响,但是粮食缺乏必然会引发社会极大动荡。粮食是上天赐予人类珍贵的“财富”,若人们没有对粮食应有的恭敬心、敬畏心,如果肆意糟蹋,不加珍惜的话,产生的个人业报、和社会共业也很大,未来会引发诸多会混乱,这其中就包括对人类身体方面的问题。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粮食背后都倾注着心血与艰辛,并非是随意糟蹋白取之物,每个人食福皆有定数,可享用的食物是有量的。在《大集须弥藏经》言:“但此众生薄福德故所不能食,于此胜报非其应器。”,其潜在之意,众生福德有量,不足以堪受如此巨量之妙饮食,所能承受的食物也有定数。因此,每人人都应当养成节约粮食,以量取食的优良习惯。如此一来,不仅能避免浪费粮食所导致食物匮乏的果报,而且合理节制饮食,也有益于身体健康。且节制饮食,不仅因益于身体健康而延寿,合理节量饮食,也能减少自身福报的损耗,从而得以延年益寿。如在《法句经·广衍品》说:“人当有念意,每食知自少,则是痛欲薄,节消而保寿。”

人类若不珍惜粮食,肆意浪费行为持续频发,未来会引发饥馑共业之灾,会对人的身体产生不好的影响。故而趁现在要养成节约粮食、珍惜粮食,以量取食的好习惯,同时,更应该以慈悲之心布施自己的余粮,让食不果腹之人得以饱腹。如《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言“有能以一抟之食起殷净心奉施僧众。于当来世决定不逢饥馑灾起。”如《佛说佛医经》:“自饥以饭与人。令人得命。是为大福。后生饶饮食乏嗔恚。”以自己的粮食帮助众生脱离饥渴之患,未来自己也不会有粮食短缺之报。能避免饥馑之灾。且施食是“施命。施色。施力。施安。施辩。”给予众生五种利益,也得五种相应果报。是极大善行,应多多行持。



《地藏菩萨本愿经》:若遇饮食无度者, 说饥渴咽病报。



若遇非理毁用者, 说所求阙绝报。《地藏菩萨本愿经》



人得病有十因缘。者久坐不饭。二者食无贷。三者忧愁。四者疲极。五者淫泆。六者嗔恚。七者忍大便。八者忍小便。九者制上风。十者制下风。从是十因缘生病。《佛说佛医经》



《出曜经》:
佛契经说多食之人有五苦患。云何为五。一者大便数。二者小便数。三者饶睡眠。四者身重不堪修业。五者多患食不消化。多食之人有此五苦自坠苦际不至究竟。是故佛说食知自节也。



《佛说佛医经》:
佛言。食多有五罪。一者多睡眠。二者多病。三者多淫。四者不能讽诵经。五者多着世间。



《大萨遮尼干子受记经》:
王言。大师。世间颇更有诸众生。聪明大智利根黠慧有罪过不。答言。大王。有此众生亦有罪过。王言。大师。如是众生今者谁是。答言。大王。此憍萨罗国波斯匿王。聪明大智利根黠慧。而有罪过。王言。大师。彼波斯匿王罪过云何。答言。大王。此波斯匿王啖食太过。大王当知。黠慧之人不应啖食太过。何以故。大王当知。啖食太过者。体难回动懒惰懈怠。所食难消。远离现在未来二世善法利益。而说偈言。
  啖食太过人  身重多懈怠
  现在未来世  于身失大利
  睡眠自受苦  亦恼于他人
  迷闷难寤寤  应时筹量食




《法句经·广衍品》说:“人当有念意,每食知自少,则是痛欲薄,节消而保寿。



《解脱道论·头陀品》说:“云何受节量食?若餐饮无度,增身睡重,常生贪乐,为腹无厌。知是过已,见节量功德,我从今日断不贪恣,受节量食。云何节食功德?筹量所食,不恣于腹,多食增羸,知而不乐,除贪灭病,断诸懈怠,善人所行。



善男子。我今为汝已说诸病随时增长。如是身病。从宿食生。若诸众生。能于饮食。知量知足。量其老少。气力强弱。时节寒热。风雨燥湿。身之劳逸。应自审察。无失其宜。能令众病无因得起。《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饭饭。四者为不出生。五者为止熟。六者为不持戒。七者为近恶知识。八者为入里不时不如法行。九者为可避不避。如是为九因缘。人命为横尽。
  一不应饭者。名为不可意饭。亦为以饱腹不停调。
  二不量饭者。名为不知节度多饭过足。
  三不习饭者。名为不知时冬夏。为至他国郡。不知俗宜。不能消饭。食未习故。
  四不出生者。名为饭物未消。复上饭不服药吐下不时消。
  五为止熟者。名为大便小便来时。不即时行噫吐啑下风来时制。
  六不持戒者。名为犯五戒。杀盗犯他人妇两舌饮酒。亦有余戒。以犯便入县官。或弦死。或捶杖利刃所斫刺。或辜饥渴而终。或以得脱从怨家得手死。或惊怖念罪忧死。
  七为近恶知识者。名为恶知识。已作恶便反坐。何以故。坐不离恶知识故。不觉善恶。不计恶知识恶。态不思恶知识恶。
  八为入里不时者。名为冥行。亦里有诤时行。亦里有县官长吏追捕不避。不如法行者。入里妄入他家舍中。妄见不可见。妄听不可听。妄犯不可犯。妄说不可说。妄忧不可忧。妄索不可索。
  九为可避不避者。名为当避弊象弊马牛犇车蛇虺坑井水火拔刀醉人恶人。亦余若干恶。如是为九因缘。辈人命未尽当坐是尽。慧人当识当避。是因缘以避。乃得两福。一者得长寿。二者以长寿乃得闻道好语言亦能行。诸比丘欢喜受行。
《佛说九横经



尔时,世尊复告月爱菩萨摩诃萨言:“此陀罗尼经不可思议,说其功德,若复一劫,若减一劫,亦不能尽。若当来世,能持此经,当知是人已为便摄二十种大福德聚。何谓二十?一者,现在不为饥渴、穷厄、疾病、衰祸,恼娆身心;二者,人有所食啖若美不,皆成上味;三者,其人所入野道,虫、毒、和合草药终不能伤;四者,其人鬼神、罗刹、精魅、魍魉观之如佛;五者,其人诸佛菩萨、天仙、龙神护如眼精;六者,其人所有疫病,若业若模不能近身;七者,其人寿命增进、卧安觉妄、触事吉祥;八者,其人隘旷野,乏少水草,自然称适;九者,其人头貌怡悦、肤体光泽、无有恶色;十者,其人常逢善友,乃至菩萨现为侣;复次一者,其人未来常生刹利王家;二者,其人具足色力、寿乐、辞辩;三者,其人常生诸佛菩萨前;四者,其人所在之处,伏藏自现;五者,其人恒得他人恭敬侍接;六者,其人所有财宝,无能夺者;七者,其人意欲所愿,悉得称遂;八者,其人不随饥俭劫难生九者,常生天上,受尊胜乐;十者,常以法喜、禅悦,无饥渴。是为二十种大福德聚。善男子!此陀罗尼威德自在。若视饥渴人,面诵之,即得饱满;若咒枯树,尚得生枝;何咒有情,不蒙其福?最故,我今殷勤三说,嘱累于汝。汝当忆持,为众生说,勿便忘失。”《佛说施饿鬼甘露味大陀罗尼经》



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佛告诸比丘众。当知食以节受而名损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智者消息意度弘廓。则有五福德道。何谓为五。一曰施命。二曰施色。三曰施力。四曰施安。五曰施辩。《施食获五福报经》



若有能以一抟之食起殷净心奉施僧众。于当来世决定不逢饥馑灾起。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



“自饥以饭与人。令人得命。是为大福。后生饶饮食
乏嗔恚。”《佛说佛医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6 06:47 , Processed in 0.11387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